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六安时评>详细内容

推陈出新,从传统家教中汲取人生智慧

编辑:高方勇 来源:六安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5-09 17:18:20 【字体:

  注重家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经验。重温传统家教,并从中汲取人生智慧,才能让这一文化瑰宝继续焕发异彩,为新时代清廉家风助力。

  我国的家教源远流长,可上溯到西周初期,《尚书》和《史记》就有周公训示兄弟子侄的记载。现存最早的家教著作当数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流传甚广、影响很大,被誉为“家教之祖”。

  “家置一册,奉为明训”的《袁氏世范》也颇有影响,被人们奉为《颜氏家训》之亚。宋代最著名的家教著作是司马光的《家范》。而明末清初朱柏庐著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在清代直接被设定为家教的教科书。

  在悠悠数千年的中国传统家教历史中,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家教思想和人生智慧,值得很好地研学和借鉴。

  德育为先。古代家教的着眼点很高,把家庭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看成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大事。注重把德育放在首位,立足把儿女培养成人格高尚、才学卓著的有用之材。清初学者唐甄在家训中要求子孙一定要摆正修身立德的位置,把道德培养摆在“文学”、“富贵”之上。又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把“养德”与“治学”看成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希望子女能够成为具有高风亮节,真才实学的人。

  胸怀天下。曹魏思想家稽康在《家诫》中说:“人无志,非人也。”认为做人要关心国家的兴亡,天下的治乱,而不应考虑个人的利益得失。宋代理学家谢良佐告诫儿子“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颜之推在家训中明确要求子女“泯躯而济国”。朱伯庐教育子女“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曾国藩在写给诸弟的家书中,要求他们要“内圣外王”,内具圣人才德,外行王者之政的大德。正如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所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言而有信。“言忠信、行笃敬”。这是有道德的人的为人处世之道。正所谓:“财物交加,不损人而益已;患难之际,不妨人而利已”,“人无信不立,家无信必衰”。诚信总是被作为准则规范着人们的言行,诚信是高尚的人格魅力,是立身之本。西晋尚书仆射羊枯告诫子孙,如果言而无信,那是辱及祖宗的事。要求子弟要真正懂得“骄则满、满则倾”、“傲,凶德也”的道理。

  勤勉俭朴。古人很重视俭朴,把“俭”与“侈”提到关乎一个人品德的高度。“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诸葛亮诫子“俭以养德”;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用孔子“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的话强调以俭朴为美德。明代周怡为官刚正,他要子孙“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朱伯庐在《治家格言》中,告诫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而《庞氏家训》则在日常生活、人来客往,人情世故等方面要求子弟厉行节俭,严禁奢靡之风。

  谨慎交友。怎样交友,交什么样的朋友,这是为人处世的大事。古人很留意择友、交友。“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墓也。”朱熹告诫长子说:“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谈轻薄裘押,导人为恶者、损友也”,他要儿子结交益友,远离损友。清代纪晓岚认为“择友宜慎,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他特别强调不能跟伪君子交朋友,否则“误交真小人其害犹浅;误交伪君子、其祸为烈矣”。

  励志勉学。传统家教既重视对“德”的培养、也重视对“才”的教育。诸葛亮诫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古人更是强调有加。欧阳修以“玉不琢、不成器”为比喻教育子女。先贤所说的“勉学”不是读死书、死读书,而是学以致用。古人又非常重视“读”与“耕”的关系,“耕读传家”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推崇。明代礼部尚书霍韬告诫子侄,要一边读书,一边“力田”。左宗棠教育儿子,如若忘掉“耕读务本之素志”即“是谓不肖”。

  以身作则。在我国古代家教中,有一个非常可贵之处是,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僵硬的教育方式,让教育者用一言一行进行现身说法,使儿孙明白事理,强调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强调父母作为教育者要做到正人先正己。如三国的辛毗坚决不依炎附势,他严肃地训诫儿子说:“焉有大丈夫欲为公而毁其高节者也”;清初朱舜水以自己坚持民族气节的模范行为教育子孙“不亏志节”,如果不听教诲,做了虏官,就“不以为孙”。

  榜样引路。古之先贤深深懂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颜氏家训》指出:“劝一伯夷而千万人立清风矣;劝一季扎而千万人立仁风矣,劝一柳下惠而千万人立贞风矣;劝一史鱼而千万人立直风矣”。因此,在进行家教时,通常都运用相应的史例或榜样人物来加以阐述。如陶渊明为教育五子互相友爱,举了历史上有兄弟之义的名人事例,让儿子们以他们为楷模;南宋学者王应麟用十六个勤奋学习的史例激励子弟。用榜样引路,以史说理,说教不多,却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环境熏陶。环境包括社会风气、习俗,对青少年的潜移默化作用不可低估。古代最典型的例子是孟母三迁。很多家训都告诫子女“闻俗人言,三日归洗耳”、“俗气自远僻”,告诫在恶风陋习面前“须立定脚跟”。汉博士疏广不以万贯家财传子,就是要造就一个俭朴的家庭环境,以免“损其志”“益其过”。北宋名相王旦为官清廉,他不置田产,诫子“保守门风”。司马光认为“多藏以遗子孙”,而又“不知以义方训其子”是既害自己,又害子孙。

  宽严相济。由古及今,家庭教育主要在幼童时代开始,所以在教育态度上须要适合幼童的心理承受力的,充满慈爱亲情的,循循善诱的,也就是说要“宽”。但是,儿童时期,身性未定,缺乏辨别是非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因此又必须“严”。颜之推认为,“治家宽猛”要适度,严而不失其爱,宽而不失其度。司马光批评那种只知溺爱孩子而不懂教育孩子的所谓“慈母”只会“败子”。古人对儿孙的要求是很严格的。除了苦口婆心的规劝外,一般都制订“家规”“家戒”甚至“家法”来约束子孙,直至棍棒侍候……

  我国传统家教的经验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这些流淌于传统教育中至理名言和人生智慧,在今天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探讨、吸收,并在新时代廉洁家风建设中推陈出新,发扬光大。(陈孝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