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时评>详细内容

众志成城,共筑数字时代的“安全长城”

编辑:高方勇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9-17 16:49:47 【字体:

  当今世界,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移动支付到远程办公,从在线教育到智慧医疗,网络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效率。然而,享受数字红利的同时,网络安全风险如影随行——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遭受攻击、人工智能滥用等风险层出不穷,不仅威胁个人权益,更关乎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正因如此,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再次向全社会发出动员令。

  政府是网络安全的“定盘星”,以法治之力夯实安全根基。近年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网络空间划定了清晰的行为边界。但面对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带来的挑战,仍需持续完善立法体系。下一步要加快新兴领域立法步伐,建立适应技术发展的动态监管机制。在治理实践中,既要保持高压态势,开展“净网”“护网”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诈骗、数据窃取等违法犯罪行为;又要创新治理模式,完善跨部门协同机制,推动网络安全标准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网络安全作为数字化发展的前提,让群众在每一次点击、每一笔交易中都能感受到安全可靠。

  企业是网络安全的“压舱石”,以技术之责锻造防护利器。企业作为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其安全防护能力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信息安全和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无论是头部互联网平台还是中小型科技企业,都应将网络安全纳入核心发展战略,建立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定期开展风险评估与应急演练。面对AI换脸诈骗、深度伪造视频等新型威胁,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用“硬科技”对抗“黑灰产”。例如,社交平台可通过AI算法识别恶意链接与虚假账号。企业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定期公开网络安全报告,与监管部门、用户共同构建“透明、可信”的数字生态。

  群众是网络安全的“守护者”,以防护之识织密安全网络。在数字时代,每个人都是网络安全的参与者,也是网络安全的最终受益者。从设置高强度密码到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从拒绝网络谣言到举报不良信息,每一个微小的安全习惯都至关重要。提升网络安全素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社区可以开展反诈情景剧演出,学校可以开设网络安全课程,短视频平台可以推出安全知识科普。群众要培养“数字安全第一”的意识,遇到可疑信息时多一份警惕,发现网络诈骗时及时举报。特别是老年人和青少年群体,更需要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帮助他们识别风险、安全用网。

  数字未来的安全需要共同守护。从政府的法治引领到企业的技术创新,再到群众的防护自觉,每一个主体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让我们众志成城、同心协力,让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数字中国建设保驾护航。(刘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