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始终坚持对党的坚定信念,关心爱护战友和同志
洪学智在长期的革命征途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虽然对革命忠心耿耿,功勋卓著,却也历尽波折,受到委屈。即使在蒙冤受屈的时候,也从未减弱他对党的坚定信念。他曾因在工作中的直接领导人的问题两次受到株连。
第一次受到张国焘错误的株连。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的消息传到延安,在批判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的时候,正在红军大学学习的洪学智与许世友、王建安等红四方面军六位高级干部(军师级)一起被错误地关押、判刑,洪学智被判刑8个月。据洪学智回忆:“我为什么被抓,没人跟我讲过。我究竟犯了什么错误,我也不明白。给我定的罪名是‘企图组织逃跑未遂’。别说‘组织’了,我连想都没想过。”不久,徐向前从西路军回到延安,毛泽东主席让他找我们了解情况,我们如实地讲了事情的经过。徐向前了解真实情况后,认为这是一个错案,向毛主席作了汇报。在毛主席的关心下,给洪学智等6人平反并释放。通过曲折见忠贞。在此后洪学智对毛主席忠贞不移,毛主席对洪学智也真正认识和了解。
第二次因彭德怀冤案受到株连。1959年八届八中全会批彭时,洪学智认为彭德怀是正确的,一直保持沉默,因而受到株连,总后勤部部长被撤职,1960年5月,被下放到东北吉林省任农业机械厅厅长。有人为他鸣不平,洪学智说,参加革命不是为了当官,有利于革命工作我就干。被降职使用,我也并不觉得有多懊丧,只要有工作干,能为党为人民继续做事情,也就别无所求了。文化大革命又遭到批斗关押,下放到农场喂猪、喂鸡,历经磨难。
在“洪学智将军纪念馆”中展出一封信。1966年毛泽东主席在批评总后工作时说,为什么洪学智当后勤部长要什么有什么?并请韩先楚、张体学带话给洪学智:洪学智主持总后工作是有成绩的,庐山会议是认识问题,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韩、张二位受毛主席委托写给洪学智的信,有力地见证了这一历史事实。
洪学智性格刚直,又侠骨柔肠。他关怀战友、关心同志、爱护部下,与他们建立深厚的情谊。在“纪念馆”展出中,有这样几件感人的例子。在红军过雪山时,洪学智救活了五位红军战士,过草地时救治了重病在身的王新兰(后来成为开国上将萧华的夫人),挽救了被误判死刑的战友周光的性命。在川陕苏区,洪学智调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不久,到红十师视察,审理了红十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周光涉嫌放跑三个土豪,被判处死刑一案。洪感到人命关天,务须慎重。他在听取周光本人的申辩后,派人深入调查,这个案子与周光无关,洪当即给予纠正,还调周光为军政治部宣传科长。后来周光在红军长征途中多次立功,建国后曾任吉林省副省长。
七、关心革命老区人民疾苦,对金寨有着深厚的感情
洪学智将军,虽然身居高位,但他始终不忘大别山区这块红色土地,不忘为国牺牲的战友,不忘革命老区人民和家乡亲人,时时把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挂在心上。他对金寨有着深厚的感情,建国后,曾七次回到金寨看望家乡父老乡亲,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1953年8月,朝鲜战争结束回国,洪学智乘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之机,回到离开21年的故乡看望。他轻车简从,只带一名警卫员乘车到金家寨,然后步行十几公里赶到老家双河。他谢绝了县区领导的安排,住到堂弟洪学成家。乡亲们听说洪学智回来了,争先恐后地拥上门来和他见面交谈。他和乡亲们促膝谈心,问寒问暖,给干部群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洪学智随着年事渐高,关爱家乡之情愈深。据有关资料,他先后于1986年4月、1990年10月、1991年11月、1994年6月、1997年5月和2002年5月回到家乡探亲、视察,深入街道、学校、机关、企业、田间地头、库区大坝,问长问短,体察民情,关注民生。他还先后把儿子洪虎、洪豹、洪晓狮和女婿刘东明带回来,要他们了解家乡人民生活状况,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要他们为家乡的建设多办好事、实事,为家乡人民早日脱贫致富贡献力量。他不论工作多忙,只要是家乡人到京,他都亲自会见,仔细询问家乡生产生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他怀着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满腔热情,利用自己的影响,想方设法为家乡解决各种困难,为人民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
金寨县是革命老区,又是大山区。金寨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牺牲和贡献,有三个10万:土地革命战争年代有10万人参加红军,新中国成立的,为贯彻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国家在金寨境内兴建梅山、响洪甸两座大型水库,淹没了10万亩良田,带来了10万移民。库区群众生活困难,洪学智始终记在心头,他多次向中央领导汇报,向有关部门通气,从而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1979年至1987年,他组织动员部队官兵损赠棉衣、棉被24万多件,1991年捐赠棉衣、棉被7.4万件,帮助解决困难群众过冬问题。他还安排总后勤部在1984至1985年间,支援金寨部队退役堪用的解放牌汽车45辆,帮助家乡解决交通运输困难。
1983年秋,金寨县县长汪光联到北京看望洪学智,向他反映老年痴呆、甲亢、妇女子宫脱垂三种地方病在当地比较严重,洪听后十分重视。根据洪学智的建议,军队和地方医疗卫生机构大力支持金寨县和革命老区。1984年5月,中央军委派出医疗队先到金寨县调查地方病情况。1985年3月,总后勤部与国家财政部、民政部、卫生部联合发出《关于组派医疗队支持老区卫生建设的通知》。随后,部队派出7支医疗队来到金寨,分赴7个区帮助医治危害人民健康的疑难病症,并支持了大批药品和医疗器械设备。金寨“白毛女”李绪英就是医疗队的救助者。李绪英产后得了尿漏,整天裤子湿透,难以见人,躲进了大别山。孩子长到18岁,她在山洞里住了18年,衣衫褴褛,满头白发。二军大医疗队员、长海医院妇产科主任王昭梅把她从山洞里接出来,做了手术,治好了她的病,她的白发也变黑了。南京军区总医院还在当地创办了金寨县卫生学校中专班,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带不走的医疗队员”。1988年底,金寨县通过国家级地方病检查验收,被评为全国地方病防治先进县。
1986年4月,洪学智回乡参观邓小平题写馆名的“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等设施,建议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后面建一所红军纪念堂。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1991年11月,他亲自参加了“纪念堂”的奠基仪式。2008年5月6日,洪学智将军的骨灰回到故土,被安放在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
洪学智十分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他看到一些学校比较简陋,通过争取教育基金和港澳爱国人士捐资等办法,先后为双河职业高中、全军乡中小学兴建了教学大楼,添置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他还在回乡时多次到学校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视察、指导。
洪学智还关心家乡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他关心支持下,先后修通了双河至铁冲公路、黄畈至长岭关的战备公路。1997年,他写信给朱镕基总理要求宁西铁路经过六安;2003年,他又写信给吴邦国副总理,要求合肥至武汉高速公路经过金寨,均得到满意的答复。
今天,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隆重纪念洪学智将军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们要学习洪学智将军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在长达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把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对党忠心耿耿,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坚决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敢于坚持真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我们要学习洪学智将军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卓越的军事、政治、后勤领导才能。他是一位全职军人。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武装联庄队、游击队。参加红军以后,当过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志愿军,直到逝世前,他还是一位现役军人。他对我军的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教育工作、装备工作,均有重要的建树。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高度责任心,不断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发扬。
我们要学习洪学智将军具有高度的党性修养和民主作风。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顾全大局,淡泊名利,任劳任怨。他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他光明磊落,公道正派,宽厚待人,善于团结同志特别是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他坚持求真务实,不尚空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扎扎实实解决问题,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楷模。
我们要学习洪学智将军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广阔胸怀和人民公仆的阶级本色。他一生热爱人民,心系人民,服务人民,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视作自己的行动准则,从不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他两度出任总后勤部部长,是管钱管物最多的军队领导人,但他精心为国家和军队理财,从不利用手中的权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他生活俭朴,清正廉洁,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出差到部队摆酒不喝,送礼不要,临走一定要交伙食费等是谁都不能违犯的规矩。解放后50多年,除公务活动,他一直穿布鞋,展馆中有一双穿了30多年的皮鞋,这双皮鞋一直放在车上,需要时临下车前才穿上。他以人民公仆的模范行动,赢得了全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洪学智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为人民解放事业、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通过纪念洪学智,宣传洪学智,学习洪学智,洪学智将军的光辉业绩,必将鼓舞、教育和影响无数中华儿女,为积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13年1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