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天南地北六安人】此心安处是吾乡
——记潘复兴的叶集十年创业之路

编辑:高方勇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11-13 14:43:19 【字体:

潘复兴

潘复兴深入生产一线了解生产情况。

腾发家具公司生产的成品。

  六安,这片充满生机的产业发展热土,凭借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正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追梦人。他们在此扎根创业,将此视为第二故乡,自豪地成为“新六安人”。来自福建泉州的潘复兴,便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泉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孕育了无数敢闯敢拼、诚信为本的闽商。潘复兴身上,便烙印着这片热土赋予的“爱拼才会赢”的坚韧精神。十年前,他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时代召唤,怀揣二次创业的梦想,将目光投向了数百公里外的六安市叶集区。这不仅是地理位置的迁徙,更是一次心灵的归属与事业的重新启航。

  叶集政策暖流筑巢引凤

  谈及当初为何选择六安叶集,六安腾发家具公司总经理潘复兴至今记忆犹新。潘复兴的创业故事,始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泉州。那片面朝大海的热土,自古便孕育着敢闯敢拼、开放包容的商业精神。十年前,已在家具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潘复兴,将目光投向了千里之外的安徽六安。彼时,国家“一带一路”合作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呼应着这合作共赢的时代旋律,他敏锐地捕捉到内地发展的巨大潜力。

  “当时来六安叶集考察,最打动我的是这里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及当地政府发展家居产业的决心和诚意。”潘复兴回忆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地理的迁徙,更是一次心灵的归属与事业的重新启航。他带着家人的支持与闽商特有的韧劲,毅然决定在六安市叶集经济开发区,开启他高端红木家具的二次创业征程。

  他的选择,并非偶然。叶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陈铎介绍:“叶集的家居板材产业有着近半个世纪的深厚积淀。近年来,我们锚定‘百年家居’目标,全力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循环化转型升级。”通过开展建筑模板产业转型升级、板材产业“借船出海”等专项行动,叶集助力一批传统企业突破发展瓶颈;通过举办定制家居博览会、组织企业参与高端论坛、持续推荐企业参加广交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叶集不断拓宽企业的视野与市场。“我们致力于以‘妈妈式’服务,让企业暖心、放心。”陈铎说,今年七月,园区新增的“绿色家居特色产业集群”省级荣誉称号,正是这片产业热土吸引力的最佳证明。

  茶香氤氲间的诚信之道

  走进潘复兴在叶集的办公室,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套精致的茶具。无论多忙,他总会沏上一壶家乡的金骏眉或安溪铁观音,茶汤清澈,香气幽远。这缕熟悉的茶香,是他从泉州带到六安的家乡印记,也成了他在异乡商务交往的独特方式。

  “我们福建人谈生意,喜欢在茶桌上。”潘复兴一边娴熟地烫杯、斟茶,一边说道,“但我们的习惯是,喝茶时不急谈条款,先交流感情,心近了,信任有了,合作便是水到渠成的事。”这种“以茶会友”的方式,潜移默化中折射出他做人做事的核心准则——诚信为本。

  在他看来,商业合作如同品茶,需要静心体味,真诚相待;产品质量如同茶质,必须真材实料,经得起时间的品味。没有诚信的基石,再精巧的工艺也只是空中楼阁。“产品质量是根本,没有诚信,再好的工艺也是空谈。”这句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其经营哲学的浓缩。正是这种源自闽商文化深处的务实与真诚,让他在六安扎根的近十年里,深深融入了当地的经济脉络,赢得了合作伙伴与广大客户的广泛信任。

  苛刻打磨铸就质量生命线

  对诚信的坚守,最终要落实到产品本身。走进六安腾发家具的生产车间,机器的鸣响与木料的清香交织。这里的老师傅们,大多拥有十年以上的红木家具制作经验。潘复兴从一名普通木匠起步,对木工活计有着近乎本能的严格。

  “木工活儿,讲究眼到、心到、手到,高度一致。”潘复兴在车间里边走边看,不时用手触摸木材的纹理和接口,“任何一点瑕疵,比如微小的毛刺、不均匀的缝隙,都可能会影响家具的整体品质和寿命。”

  这份对细节的执着,源于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创业初期,曾有一批沙发因为扶手下方一个不易察觉的小毛刺被客户退货,导致企业蒙受了不小的损失。“那次教训太深刻了,”潘复兴神色凝重地说,“它让我彻底明白,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是我们在市场上立足的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

  自此,他亲自督导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尤其强调创新研发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企业每年都会组织骨干团队赴国外考察学习,吸收先进设计理念与制造技术,融合东方美学后进行产品的创新。目前,公司已成功申请了8项产品专利。在潘复兴看来,创新是驱动企业持续前行的根本动力,但一切的创新都必须建立在过硬的质量基础之上。

  古典智慧与现代市场的碰撞

  “你看,不用一钉一铆,完全依靠榫头和卯眼的精密咬合,就能做到严丝合缝,牢固百年。这蕴含的是我们老祖宗的天人合一哲学,是真正的古典之美,也是结构的智慧。”他动情地说。在他眼中,家具不仅仅是满足日常使用的物件,更应该是能够承载文化、传承下去的艺术品。在公司的产品展厅,潘复兴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每一件红木家具。他尤其钟情于中式家具的榫卯结构,亲自演示着复杂的拼接过程。

  他抚摸着光滑如镜的家具表面,眼神中充满敬畏:“家具,不仅仅是日常使用的物件,更应该是能够传承的艺术品。”面对当下某些网络销售中以次充好、外表光鲜内里粗糙的现象,他显得忧心忡忡。“行家一眼就能看出门道。我们坚持实体店销售,就是要让客户看得见、摸得着,对我们的用料和工艺放心。产品质量是根本,来不得半点虚假。”

  这份坚持,在一次紧急订单中得到了验证。在2018年建厂后不久,一位陕西客商下了急单,要求短时间内交付一批高质量红木家具。潘复兴带领团队加班加点,但在赶工的同时,他反复强调:“进度要抢,但质量绝不能放松!”最终,产品保质保量如期交付,客户非常满意,双方由此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次经历再次印证了潘复兴的理念:追求效益是企业的目标,但必须以卓越的质量为基础,诚信经营才能赢得长远。

  爱拼敢赢谱新篇

  随着事业在六安稳步发展,潘复兴的生活也在这里深深扎根。有时,兴致所至,潘复兴会用地道的闽南语轻轻哼唱起那首经典的《爱拼才会赢》。这首歌,不仅是福建人敢闯敢拼、永不言败的精神图腾,也是他二次创业历程的真实写照。从手握刨凿的木匠,到执掌企业的管理者,他跨越了无数困难,但骨子里那份拼搏的劲头,却从未消减。

  “这里的空气好,环境佳,人情味非常浓,”潘复兴轻松地谈起在六安的生活,“当地政府和周围的新朋友们都非常支持我们的发展。现在,我已经越来越习惯这里的生活节奏。六安,已经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

  潘复兴,这位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走来的闽商,呼应着新时代合作共赢的旋律,在六安叶集这片热土上,找到了事业的新起点。他与团队执着于传统的榫卯技艺,潜心打造富有东方神韵的新中式家具。

  在他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优质木材与精湛工艺的完美融合,更是一位外来企业家以诚信为本、以质量为生命、以口碑铸品牌的执着坚守与深沉情怀。潘复兴的创业历程,是叶集乃至六安优化营商环境、集聚八方英才的生动例证,也是天南地北的“新六安人”在这片沃土上,用勇气、智慧与汗水,书写关于传统、创新与梦想的动人篇章。爱拼才会赢,笃行方能远。(本报记者 李振欣 许君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