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深度报道>详细内容

沃野绘“丰”景 乡村展新颜
——我市加快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3:03 【字体:

4ba968dd61fd4c04a5030c05fe90b688.jpg

交通便捷、产业兴旺、绿意盎然的裕安区城南镇关王庙村。记者 田凯平 摄

  前一阶段,霍邱朗德鹅鹅肝“火”出圈。作为米其林餐厅的顶级食材,美食爱好者纷纷来到霍邱实现“鹅肝自由”,也由此展开一场农业圈内的大摸底,六安特色农产品纷纷惊艳亮相。

  霍邱鹅肝的“出圈”是近年来我市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亮点之一。皖西地区水系众多,农业、畜牧业底蕴深厚,在全力抓好稳产保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同时,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向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迈出了铿锵步伐,书写了老区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能力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有力

  春满郊原水满堤,阴阴麦长菜花肥。春日暖阳下,金安区东桥镇的近2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4万亩小麦碧波荡漾。花海、麦浪绘就的如画“丰”景,不仅反映了该镇立足生态农业发展的成效,也是全市扛牢粮食安全重任,持续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生动体现。

  “通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有效实现农田地力提升、高效节水灌溉、全面提升产量。同时通过破埂扩地,整合田地,农作物产量和种植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农民耕种的积极性更高了。”采访中,东桥镇党委副书记杨欢说道。目前,该镇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为载体,采取单季流转、单季托管、代耕代种等多种形式,变小农模式的“小而散”到规模经营的“大而优”,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建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鼓励土地经营权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流转,集中流转连片土地1万余亩,与荃银高科、安徽开垦合作种植优质水稻,推广优良单一品种种植,培育自身品牌,带动产业升级,打造农业强镇。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着力提升粮食产能,我市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耕地基础,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导则》,紧抓规划选址、方案设计等关键环节,2023年全市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0万亩;以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为重点,提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开发粮食生产“育秧贷”“插秧机专项贷”等金融产品,补齐水稻机插秧短板,新增工厂化育秧中心124个、插秧机2070台,全市水稻机插秧率62%,较上年提升15%,带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3.4%,超全省平均水平;筛选发布主推品种,推进茬口合理衔接。组织市级督导指导组在关键节点赴一线开展专项指导和技术服务,推进精耕细作、应种尽种。全市粮食种植面积917.29万亩,总产72.45亿斤,平均单产394.9公斤/亩,均居全省第五。

  产业壮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月15日,在金安区木厂镇兔耳岗村,备受消费者青睐的泉水小龙虾悄然上市。上午8点,走进金安区恒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龙虾养殖基地,合作社负责人林义杰正在将放在田里的地笼提起,解开笼尾,把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龙虾倒进桶里,他笑呵呵地说:“小龙虾上市有10天了,目前市场行情还不错,根据小龙虾的个头大小每斤价格大约15至28元。我一共流转了约3200亩稻虾田,日常有40多人在合作社帮忙,每天大约能收获4000斤小龙虾,直接就能批发掉,不愁销售问题。”

  我市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积极创新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全市现有小龙虾良种繁育示范基地15个,稻虾综合种养万亩示范区13个,千亩示范区106个。2023年全市稻虾综合种养面积150.63万亩、产量12.13万吨、综合产值69.5亿元,均居全省第1;规模以上小龙虾加工企业14家,年加工能力6万吨,年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二产产值20亿元,均居全省第一。

  记者获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指示要求,我市扎实做好“三头三尾”增值大文章,延链补链强链,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聚焦能人培育,激发主体经营活力。全市累计培育产业发展带头人43293人、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40474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2家;培育产业集群,扩大农业规模效应。全市已创建3个国家级、14个省级农业产业园,推行“产业园区+骨干企业+产业基地”等联农带农机制,累计建成规模高效种养基地283个,形成茶叶、稻虾、皖西白鹅及羽绒等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突出延链强链,推动产业提档升级。2023年全市6个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加工业总产值达301亿元,同比增长9.5%。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达480家、总数全省第三;注重区域合作,促进产品溢价增值。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和六安与上海对口合作机遇,累计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9个,新建长期对沪销售窗口138个。2023年全市面向长三角农产品销售额583.93亿元,其中对沪销售额172.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67%、23.9%。

  扮靓村庄,描绘乡村新画卷

  4月17日上午,舒城县春秋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观摩”——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庭院”创建,乡镇干部和各村村干深入枫香树村许老院组,看到家家户户都把自家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错落有致的各种花草盆栽绿意盎然,庭院内外环境干净整洁。通过现场看的形式,各村进行相互交流经验、对照先进差距,做到学有榜样,学有目标。面对整洁有序的农户院落和干净清新的室内环境,大家切身体会到了“美丽庭院”创建给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精神面貌带来的新变化。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委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决策部署,我市加快建设具有皖西风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围绕旅游线路、国省交通干线和特色产业集聚区布点,连点成线,摸排出120个村,列出年度创建计划,近两年成功申报42个全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968个,占全省的13.1%。金寨县、金安区、裕安区获授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全域整治提升有序开展。在实施“千万工程”的基础上,统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三大行动”,持续开展“两整一改”,实行城乡文明同创,2023年,全市完成户改厕40045户,治理农村黑臭水体51条,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整治人居‘小环境’,擦亮乡村‘高颜值’。通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整治行动落实落地见效,目前全乡范围内营造出‘人人肯出力、家家有行动、村村有成效’的良好社会氛围,实现全乡农村人居环境大转变、大提升,不断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采访中,金寨县花石乡相关负责人感叹道。(记者 张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