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白鹅“鸣”响致富曲
——裕安区皖西白鹅全产业链打造富民“金钥匙”

编辑:毛晓倩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10-16 11:07:56 【字体:

      深秋时节,在裕安区固镇镇的皖西白鹅标准化养殖基地的水塘边,水清岸绿,白鹅成群;而在几十公里外的分路口镇,现代化的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热气腾腾的鹅肉香气透过玻璃窗扑面而来。一条从育种、养殖、加工到销售的皖西白鹅全产业链,成为带动当地数万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10月14日,记者走进裕安区分路口镇胜缘食品加工厂。一进门,智能化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着。经过屠宰、分割、腌制、卤制等多道工序,肥美的皖西白鹅被加工成咸鹅、卤鹅、红烧鹅块、清汤鹅块,甚至还有创新推出的鹅杂酱等20多个品种,产品包装精美,等待发往全国各大城市的商超和电商平台。

  “胜缘就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农户的养殖场,一头连着消费者的餐桌。”公司总经理金家群介绍说。为了带动更多农户增收,企业创新推出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与200余户皖西白鹅养殖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户的销售难题,还通过精深加工大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比传统销售方式提高了30%以上。如今,周边已有2000多农户参与到白鹅产业链中,有的专注养殖,有的负责运输,还有的进入加工车间务工,形成了“一只鹅”带动“一群人”的良性循环。

  在江家店镇东庙村,养殖户黄世福正忙着给即将出栏的白鹅投喂饲料。“以前养鹅最愁的就是销路,价格也不稳定。现在跟合作社签了订单,鹅苗、饲料、技术、防疫、回收全由合作社统一安排,我们只管养好鹅就行。”老黄笑着告诉记者,今年养鹅预计能多赚七八千元,加上种田收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而固镇镇的养殖大户江卫军则向记者展示了标准化养殖的成果。“按照专家指导的‘三池一舍’模式养殖,鹅的成活率从原来的70%提高到了90%,养殖每只鹅平均能多赚20多元。”他说,标准化养殖不仅提高了效益,还减少了疫病风险,让养殖更省心。目前,裕安区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场56个,通过“大场带小户”的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据统计,2024年,裕安区白鹅年出栏量突破380万只,产业综合产值持续攀升。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当地政府推动的“三链融合”发展战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协同推进。前端,建设高标准种鹅繁育基地,保障优质鹅苗供应;中端,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后端,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开发预制菜等多元化产品,延伸产业链条。

  “白鹅产业就像一台精密仪器,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裕安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江治国表示,下一步,裕安区将重点实施“三个一”工程:建设一个省级白鹅产业园区,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一个分工明确、协作紧密的产业集群。同时,加快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进“中央厨房”项目落地,让皖西白鹅从传统农产品向现代食品工业品转变,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赵宇 本网记者 桑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