五、在新中国,两度出任总后勤部部长
1953年8月,洪学智奉命回国,到南京军事学院进修学习。火车驶过鸭绿江,在祖国东北的大地上奔驰。洪学智心潮起伏,怎么也不能平静。回顾自己十几岁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在这20多年血与火的岁月里,那一天不是在用枪炮与敌人较量,哪一天不是在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搏斗,哪一天不是面对生与死的抉择。这次回国,不仅使他从朝鲜回到了祖国,也使他从战争硝烟中真正走进了和平环境。这是他人生旅途上的一个转折。
回到北京,洪学智参加军委组织的战役集训班,大约两个星期的时间。之后便乘车南下,全身心地投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和训练。
1954年寒假,洪学智回到北京与家人团聚。时任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的黄克诚对他说:军委决定,春节后你不到南京脱产学习了,现在工作需要,让你马上到总后工作。
1954年2月,洪学智被任命为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协助部长开展工作。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街,1956年12月,任总后勤部部长、党委书记。当时总后的中心工作是建设后勤机构,建立统一的标准制度,组织全军统一供应。后勤机构怎样建立,标准制度怎样制订?中央指示就是学习苏联,参照苏联的后勤体系和标准制度,再结合我们的实际与可能,尽快把机构健全起来,把主要的标准制度制订出来。
洪学智就任后,面对后勤工作现代化正规代建设的新形势,他从国家和军队的实际出发,在学习参考苏联的经验的同时,也注意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组织后勤保障的经验,在理顺后勤体制、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标准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全军后勤建设在正规化的道路上迈上了一大步。他组织领导全军后勤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队后勤保障体系,是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1959年3月,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发动叛乱,洪学智代表中央军委进藏了解平叛作战和后勤物资供应情况。他深入前沿部队和后方兵部医院,调查研究,部队需要什么,他及时组织从内地调运,以保证平叛的必需,为平叛胜利作出贡献。
1959年7月,洪学智参加庐山会议,受到彭德怀冤案的株连,一度离开军队,被下放到吉林省任农业机械厅厅长。文化大革命受到关押批斗,被下放到金宝屯农场劳动改造。1972年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过问下,由农场调到长春,任吉林省石油化工局局长。
1977年8月,在党的十一大会议上,洪学智当选为中央军委委员,9月被任命担任国务院国防工办主任,才离开遭受磨难17年的东北,回到北京。在国防工办奋斗的两年中,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他不回家,吃、住在办公室。他带领军工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拨乱反正,全面整顿,恢复生产秩序。他顺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积极推动国防工业对外贸易、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为国防工业对外开放探索了新路。
1980年1月,洪学智从国防工办再次调任总后勤部部长。1982年调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兼总后勤部部长。1985年又兼任总后勤部政委。这是他第二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他就任后,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清除文化大革命对后勤工作造成的严重破坏,迅速消除了总后系统的派性,妥善解决了文化大革命的遗留问题,使全军后勤工作很快步入正常建设轨道。在这一时期,国防费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由1981年的16.2%下降到1985年的10.4%,1988年甚至下降到7.4%,为了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我军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洪学智明确提出“钱少要把事情办好,人少要把工作做好”的要求,在全军后勤系统开展了大调查、大整顿、大建设。并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改革,不断增强后勤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开创了军队后勤工作的新局面。
1987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任命洪学智为中央军委专职副秘书长,参与领导军队的全面工作,狠抓新时期的军队建设。1988年9月,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街。
1990年,洪学智从军委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被增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他认真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与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交朋友。他积极参政议政,体察民情,还率团访问泰国、老挝、朝鲜等国,加强政协与这些国家有关组织的联系,增进了国际友谊。
在退出军队领导职务后,洪学智出任“四野战史”编写领导小组组长。他团结带领编写人员,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坚持原则,高质量地完成了“四野战史”的编写任务,受到中央军委和四野老同志的一致好评。
1998年,洪学智从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岗位上退下来,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对国家建设和军队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关心党史、军史的征编和研究工作,关心革命老区建设和家乡变化,关心群众疾苦和青少年成长,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光和热。
戎马生涯数十年,洪学智成为战功卓著的开国将军。1955年,1988年先后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是党的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第一、五、七届代表。
洪学智两度出任总后勤部部长,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这种看似惊人历史重复的背后,是党和政府对一位开国将军卓越的军事才能、辉煌的工作业绩和高尚 的道德情操的充分肯定。
《洪学智回忆录》是洪学智将军留下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据他在回忆录《前言》中指出,“历史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亲身经历过我党领导的历次革命战争的老同志健在的不多了。许多同志建议我写一部回忆录,将我几十年的革命经历写下来”。由他本人口述,由总后勤部两位同志帮助记录整理完成的48万字的回忆录,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终于在2002年八一完成,解放军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
洪学智在回忆录中,讲述了他一生的革命经历后说:“在这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中,我之所以能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我军的一名高级干部,全靠党的培养和在战争及工作中的锤炼。”他所以“写这部回忆录,正是为了以小见大,鉴往知今,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反映我党我军走过的艰苦历程,歌颂我党我军的光辉业绩,也表达我对党、国家和军队深厚的无产队级感性。”“这部回忆录的写作过程,实际上是自己学习和研究党史、军史的过程,也想为年轻的同志学习研究党史、军史提供一点史料和佐证”。这部内容丰富的回忆录,是中国革命、建设和党史、军史的缩影,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