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和美乡村行】小渔网“织”出6亿元大产业

编辑:高方勇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11-20 09:12:44 【字体:

  “过去的老设备能耗高、产量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不足。通过投入2000万元开展智能化改造,不仅产量与质量大幅提升,能耗和生产成本也显著下降,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初冬时节,记者来到裕安区苏埠镇,走进六安市沪渔网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中,智能化生产线正高效运转,公司总经理汪卫东指着眼前的设备说道。

  作为全国较大规模的绳网专业性生产企业,近年来,该公司紧跟市场需求,加大设备投入,强化自主创新。产品从最初的渔业用绳、网,拓展至农业生态网、建筑安全网、体育用网等多个领域,并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全国行业协会认定为“中国渔网具行业名牌产品”,同时获评“商标品牌示范企业”和“农业生态网研发生产基地”。

  如今,拉丝、捻线等传统工序在该公司生产车间里已实现全自动化操作,仅需十几名工人便可完成以往两三百人的工作量。“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提升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深化同行业协作,推动企业做专、产品做精。”汪卫东信心满满地表示。

  近年来,苏埠镇锚定绳网特色产业,以技术创新为笔、品牌战略为墨、集群发展为纸,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崭新画卷。为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苏埠镇牵头成立了六安市渔网具行业协会,并于2022年成功注册“六安绳网”集体商标,制定《“六安绳网”集体商标管理办法》,首批授权9家企业使用。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行业凝聚力,还有效遏制了假冒伪劣产品,提升了品牌美誉度。

  “‘六安绳网’集体商标的注册,为我们提供了统一的标识和标准。”六安市渔网具行业协会会长陆秀林指出,“通过统一使用与管理,市场反馈显示,假冒产品正逐步减少。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在全国乃至更广阔的市场中树立六安绳网的品牌地位。”

  如今的苏埠镇,绳网产业集群效应已然凸显:全镇拥有20余家加工企业、近5000台套绳网机械,近2万名从业人员,年均产出1.5万吨绳网产品,占据全国15%至20%的市场份额,年综合产值达6亿元,产品远销俄罗斯、韩国及东南亚等地,成为镇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我们将从共筑产业集群、共推创新升级、共拓市场渠道三方面发力,用更优服务、更强保障,推动产业再上新台阶。”苏埠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黄代乐介绍。

  产业兴则百姓富。绳网产业的蓬勃发展,让当地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心愿。“以前外出打工,一年到头攒不下多少钱,还顾不上家。现在在家门口车间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耽误!”正在忙碌的村民伍德甫脸上满是欣慰。

  从一根根细绳到一张张渔网,从传统渔业用品到多领域应用,从国内市场到海外拓展,苏埠镇绳网产业正以“小渔网”编织乡村振兴的“大梦想”。(赵宇 本报记者 桑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