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新闻>详细内容

六安赶路

编辑:宋明俊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布时间:2022-05-23 08:21:21 【字体:

  ◇“我们这届干部就是想办法栽树,不要指望栽下树能乘荫凉、吃果子。只有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见森林。这就是大别山精神、淠史杭精神。”

  ◇位于大别山绿色屏障的六安,一边是“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和水库;一边是人均耕地不足1亩,发展受困。生态红线不能碰,发展难题必须解,六安始终把“始于红色、发展绿色”摆在关键位置。

  ◇“我们主动出击,不断延伸产业领域,布局了很多以前从未接触的产业。”2021年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6%,高于全省9.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3.4%,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

  六安,承古音读为“lù”安,非“liù”安。

  这个安徽面积最大的市,除地名读音承袭古韵,革命战争年代更以“28年红旗不倒”的荣光铭刻于百年党史。凭大别山麓,襟江济淮,尽显“九十里山水画廊”,却又曾是安徽闭塞贫穷的山区、库区和老区,经济总量在全省平均线之下。

  六安,路在何方?

  在不负三十万大别山先烈凌云壮志的赓续路上,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创新转型路上,六安重拾“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雄姿,赶路新时代。

  传承、担当和接力

  要认识六安,先去走走它的路。红军街、班长路、胜利路、将军大道、光明大道……路似守望者,背后是六安儿女用热血铸就的英雄史诗——

  革命战争年代,这里28年红旗不倒,30万先烈为国捐躯,走出十多支红军队伍和108位开国将军,留下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光辉足迹。这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工作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沉浸在这样的热血环境中,内心就是敬仰。敬仰他们那一代人的担当,那一代人为后人赢得的今天。我们必须无愧于他们。”六安市委书记叶露中说。

  历史原因及区位地理位置闭塞,使得六安的“老区”“山区”“库区”身份一度与“贫困地区”连在一起。2021年,六安经济总量居全省第10位。与同为大别山区的信阳、黄冈经济体量有较大差距,在长三角更是“后排就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按照新的赶考要求,这样的六安,与其卓越的革命功勋、新的交通区位、多重的政策优势不够匹配。

  每到春天,漫山遍野映山红昭示着六安的底色。“新时代红色气质传承在哪里?发展上不服输、向前赶就是体现!干不好,就是给红抹黑。”回望历史功劳簿,六安人正视现实落后之痛。

  不久前,一篇《五六十年代的六安干部是如何干工作的——弘扬淠史杭精神,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的文章,在六安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引发热议。当年为引水通渠,最多时80万人劈山凿石,手挑肩扛,构筑起六安“人间天河”淠史杭工程。后人说,那一代六安当政者,“选择了当官最难干的但对后代贡献最大的事干”。

  “让六安再度雄起、再上前头……”文章这样写道,“唯如此,才无愧于先辈。”

  理解大别山精神、淠史杭精神,从过去的“担当”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思考今天的“作为”——六安在红色精神赓续之路上注入新使命。

  面对现代化工业体系的薄弱,六安将工业攻坚命名为“积树成林”。“我们这届干部就是想办法栽树,不要指望栽下树能乘荫凉、吃果子。只有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见森林。这就是大别山精神、淠史杭精神。”六安市委负责人说。

  六安发布“赛马”计划,围绕扩投资、增动能,面向全市8个县区政府、管委会开展月度监测、季度小考、半年会考、年度大考,对年度考评前三名,颁发“年度奔马旗”。

  每年度,六安将各领域所获上级表彰激励情况张红榜公布,变化悄然其上:红榜越来越长,发展增速实现了赶超。2019年,六安发展增速超过全省平均,2020年增速列全省第4,2021年上升到第2。

  红色、绿色和彩色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示。六安为此修建梅山、响洪甸等水库,金寨县曾经商贸发达的三大重镇沉入水底,10万人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从此金寨县“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一隅奉献窥见一山深沉:位于大别山绿色屏障的六安,一边是“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和水库;一边是人均耕地不足1亩,发展受困。生态红线不能碰,发展难题必须解,六安把“始于红色、发展绿色”摆在关键位置。

  网箱养鱼曾是金寨县流波镇的致富利器,响洪甸水库超过七成的网箱在这里。2016年起为保护水库生态,金寨县痛下决心,眼前再难也得拆除网箱长远“护绿”。两个水库3万余只网箱被拆除,县里共拿出3亿元帮助渔民转产谋出路。

  近几年,六安市霍山县东淠河湿地成为“中国最美小鸟”——蓝喉蜂虎的栖居地,这种对环境要求苛刻的小鸟长期落户于此见证着“护绿”的成效。2021年,六安空气质量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优良天数比例87.4%、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为零。22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0.9%,达标率95.45%。

  “复绿护绿”只是第一步,让“绿”生根才是长远。流波镇一汪碧波之上,大别山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加紧建设。“电站建成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4万吨,减少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排放约2200吨。”项目建设负责人说。

  在六安市裕安区的安徽高迪循环经济产业园,企业利用六安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炉渣、硅尾砂、硅尾泥、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出一块块AAC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这些板材是装配式建筑建材,不仅原料是工业废料,生产中还主要使用电厂剩余蒸汽,是绿色建材。”产业园负责人说。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8.9%、公益林面积全省第1位、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居全省第1位、茶叶总产居全省第2位、水果产量居全省第3位……在此基础上,六安推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方案,大力培育特色农业。

  六安瓜片,是六安流转于唇齿间的城市名片。在当地抹茶小镇,卖不上好价格的夏秋茶被研磨成粉,制成抹茶延续茶香,每亩每年可给茶农增加1500元到2000元的收入。九大仙草之首的中药材石斛在大别山霍斛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破壁、冻干等技术,被制造成了饮料、牙膏甚至面膜。

  近年来,六安市统筹推进红色、绿色和古色等多彩旅游产品联动发展。苏维埃俱乐部、赤卫军指挥部、革命法庭……行走在裕安区独山镇的红军街,让人一下回到93年前六霍起义全面爆发第一枪的现场。红军街上小吃、民宿、传统手工艺品等业态云集,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文旅街区。

  “十三五”期间,六安市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800亿元。

  山依旧是那座山,人却变了模样。大别山曾用她的千里苍翠守护了红色火种,如今她又以“绿水青山”赋予这里“金山银山”,让这里从绿色“生态佳”变成彩色“生态+”,催生出丰富多彩的富民产业。深居高寒山区的农民搬迁山下,挂上农家乐的招牌、接上互联网卖起山货,“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网上带货”。

  新兴、革兴和振兴

  投资5亿元的LED/MiniLED新型显示光源生产基地开工、投资6亿元的高端化合物半导体芯片(一期)项目开工、年产20万吨高效全速溶糖脂肽项目落户、年产8000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落户……去年底,六安迎来多个新兴产业落地。

  在去年的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一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引得参观者纷纷驻足,这辆车正是六安造。生产、运营这些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是位于六安市金安经济开发区的安徽明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目前承担的科技部“可再生能源与氢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膜电极量产工业化技术及装备课题,被列入安徽省“三重一创”重大专项工程。

  在这次世界制造业大会现场,六安6家企业的氢燃料电池、直升机、涡轴发动机、高温合金叶片、智能数字厨房、石斛系列加工等产品亮相。

  “我们主动出击,不断延伸产业领域,布局了很多以前从未接触的产业。”六安市发改委负责人说。在六安,近年来一批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力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1年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6%,高于全省9.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3.4%,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

  数字的背后,有一种力量不断生长:翻开六安市近年政府工作报告,改革创新是“高频词”。

  近年来,六安积极推进336项重点改革,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省领先、创新开展河湖长制专项巡察、在全省首创林长制改革特色功能区、商事制度改革受到国务院表扬,工程建设招标“评定分离”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

  单是金寨县,近年来被相继列为22项国家改革的试点县。以农村宅基地改革为代表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自然资源部认可的“金寨经验”;探索农业小额贷款保证、生猪市场价格指数等新险种。

  “我们既要有法规意识、政策意识、风险意识,又不能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六安市市长潘东旭认为要善于向改革要效益、要红利,“进一步聚焦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来改革,破除瓶颈和阻碍,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六安向先进求“新”法,常态化组织干部到沪苏浙与合肥跟班学习、拜师学艺,并要求各级干部在交流学习中,将所见所闻转化成自身的作业题,让心得体会成为工作中的“破难之法”,将梳理出的问题纳入改革清单。

  曾经出门以“天”计的山里人以秒速拥抱世界,“融长(长三角)入圈(合肥都市圈)”。对接上 海 帮扶地,全力打造合六经济走廊六安新城,六安推深做实“攀亲结故”工程,与强者共舞。分析周边城市重点产业链,梳理上下游关键领域重点目标企业清单,拟定短中长期招商计划,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与生物医药、数字创意与现代服务业产业领域,组建“5+1”产业链推进组……

  2019年11月,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落户六安市舒城县杭埠镇,主要生产AMOLED柔性显示触控模组、LCM显示触控模组、商显大屏、5G智能终端等产品,“2022年全部达产后产值可达240亿元。”企业负责人说。

  在安徽省2022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六安成为两个作经验发言的地市之一。这让一些人意外,但更多人在期待。

  六安城内,两座千年古塔在南北大门岿然屹立,犹如船上昂首的两根桅杆。老区振兴赶超发展,轻舟将过万重山。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菁 陈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