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八十载 丰功伟绩育后人
——纪念洪学智将军诞辰100周年
徐承伦

    四、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协助彭德怀指挥志愿军入朝作战
    1950年8月,洪学智调任东北边防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协助邓华司令员整顿训练30万大军。同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协助彭德怀司令员,指挥志愿军入朝作战。他分工负责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工作,参与领导指挥第一次至第五次战役和其他历次重大战役,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和谋略。尤其是保证志愿军首脑机关安全和后勤工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洪学智分管志愿军总部的安全方面,是他机智地保护了彭德怀司令员和邓华副司令员幸免于难的。1950年11月25日清晨5点多,几架敌机呼啸飞来,洪学智令参谋先将作战地图拿到防空洞,又令警卫员强行将彭总架入防空洞。他们刚进洞,成吨的凝固汽油弹便投向大榆洞,志愿军司令部一片火海。傍晚,彭德怀激动地抓着洪学智的手说:“今日不是你,老夫休矣!”停了好半天,他又说:“唉,为什么偏偏把岸英给炸死了呢?”毛岸英是彭总的秘书、俄文翻译,那天同彭总一道上山疏散,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又跑回屋里去了。当时屋里有高瑞欣和成普两个参谋在值班,也没疏散。敌机轰炸时,成普从屋里跑出来,只是脸部烧伤了一点。毛岸英、高瑞欣没有跑出来,结果牺牲了。毛岸英时年仅28岁。
    第五次战役发起前,邓华与洪学智住在志愿军司令部。一天凌晨5点多,洪听到防空哨枪响,接着又听见飞机轰鸣声,知道敌机袭击了。他马上从床上跳下来,邓华睡得正香,叫不醒。洪急了一下把邓的行军床掀翻,惊醒的邓华马上跟着洪向防空洞跑。等敌机走后,回屋一看,邓睡的地方被子弹打了好几个洞,行军床也打了个大窟窿。邓华说:“老哥,今天要不是你,我大概已上西天了。”
    洪学智抓后勤工作。三次战役取得很大成绩,存在主要问题是物资供应不上,伤员抢救不及时,部队是在挨饿受冻的情况下,打败敌人的。部队普遍有三怕:一怕没饭吃,二怕无子弹,三怕负伤后抬不下来。由于我们没有制空权,敌机轰炸破坏使后勤遭到严重损失,前三次战役共损失汽车1200多辆。此外,后勤力量不足,机构不健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美军13个后勤人员供应一个兵,志愿军1个后勤人员大体供应6至10个兵。
    针对后勤供应问题,1951年6月,中央决定志愿军成立后勤司令部,由洪学智副司令员兼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员。洪就任后除统一指挥数十万后勤系统的工程兵、高炮兵、铁道兵、通信兵以及公安、运输部队外,还建立以志后、5个分部、23个兵站为骨架的供应网络,开创性的建立了集中统一的后勤指挥体系,形成合成军队后勤的组织结构。建立起“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钢铁运输线,粉碎了美军策划的“绞杀战”,保障了前线作战的物资供应。创造了我军后勤史上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确保战场供应的“奇迹”,积累了现代战争后勤保障工作的经验,形成了我军现代化后勤体系的雏型。
    洪学智将军创造性的后勤指挥艺术,深得中央领导同志的嘉许,毛泽东要求“研究朝鲜战争中的后勤工作的状况和经验,以达到我后勤工作现代化和正规化的目的。”朱德总司令称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后勤起一半的作用”。
    1953年7月31日,停战协议刚签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举行隆重授勋典礼。在抗美朝战争中,洪学智先后荣获一级国旗勋章两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两枚。彭德怀司令员曾在一次会上说:“如果真要论功行赏的话,这个勋章,从大后方来讲,应该给高岗,从前方讲,应该给洪学智,没有他们大量的艰苦的后方保障工作,我们就不可能取得这样大的胜利。”
    值得指出的,在抗美朝战争期间,我军部队轮番入朝作战。1955年第一次授军衔时,有621人被授予将军衔。但是,只有六人从头到尾一直在朝鲜作战。他们是上将洪学智,中将杜平、少将张明远、任荣、丁甘荣、肖建飞。在纪念馆中展出洪学智将军与儿子洪虎、洪豹在朝鲜志愿军司令部前的合影,很有教育意义。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