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群
网站首页
六安概况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六安新闻
视频六安
六安时评
健康教育
图片新闻
财经报道
少儿才艺
科教育人
文旅六安
皋城万象
名人馆
六安社科
妇幼保健
数字报纸
您的位置:
首页
>
六安新闻
六安新闻
拾光纪·“不能踩西瓜皮往下溜了”,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习近平这样嘱托
2025-08-14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民营经济发展向好活力增强
2025-08-14
峰回水转浩云天
白莲崖水库 蒋常虹 摄佛子岭水库 蒋常虹 摄 下符桥“圣人河” 张孟舒 摄磨子潭水库 陈力 摄霍山石斛林下种植基地 本报记者徐缓 摄 在用DeepSeek大数据咨询“霍山在淠史杭工程中的作用和贡献”的时候,给出的答案:核心水源地的贡献,这是霍山最核心、最不可替代的贡献。同时,防洪、发电、生态文旅等综合效益非凡。 霍山县位于皖西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源头,是一个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县。因“山之巅,水之源”的特殊地理位置,孕育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霍山素有“金山药岭...
2025-08-14
陶因:以教育薪火 传家国精神
安徽大学旧照 1894年,陶因出生在舒城县阙店乡的一户书香门第。父亲陶镕,字寿民,年轻时中举,却能积极接受新思想,倡导改革教育,1905年出任舒城斌农中学堂堂长。父亲的进步思想,如春雨般浸润着陶因的成长,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刻影响。陶因自幼便展现出聪慧的天资,且勤奋好学,在父亲的悉心安排下,他从小就进入新式学堂,系统学习近代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为日后的学术探索打下了坚实基础。 1911年,17岁的陶因凭借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取安徽省官费留日学生资格,远赴日本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攻读经济学。在异国求学的日子里,他...
2025-08-14
烽烟里的墨痕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无情战火持续蔓延神州大地,浓烈的思念被炮火阻隔千里。1937年,六安人安中原随八路军部队辗转陕西一带,在枪林弹雨之中、生死存亡之际,他满腹的思念与担忧只能伴着笔尖沉甸甸的露水,滚落在粗粝的纸纹里,化为一句句对妻子的思念、一声声对兄弟的嘱托、一次次对父母的愧疚。 1937年4月28日下午,仍在抗日战场上的安中原收到了家中妻子方成宏的来信。还是那么熟悉的字迹,那么朴实而亲切的话语,虽透着生活的愁苦,却仍不忘关心他的安危,仿佛妻子来到身边柔声轻语,细数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身处动乱的战...
2025-08-14
裕安区交通运输局关工委红色教育关爱成长
本网讯 8月9日,裕安区交通运输局关工委组织开展“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夏令营活动。 活动首站,孩子们来到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纪念馆展厅里,一件件承载岁月痕迹的革命文物,一幅幅定格烽火硝烟的历史照片,无声诉说着大别山军民在民族危亡之际慷慨赴难、血沃中华的壮烈史诗。讲解员深情讲述中,先烈们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身影仿佛穿越时空,清晰烙印在青少年心间。孩子们屏息凝视,目光久久停驻,英烈们用生命熔铸的精神丰碑,成为他们心中不可磨灭的坐标。 活动中...
2025-08-14
彭塔镇中心学校学子闪耀全国演讲舞台
本网讯 近日,在北京中央团校落幕的第七届“中国少年说”全国总展演上,来自霍邱县彭塔镇中心学校的黄晓蝶、赵博文分获中学组第一名和第三名,闪耀全国演讲舞台。 “最初只是想让农村孩子敢说话、会表达,没想到能走到全国舞台。”该校党总支书记李军修感慨道。作为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关爱一直是育人重点,学校去年专门创建“青年之声工作室”,通过录音朗诵、故事创作、乡音记录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声音的世界里释放情感、建立自信。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黄晓蝶的获奖作品《我想做一只蝴蝶》以蝴蝶蜕变喻指成长,字里行间藏着乡村...
2025-08-14
市教体局窗口数据赋能便捷教体服务
本网讯 市教体局窗口单位深入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以数据共享赋能政务服务,通过“四电”应用、数据共享等举措,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 电子证照“免提交”。建立电子证照数据常态化管理机制,已完成现有普高、中职毕业证书、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书等9类近30万份电子证照有效存量数据归集任务,群众办理业务时可直接调用,无需提交纸质材料。今年以来调用核发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历证明书电子证照55份,减少群众提供材料近110份。 历史数据“智能调”。对于校车使用许可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中,自动复用驾...
2025-08-14
皖西中学开展暑期大家访活动
本网讯 8月1日,皖西中学领导及班主任来到部分学生家中,开展暑期家访活动,用实际行动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注入温暖和力量。 每到一户,皖西中学老师们与学生、家长展开交流,老师们耐心地询问学生暑期作息是否有规律、学习计划执行得如何以及兴趣爱好培养发展等情况,并鼓励他们保持自律,积极上进,利用暑期查漏补缺,提升自我,为新学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参加家访活动的老师们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家长共同探讨了暑期教育的方式方法,建议家长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2025-08-14
诗田深处有花开
董艳老师带领学生们在田间地头开展诗歌教学。 三伏时节,暑气蒸腾,黄瓜垂如弯月,青椒缀似灯笼。董艳站在田垄上,蓝布长裙后背的汗渍洇成深色的云,手里举着根翠绿长豆角:“看这豆角,谁能说句诗?” “豆角勾住藤蔓,怕它摔啦!”稚嫩的声音撞碎暑气。有个孩子伸手想替她擦汗,袖口却被豆角卷须勾住,田垄上顿时炸开一串笑声,像撒了把银珠子。这是8月8日,她在诗田里给暑期托管班的孩子们讲诗的情景。二十年了,这片土地不光长庄稼,还长着个念想——乡村不是教育的洼地,而是能长出光的沃土。 师者,是牵着蜗牛散步...
2025-08-14
首页
上一页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下一页
尾页
共126408条信息/共12641页
转到第
页
新浪微博
官方微信
本页二维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