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2-08-19 08:59:34 【字体:

  “村里的党员干部每天都在田间地头奔波,多方协调,帮助我们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非常感动,也十分满意。”8月17日,走访中的金安区东桥镇段新街村村民说。

  段新街全村农田共计10199.03亩,灌溉主要依靠杭淠总干渠,直接灌溉下口近6800亩水田,其次依靠苏大坝水库灌溉约1300亩水田,水库水源来源于肥西县红星放水闸。由于近期严峻的干旱形势,苏大坝水库上游肥西县用水量明显增大,苏大坝水库的水量明显减少,为保障本村农业生产用水,东桥镇包村干部和段新街村“两委”成员积极与肥西协调用水事宜,并通过购买抽水水泵,对水渠进行人工清淤等方式加强引流。在杭淠总干渠关闭村内水闸时,村“两委”成员又积极与管理站联系汇报,又争取到4天的开闸放水时间,大大缓解了旱情带来的影响。

  “别看李绪国书记是才上任的85后年轻村书记,他的干劲还是十分足的,今年抗旱多亏了他带领村干部,干了很多实事,我们的庄稼损失不是很大。”何山村的群众聊天时说道。

  何山村作为东桥镇的产粮大村,同时也是今年受旱严重的村之一,全村农作物面积10401亩,受旱面积6000余亩,该村位于东桥镇边界,与肥西接壤,处于干渠放水末端,经过上游分流和高温蒸发后,流到该村的水量少。面对干旱缺水的现状,村“两委”干部主动下队摸排水渠、河塘、电站蓄水情况。为缓解旱情,何山村累计投入人力100人次,清理渠道4.6公里,维修王岗、黄甲、大同等5座电站真空泵等设备,已累计工作4453小时,浇苗近8000多亩,确保了36个村庄的人畜用水,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7月以来,持续严峻的高温少雨天气造成农业生产用水紧张,旱情十分突出。面对严峻的抗旱形势,金安区东桥镇党委、政府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抗旱保苗工作扛在肩上、落细落实。

  记者从东桥镇了解到,该镇位于金安区东北部,耕地面积11.12万亩,主产优质水稻、油菜、小麦等作物,是金安区粮食主产地之一,目前全镇农作物受旱面积4.28万亩,其中轻旱3.9万亩,重旱0.32万亩,干枯0.06万亩。面对持续的高温且不断延续的严峻形势,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前期成立抗旱领导组、召开推进会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实际,进一步完善抗旱保苗应急方案,并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科学优化配置生活、生产用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号召党员干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勇于担当实干,宣传动员群众不等不靠开展自救工作,下沉到田间地块协助各村制定抗旱方案,最大限度减少旱情带来的损失。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和器械,对河道、水渠等水利设施进行清淤,增加水流量,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新打抗旱井14口,惠及该镇受旱较为严重的5个村,并协调电力、水利部门检修电站和灌溉设备,为农业取水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已缓解农作物受旱面积3.95万亩。(夏伟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