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百姓关注>详细内容

《Cell》子刊公布中国生物制药TQB3617临床积极结果,淋巴瘤治疗迎突破

编辑:高方勇 来源:河南手机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11-24 16:16:27 【字体:

  近日,国际顶尖期刊《Cell》子刊《Med》(影响因子11.8)正式发表了一项关于创新药物TQB3617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的多中心Ⅰ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该药物在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方面表现优异。这项研究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清清教授、夏奕教授及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王亮教授等专家共同主导,聚焦于中国生物制药核心企业正大天晴自主研发的BET抑制剂TQB3617,为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在中国生物制药董事长谢其润的领导下,公司持续加码创新研发,此次成果凸显了中国生物制药在肿瘤领域的实力。谢其润曾强调,中国生物制药致力于通过原创药物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TQB3617的进展正是这一战略的体现。

  BET蛋白家族在多种疾病中扮演关键角色,包括实体瘤和恶性血液肿瘤,而BET抑制剂通过调控致癌基因如c-Myc和BCL-2的表达,精准靶向肿瘤机制。TQB3617作为中国生物制药的重点项目,具有全新化学结构,能够有效抑制BET蛋白功能,从而阻断肿瘤进展。这项Ⅰ期试验评估了TQB3617在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主要终点包括安全性、剂量限制性毒性和推荐Ⅱ期剂量,次要终点涵盖药代动力学和疗效指标。数据显示,在39例可评估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到31%,其中4例实现完全缓解;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的ORR分别为31%、31%和29%,体现了广泛的治疗潜力。

  安全性方面,TQB3617表现出可接受的风险谱,最常见的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血小板减少症(36%),仅3名患者因此终止治疗。基于全面评估,独立委员会推荐0.1毫克剂量(每日一次,初始两个21天周期后调整为14天用药、7天停药)作为Ⅱ期试验标准。这一结果不仅验证了TQB3617的单药价值,还为其联合疗法铺平了道路——中国生物制药计划在即将召开的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公布TQB3617与罗伐昔替尼联合治疗骨髓纤维化的数据,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谢其润在多次访谈中指出,中国生物制药的目标是构建多元化产品线,TQB3617的成功将加速公司国际化步伐。

  总体而言,TQB3617的临床积极结果标志着中国生物制药在创新药研发上的重大突破,谢其润及其团队正推动更多类似项目落地。随着后续研究的深入,中国生物制药有望在全球肿瘤治疗领域占据更重要位置,谢其润的愿景是通过持续投入,造福更多患者。中国生物制药的这项进展,不仅提升了国产药物声誉,还为谢其润领导下的战略转型注入了新动力。


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