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时评>详细内容

筑牢安全堤坝,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成为时代强音

编辑:高方勇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6-16 15:41:34 【字体:

  今年六月,我们迎来了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为主题的第二十四个全国“安全生产月”。这不仅仅是一个例行活动,更是在新发展阶段,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一次深刻重申与全民动员。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石,更是党和政府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毫不松懈抓牢安全生产,全力筑牢守护生命的坚固堤坝。

  筑牢堤坝,首要在“心”——让安全理念深植灵魂。

  血的教训一再警示我们,事故往往源于思想麻痹与意识淡漠。抓安全生产,首要任务是唤醒全社会的安全自觉,让“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成为普遍共识。必须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贯穿于生产生活的全领域、全过程。一方面,要创新宣教形式,通过震撼人心的典型案例警示、贴近实战的应急演练、精准有效的安全培训,让“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春风化雨,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必须层层压实责任,构建清晰严密的责任链条,确保从管理者到一线员工,人人知责明责、履职尽责。同时,要善用科技赋能,提升风险感知预警的敏锐度,推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落地生根,使安全真正成为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

  筑牢堤坝,关键在“防”——让隐患排查精准高效。

  预防是安全生产的生命线,而隐患排查正是防患于未然的第一道关口。必须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危机意识,以“零容忍”的态度,织密织牢风险防控网络。排查要全覆盖、无死角:聚焦矿山、危化、建筑、交通、燃气等重点行业,紧盯关键环节和薄弱部位,综合运用企业自查、专家“会诊”、部门严查等手段,形成立体排查格局。治理要精准化、科学化: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实行台账式、清单化管理,明确整改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定人定位定岗定责,严格执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闭环机制,坚决杜绝设备“带病运行”、场所“带患作业”。机制要常态化、长效化: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实现风险的动态监测与智能预警;定期组织“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推动隐患排查治理从“突击战”转向“持久战”,确保经济社会运行的每一个齿轮都在安全的轨道上稳健前行。

  筑牢堤坝,根本在“守”——让安全底线坚不可摧。

  安全生产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发展底线和生命底线。守牢这条底线,需要以“严”字当头,常抓不懈。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树牢极限思维,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将安全生产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做到安全管理“不留空档”、安全检查“不留死角”、安全教育“不留空白”。要拧紧责任链条,压紧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行业部门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更要强化法治刚性,对任何触碰安全底线的违法违规行为,必须坚持“零容忍”,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最严肃的问责,铁腕整治,重拳出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企业的安全平稳运行、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主角,个个都负重任。“人人讲安全”,要求我们时刻绷紧思想之弦;“个个会应急”,赋予我们守护生命之能;“查找身边隐患”,更是号召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入手。让我们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将安全理念融入血脉,将责任担当扛在肩头,将风险隐患消除于萌芽,共同构筑起坚不可摧的人民安全防线,让安全发展的旋律在中华大地久久回响。(赵丽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