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绿色引擎让“山口明珠”重放光芒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1-11-30 08:51:00 【字体:

  初冬时节,暖阳如沐。从霍山县城沿国道346西行十几分钟便可到达落儿岭镇,一路山明水秀,风光旖旎。昔日的“山口明珠”落儿岭镇早已从上世纪末那个乡镇企业并起、烟囱林立的“工业强镇”,转型蝶变成今天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并举的绿色发展名镇。

  “山口经济”遇冷没落

  霍山县落儿岭镇地理位置偏僻,农业受地理和气候条件影响,发展潜力不大;流动人口少,第三产业很难有较大突破。上世纪八十年代,落儿岭镇制定了“重工、兴农、稳林、活商”的经济发展战略,乡镇企业突飞猛进,解决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大大提高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1971年,落儿岭村办纸厂上马了第一台半机械化造纸机械,实现了由手工捞纸迈向半机械化造纸的第一步。1980年,落儿岭大队又投入了40万元,新上了“787”型造纸机,年产值达400万元。随后,又“滚雪球”般先后办起了砖瓦厂、茶叶加工厂、彩印厂、轻工机械厂、金钢石厂等集体企业。

  1991年,东风纸业被安徽省政府授予“明星企业”光荣称号。1995年,落儿岭村被六安地委、行署授予“亿元行政村”美誉,号称“皖西第一村”。2008年,落儿岭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98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99元,其中二、三产收入占比63.9%,综合经济实力居六安市乡镇第13位。

  在落儿岭镇街道上,有一家名为“老农民”的农家乐。40岁女主人姜敏和丈夫余立三都曾经是东风造纸厂的工人。

  “我父亲就是东风造纸厂的老职工,我家兄弟姐妹4人,有三个姐妹在造纸厂上班。那时候我们落儿岭镇的小伙子,只要说在纸厂上班的,从来就不愁找媳妇,很吃香的。”姜敏说起家乡当年的辉煌,脸上很是自豪。

  “不过,那时候我们自己也看到,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太严重了。我家门前的这条河,整天流的不是红水、黄水,就是黑水,村里人日常饮水都成了问题,都是纸厂里用的滑石粉、色素之类的添加剂或是其他工厂里的污水祸害的。”

  “绝不能急功近利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加强,霍山县将“生态立县”确定为县域发展的“首位战略”,坚持筑底线、固屏障,抓源头、抓治理,出台了《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先后拒批不符合环境准入项目152个,关停涉污企业31家,取缔河道采砂、石材加工106处。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在招商引资引进项目时,霍山县明确规定水库上游10个乡镇不得建设任何工业项目,山外6个乡镇和县经济开发区,必须严格执行“环评”、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

  随着县里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和关停力度,2016年,作为全县乡镇企业旗帜的东风造纸厂彻底倒闭,落儿岭镇以乡镇企业为发展龙头的“山口经济”也开始走向没落。在“两山”理念的指导下,该镇创新思路,重新洗牌,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树立生态富民理念,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转型走上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乡村旅游“生态变现”

  东风造纸厂的兴衰历程,成为霍山县在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二者之间艰难抉择的缩影。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好更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没有绿水青山,何谈金山银山?

  保护绿水青山,落儿岭镇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加强环境治理与恢复,连续获得“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2015年,落儿岭镇利用焕发新颜的生态环境和当地突出的峡谷风光,招商引资开发了漂流旅游项目,一下子打开了绿色复兴的天窗。

  走进东风造纸厂旧址,曾经一度拥有上千工人的造纸大厂,如今没有了往日的繁忙喧嚣,门楣上1991年安徽省政府颁发的“明星企业”的铭牌还在,但大门头上原来的“东风造纸厂”的门牌已经换成了“安徽六万情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这个五桂峡就是当年鹿吐石铺大捷的主战场,现在变成了我们六万情峡的核心景区。”在一片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的建设工地上,安徽六万情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进介绍说。“我们正在抓紧工期,争取在春节期间就能对外营业,让在外打工的乡亲们回家过年时,能看到不一样的家乡风情。”

  落儿岭镇拥有白云峡瀑布群、挂龙尖云海等优质旅游资源,依靠霍山大峡谷漂流、六万情峡旅游项目,在景区配套、综合服务上深耕细作,通过鼓励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提升旅客承载力,增加旅游综合收入,每年特色漂流旅游接待游客量1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000多万元,带动周边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

  2015年,落儿岭镇上还只有7家餐饮农家乐,现在全镇已经有55家,等六万情峡旅游景点正式营业后,预计要扩大到80多家。一业兴带来百业旺,不单开农家乐的吃上了旅游饭,就连街上50多家卖水枪、雨衣、防水手机壳等旅游产品和土特产的小卖部也跟着发了旅游财。

  去年虽然受疫情和台风的影响,姜敏家的农家乐一个旅游季收入也在20万元左右。她家的石斛老鸭汤、石斛花蒸土鸡蛋、石斛红烧土公鸡等特色菜肴总能让客人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现在咱们镇上街道宽敞洁净,小河清水长流,感觉天都比以前更蓝了。旅游旺季时街道两边的自驾车都停不下,各家农家乐都是人客爆满。是镇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才让我们这些人走上了富裕路。”姜敏乐呵呵地说。

  霍山县倾力打造“最美环线”和“全景霍山”,充分发挥各乡镇优良生态环境和优质旅游资源,掀起全域旅游热潮,“漂流小镇”“温泉小镇”“鲜花小镇”“瓜果小镇”等特色旅游小镇风起云涌。

  2017年,霍山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县”称号。2019年被评为“全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60强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绿色通道”。2020年10月,霍山县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二十年嬗变,霍山已成为人们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和绿色发展实践地。

  特色农业“点石成金”

  “两山”转化,绿色发展,归根到底要体现在产业发展上。霍山最亮的名片是生态,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远的发展前景更是生态。“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十大皖药”霍山有七种,其中“软黄金”霍山石斛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收载于2020版《中国药典》。

  落儿岭镇白云庵村挂龙尖山中,竹海密布、瀑布相连,峰峦嵯峨、奇景迭出。峡谷两旁的悬崖峭壁和路边山石上,一丛丛的石斛在阳光下伸展着腰肢,绿意葱葱,三三两两的农妇们在林间忙着石斛种植管护。

  “我们这个霍山石斛原生态观光园项目计划占地1000亩,总投资在1.79亿元左右。分三期实施,计划于2023年建成。目前我们已完成一期野生石斛种苗种植256亩。”安徽六霍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仁发当起了导游,带着游客们在自家的石斛生态种植基地里游览参观。

  《本草图经》等书籍中明确记载,“石斛生六安水磅石上”。徐仁发自豪地说,“现在才认识到什么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这里就是霍山石斛最原始的生长环境,原生态种植就是帮这些山间精灵回归自然,汲天地之灵气,享雨露之润泽?,再次找到自己的家乡。”

  据了解,霍山石斛原生态观光园后期还会跟进游客接待中心和民宿建设,增加石斛+旅游比如高空攀岩石斛采摘等项目。建成后年产原生态霍山石斛干品有望达到6000公斤,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年均销售收入4.48亿元,利润总额1.83亿元。其林下种植管护、石斛加工、游客接待服务等将直接带动当地群众15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

  推进“两山”转化,倾力绿色发展。如今的落儿岭积极坚持在一二三产发展中全方位融入生态理念,完成了自己的绿色转型,成了全县新的“两山”实践样板基地。

  “只有坚定不移打造绿色产业体系,着力推进特色农业、绿色工业、全域旅游三大板块发展,才能让绿水青山最终变成金山银山,更高质量绿色发展也才能行稳致远。”落儿岭镇党委书记张成云说。( 皖西日报融媒体通讯员 陈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