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大别山深处的“书记直播间”

编辑:毛晓倩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9-11 15:19:40 【字体:

e8acc22dae39416bb45abc07bf04e64c.png

 村民们在分捡时令蔬菜。

03d9f752524147f681dcf9180f38e7fa.png

  易思维在直播间介绍黑毛猪肉。

  近年来,金寨县铁冲乡铁冲村以“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为总牵引,在聚焦乡村治理精细化、做实民生服务的同时,更聚焦村民增收难题,通过探索“书记直播间”直播带货模式,打破农产品销售瓶颈,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铁冲村坐落于大别山腹地,群山环抱间耕地面积仅占全村总面积的两成,“九山半水半分田”是这里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村民们靠传统种植、散养畜禽维持生计,由于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优质的农产品往往“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何打破“山好水好物产好,村民难把钱袋鼓”的困境,带领大家在家门口找到致富路,成为村“两委”班子日夜牵挂的头等大事。

  而直播带货这一思路的萌芽,源于铁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易思维一次寻常的走访。2024年7月的一个午后,她来到村民家中探访,昏暗的堂屋里堆着几大袋粉丝和腌菜,看着农户家里品质上乘的农产品没有销售出路,易思维心里很不是滋味:“群众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出的东西,不能就这么浪费了。我是党员,又是村书记,必须想办法帮大家把好东西卖出去!”她当即决定,借助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力,为村里的农产品打开一条“线上销路”。

  从最初拿着手机在自家院子里试播,对着镜头略显生涩地介绍干豆角、土鸡蛋,易思维和村“两委”成员摸着石头过河,慢慢摸索出接地气的直播风格。没想到,村里原生态的农产品一亮相抖音平台,就收获了网友的青睐,首场直播的土鸡蛋和干菜就被抢购一空。

  8月27日,一场热闹的直播带货活动在铁冲村村委会大院如期举行。直播间里,易思维拿着刚宰杀的黑毛猪五花肉,对着镜头热情介绍:“大家看这肉的纹理,都是村民散养一年多的土猪,吃的是玉米、红薯藤,肉质紧实不柴。”

  屏幕外,网友的订单不断弹出。院子里,志愿者们忙着分拣、打包,一派繁忙景象。短短一个半小时,两头黑毛猪就销售一空,几十个土鸡蛋、一筐干豆角也被抢购殆尽。

  为了让直播带货常态化,村里组建了一支由党员、返乡青年、热心村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有人负责前期选品、整理产品信息,有人擅长镜头调试、文案撰写,还有人专门对接物流、打包发货。从产品筛选到售后跟进,志愿者们分工明确,全力搭起电商直播的“致富桥”。截至目前,“铁冲村书记”抖音号已累计开展直播24场,销售收入突破30万元,曾经“藏在深山”的农产品,如今成了网友追捧的抢手货。

  铁冲村村民李祖雨是直播带货的直接受益者。以前,他种植的豇豆、制作的粉丝只能在本村小范围售卖,喂养的黑毛猪更是愁销路,猪肉常常因为卖不完,一半只能自家腌制成腊肉慢慢吃。

  8月27日下午,易思维拿着7800元现金走进李祖雨家,笑着说:“老李,上午直播的两头黑毛猪钱给你送来了。”接过钱,李祖雨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好了,有书记的直播间帮衬,黑毛猪、粉丝都不愁卖了。”没了销路的顾虑,李祖雨干劲十足,他计划在现有圈养两头黑毛猪的基础上,再添一头小猪仔,“养到年底再通过直播卖出去,又能多赚几千元。”

  和李祖雨一样重拾信心的还有村民孙守国。此前的一场直播中,他带来的10多斤干豆角不仅全部卖完,还卖出了比市场价高不少的价格,到手1100多元的收入让他又惊又喜。“以前干豆角要么送人,要么自己吃,没想到还能卖这么好的价钱。”孙守国告诉记者,明年他准备再增种一亩豇豆,晒干后全部通过直播间销售,“按今年的行情,最少能多赚四五千元。”他感慨道:“村里的直播带货真是给我们带来了希望,现在大家种地、养殖更有奔头了!”

  铁冲村的直播带货不仅惠及本村村民,还吸引了周边村庄的农户前来“搭车”。8月27日傍晚,铁冲乡前营村村民叶芹驮着两大袋干萝卜、干青菜、干香椿,骑了七八里路赶到铁冲村村委会。经过现场验货、称重后,加上上次直播的销售收入,村里工作人员当场通过微信给她转了178元。“我是听铁冲村的亲戚说易书记直播带货靠谱,抱着试试的心态来的,没想到每次带来的东西都能卖完。”叶芹笑着说。

  为了守住口碑,“书记直播间”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村里明确规定,所有带货农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农户带来的蔬菜、干菜要现场检查品相,杜绝变质、霉变产品;黑毛猪等畜禽必须提供检验检疫证明;包装前还要再次核对重量、品质,确保货真价实。“只有保证品质,网友才会信任我们,直播带货才能长久做下去。”易思维说。

  如今的铁冲村,不仅通过直播带货让村民的钱袋鼓了起来,更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治理模式,凝聚了乡村发展的合力。曾经的“愁销路”变成了如今的“忙增收”,这个大别山深处的小山村,正借着电商直播的东风,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本网记者 沈春 王金诚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