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赛事+文旅“燃”动新活力
——金寨县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推动产业融合升级

编辑:毛晓倩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9-19 08:38:14 【字体:

    “加油,好球!”,不久前,伴随终场哨声响起,备受关注的金寨县第二届和美乡村篮球赛(村BA)在该县体育馆圆满收官。

  人山人海,声浪如潮,这或许是对金寨“村BA”比赛现场最贴切的形容。从午后到日暮,观众席始终爆满。有人从周边小区步行而来,也有人午饭后就早早从村里出发,生怕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

  作为覆盖全县23个乡镇的体育赛事,本届“村BA”历时近两个月,共开展了400余场比赛、场内外观众累计超60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突破2000万人次。更值得关注的是,赛事还形成了“线下线上联动传播”的立体效应。比赛期间,赛场同步设立农特产品展销区,村民借助直播推广,有效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直接拉动消费超1000万元,间接带动消费约4000万元,成功将赛事“流量”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增量”。

  赛事,正悄然成为解锁金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金钥匙”。

  近年来,为突破季节限制,金寨县深入构建“四季”持续、特色鲜明的赛事体系,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春季以“茶”引流,举办茶旅融合活动,激活茶旅经济;夏季以“球”兴村,通过“村BA”等赛事汇聚人气;秋季以“行”串景,依托优质自然资源开展户外赛事;冬季以“雪”生金,打造冰雪业态,撬动冬季旅游市场。“跟着赛事游金寨”,已然成为游客体验金寨的新方式。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是金寨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根基。金寨中国红岭公路,这条有着“华东最美自驾游线路”美誉的美丽公路犹如一条蜿蜒于群山之中的彩色丝带,把天堂寨、燕子河大峡谷、梅山水库、响洪甸水库、马鬃岭、龙津溪地、西茶谷等藏于大别山深处的旅游胜地串在了一起。穿行其间,每一道弯,每一处景,都是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金寨红岭公路果然名不虚传。沿途的风景非常美,赛事氛围也很好。”在今年的长三角全民健身走(跑)大赛中,一名外地参赛选手感慨地说。当日,该赛事吸引了来自安徽、江苏、浙江等10余个省份的近3000名跑友参与。

  赛事为媒,贯通文体旅农商多元环节,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金寨正形成“赛事带动消费、消费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深化“赛事+文旅”融合,依托“红色+绿色”双核心资源打造特色IP。红色方面,金寨县连续举办十一届“挺进大别山千里走金寨”徒步活动,将革命路线转化为赛事场景,新年登高活动吸引近千名群众参与,实现健身与红色教育相结合。绿色方面,金寨县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在天堂寨景区、中国红岭公路等自然景区开展长三角全民健身走(跑)大赛等户外赛事,形成体育与自驾游融合品牌线路。

  目前,“跟着赛事游金寨”系列活动涵盖滑雪、登山、徒步、轮滑、机车越野等多个项目。据统计,今年活动期间,共吸引全国各地近万名选手参赛,期间接待游客1169万人次,同比增长102.6万人次,增幅9.63%;创综合收入108.6亿元,同比增长12.1亿元,增幅12.5%。

  强化“赛事+宣传”联动,持续擦亮文旅品牌。在长三角全民健身走(跑)大赛、“村BA”总决赛等重要赛事期间,金寨县同步开展文旅宣传和文化互动活动,累计举办文旅营销活动30余场,在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地举办推介会40余场,吸引游客约10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超5000万元,实现赛事参与与文旅体验深度融合,推动“金寨文旅”品牌从省内走向长三角、辐射全国。

  “下一步,金寨县将依托‘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红色底蕴与‘全域旅游示范区’自然禀赋,创新探索‘赛事+农文旅商’融合模式,通过系统策划全季节、多门类赛事,推动体育与文旅资源深度融合、与产业协同互促,有效激活县域消费,走出一条赛事赋能产业升级、融合提升产业价值的高质量发展新路。”金寨县文旅体育局局长黄劲松表示。(本网记者 汪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