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百姓关注>详细内容

家长“上岗”校园食堂   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编辑:毛晓倩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9-25 09:11:38 【字体:

 03685c0026c34028897b57c9cc9bab30.png

  图为张本菊在金寨县白塔畈实验学校食堂掌勺。

1d03f3dd71fa48e88fab86dc3f5a4571.png

       图为金寨县白塔畈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在吃午餐。

bdf384550ce247b386697a744776ac04.png

  图为六安市河西小学食堂员工、学生家长王庆正在清洁食堂卫生。

  本网讯 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千家万户。近年来,金寨县创新推出“家长参与食堂务工”模式,构建起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不仅在金寨县,六安城区多所小学也积极引入家长监督机制,通过身份转换、双重监督与智慧管理,共同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该模式不仅有效缓解了学校食堂用工与监管压力,更让家长从“担忧者”转变为“守护者”,真正实现了让孩子吃得开心、家长放下心的良性循环。

  早晨八点,金寨县白塔畈实验学校食堂员工张本菊已经开始忙碌。她曾是一位陪读妈妈,如今成了全校孩子们饮食安全的“守门人”。“以前总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好,现在我自己就在食堂给孩子们做饭,看着他们吃得很香,特别有成就感。”张本菊笑着说道。学校根据陪读家长的时间灵活安排排班,让她在照顾自己孩子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份踏实收入。

  张本菊的转变,源于金寨县推行的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模式。面对食堂从业人员来源单一、监督机制不足等问题,该县积极引导家长走进食堂,参与从食材清洗、烹饪制作到窗口打饭的全流程工作,实现对食品安全的全过程、无死角监管。

  孩子们的就餐体验也有了显著提升。该校学生舒玥晗高兴地告诉记者:“食堂阿姨是同学们的妈妈,饭菜给得特别足,还经常给我们小惊喜,比如每周五都会做肉丝面。现在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去食堂吃饭。”除了日常参与食堂工作,家长还通过膳食监督委员会深度介入餐饮质量改进。当天下午三点,张本菊以委员身份参加例会,将孩子们对菜品的意见一一反馈给校方。“家长的眼睛就是‘移动摄像头’,”金寨县白塔畈实验学校校长谢平表示,“自推行家长参与机制以来,后厨违规操作比例下降60%,食材抽检合格率连续保持100%。”

  据统计,目前金寨县53所直属学校食堂共提供500余个家长岗位,家长员工比例高达81.46%,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模式成效显著。

  六安市城区的一些学校也有这一类似实践。9月12日,记者走访裕安区梅花小学与河西小学,深入了解了城区学校在家长参与食堂管理方面的多元探索。

  裕安区梅花小学学生家长唐先丽谈起陪餐制度时感慨良多:“现在我能亲自走进食堂,看食材是否新鲜、厨房是否干净、操作是否规范。吃完还可以给饭菜打分、提建议,心里特别踏实。”她提到,学校认真对待家长每一条建议,家长有的希望增加杂粮,有的建议丰富菜品,“这样的互动,让孩子吃得越来越健康、开心”。

  而在裕安区河西小学,食堂工作人员中家长占比超过95%,真正实现了“家长制餐、爸妈心肠”。作为其中一员,学生家长王庆深感自豪:“我们不只是员工,更是‘爸爸妈妈’。从采购食材到制定菜单、制作饭菜,全程参与、用真心做饭,就是想让每个孩子吃得安心。”

  更值得一提的是,河西小学还建立起家长员工“传帮带”机制。毕业生家长离校前,会对新加入的家长进行系统培训,确保人员更迭不影响餐品质量与安全标准。此外,家委会不定期组织陪餐监督,进一步巩固了透明、开放的管理氛围。“学校把食堂变成了又一个‘家校共育’的平台,”王庆说,“我们用饭菜传递关心和责任。”

  那么,家长参与学校食堂务工,需满足哪些条件?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安全监管科工作人员俞婵娟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业人员须持有效健康证明,且无特定犯罪记录,符合条件者即可进入食堂参与食品相关工作。

  从陪读妈妈到食堂员工,从担忧质疑到亲身守护,家长参与校园食堂管理,不仅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食品安全防线,更搭建了一座家校沟通、信任共育的桥梁。一餐一饭,饱含深情;一举一动,皆是责任。孩子们满足的笑脸,正是对这一创新最好的肯定。 (记者 李振欣/文 许君/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