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跨越甲子的精神丰碑   
——“人间天河”淠史杭

编辑:宋明俊 来源:六安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8-15 10:18:47 【字体:

  “一定要把淮河治好”,淠史杭工程在毛泽东同志号召治淮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大型水利工程均有泽被后世的深远影响,淠史杭工程的修建泽被淮河两岸人民至今,将曾经的旱涝肆虐蜕变为如今的安澜清波,工程之巨与泽世之宏令其得享“古有都江堰,今有淠史杭”之珍誉。

  新中国成立之初,万重困难,资金、专家、技术、设备,无一不缺,“不干”淠史杭工程有千万种理由。然而,“解百姓之苦”的强烈使命,驱动工程的主要决策者曾希圣、杜维佑、赵子厚等排除万难,决心施工。他们带领皖西人民历经14个严寒酷暑的残酷考验,不断挑战人类生理与心理的极限,最终造就“水在岗上流、船在山上行”的“人间天河”奇景,炼铸了“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的“淠史杭精神”。

  广大群众是工程建设最大的依靠。淠史杭工程修建时期,一般每天50万民工上工,最高时达到80万人,其中包括战斗在工地一线上的10万妇女。当时没有标着等高线的地形图参考,找水准点、选线、测量,全靠技术员脑袋里的“图纸”,对照当地实际地形地物摸索测量。为了克服地形不熟的困难,技术员测量到哪里,就请当地一位领路导线的“地理通”,这些“地理通”多数是过去到处帮工扛活的老贫农,对当地的山山岗岗、坑坑洼洼,都了如指掌。当时缺少机械工具,上工民众愣是自制出94种60多万件工具,有像坦克履带式的运输机,有顺着轨道爬的滑车,有利用风力旋转的绳索牵引机,有绞架式动力运土器,有人踩的大鼓车,也有用手摇的、脚踏的循环运土器。群众的智慧之花,在淠史杭工地上遍地开放。因资金缺乏,当地百姓更是作出巨大牺牲,几乎无偿地提供着各种后勤保障工作,为了修渠放弃坝上的祖上良田,为了续建拆迁祖屋,为了守护合肥和六安“大水缸”源头活水质量,六安渔民放弃祖祖辈辈的养家方式。

  党员干部是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工程建设中的诸多难关工程,非亲身实地勘察不可,赵子厚因其对图纸上凡标注为切岭和填方之地,必定实地勘察,而被誉为“淠史杭的活地图”。有一次因勘察太累,他倒在田间昏睡一夜。年轻的技术骨干顾孝慈、魏安华等,他们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持续严谨深入的调研精神,不断精研科学技艺的钻研态度,令人敬佩。为了打通沣西干渠,刘克斌不惧流沙,冒着被流沙掩埋的生命危险,实地勘察,终于找到渠底铺石的方法,攻克了白龙井的流沙难题,实现白龙井切岭工程的成功。为了破解“黄礓土”挖土难题,刘美三反复试验劈土法,终于提升数十倍挖土工效。冯克山为了队友安全宁愿牺牲自己,一个人排除哑炮险情,被誉为“爆破队长兼除险队长”。台德贤老站长为了探索大型防雨防鸟棚建造,整天埋首资料堆,苦思联想到军用雷达车调试的伸缩棚,终于以最低造价建成当时国内最先进的两座防雨防鸟棚,赢得前来检查的世界银行官员赞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无论是建国初百废待兴之时,还是迈入民族复兴征程的新时代,淠史杭人一代代的坚守与牺牲、探索与奉献,滋养丰富着“淠史杭精神”。淠史杭灌区的管理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兴水系列重要论述,加强节水型灌区建设,成效显著,有效灌溉面积得到大幅增加。灌区持续改革创新,以“互联网+”“大数据”思维为引领,实现了灌区管理由经验型向智能型、现场人工向远程调控的转变。2020年10月,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搭上5G网络等新技术发展快车,正在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数字灌区”智慧管理体系。

  以建国初的艰难环境和技术条件,淠史杭工程竟采用深切岭、高填方、架渡槽、挖涵洞、建倒虹吸、修水库、挖塘堰,几乎涵盖水利建设中所有的工程类型,因其工程复杂之巨与难度之高被誉为“水利工程博物馆”。可以说,她凝结了中国人民治水由“障”至“疏”到“堤”的思想智慧,更融汇了皖西人民千百年不屈的精神价值。以此意义言,淠史杭精神与大别山精神一脉相承。技术文明的进步以指数级增长呈现,而人类的精神品格却并非以直线上升之态展露,这或许正是人类需要不断从历史中汲取精神智慧给养的理由,也恰是而今回溯追忆淠史杭工程建设创造人类奇迹感人历程之价值。(傅敏 作者系皖西学院教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