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龙驰骋新通道 铬铁运输启新篇
日前,满载优质铬铁的X9660次集装箱班列从包头铁路物流中心九原物流园驶出,开往天津新港。自10月11日按图开行以来,该班列累计运输产品1.1万吨,实现每周两列常态化运行,形成了路企多方共赢的局面,为铬铁常态化、规模化运输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破局,打通运输梗阻的务实之举。铬铁作为冶炼不锈钢的核心原料,其运输效率直接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传统运输模式依赖公路零散运输或铁路非专列运输,成本高、时效慢、稳定性差的问题长期制约行业发展。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以问题为导向,主动开展市场调研,深入剖析本地铬铁企业的产能分布、库存周期与运输痛点,通过精准分析物流成本结构与效率瓶颈,协同企业制定“点对点”直达班列方案。这种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的务实作风,不仅破解了运输梗阻,更以系统性思维重构了物流生态,为大宗货物运输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五定模式,构建高效运输的制度保障。“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五定”模式,是直达班列高效运行的制度基石。通过固定运输节点与线路,消除了传统运输中的中转损耗;通过定时发车与车次保障,实现了运输周期的可预期性;通过统一定价机制,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的不确定性……标准化、流程化的设计,使货物接卸与运输衔接实现精准控制,如同为铬铁运输安装了“智能导航系统”。就如,从包头九原物流园到天津新港的专线运行,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通过制度设计压缩了时间成本,让“重去重回”的双向运输成为现实,为大宗货物模块化运输提供了新范式。
全链服务:彰显国企担当的价值追求。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将服务链条延伸至运输全流程,从计划提报、空车调配到装车组织、在途跟踪,构建起“一站式”服务体系。通过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挂运的“三个优先”原则,确保班列运行效率最大化;通过动态跟踪货物状态,及时调整运输方案,最大限度压缩在途时间……全链条服务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综合物流成本,更以国企的责任感重塑了运输行业的服务标准。通过打造“矿粉进口+成品出口”的双向通道,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既提升了主通道利用率,又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体现了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创新驱动,引领物流变革的时代答卷。“点对点”直达班列的成功运行,是中国铁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它突破了传统运输模式的路径依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构建起“公转铁”的绿色运输体系。通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了不锈钢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稳定运输周期,保障了上下游企业的生产连续性;通过模块化运输,推动了大宗货物运输的标准化进程。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这一创新模式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的产业对接提供了新思路,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了铁路智慧。
铁龙奔腾启新程,铬铁运输谱华章。“点对点”直达班列的探索与实践,成功打通了铬铁运输的“最后一公里”,更以制度创新、服务升级与模式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物流体系建设提供了鲜活注脚。这条新通道的延伸,既是铁路部门深化改革的成果,更是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随着更多“五定”班列的开通,中国铁路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思维,书写物流运输的新篇章。(王江荣)
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