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于临床耕耘 以科研拓荒
——记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二院)骨一科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2-01-27 09:18:20 【字体:

  在人们的印象中,骨科手术大多是敲敲打打,榔头、凿子、锯子一样少不了,所以骨科医生也被戏称是木匠。但如今,诸如换关节、接长骨这样的大手术也可以在微创的概念下进行了,这些都得益于与医学难题的不断较劲。在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二院)骨一科,也有一群人,他们专注于临床与科研并进,通过手术创新、发明专利和科研成果,不断探索破解筋骨难题,为患者打造“铮铮铁骨”。

  妙术入“微”除疾患

  “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了,没想到手术效果会这么好!”日前,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严重狭窄的陈老太太,在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二院)骨一科顺利接受UBE(单边双通道内镜下的脊柱微创手术)治疗,彻底摆脱了多年的病痛。

  今年84岁的陈老太太,被腰腿疼困扰了10多年。辗转多家医院,诊断为腰椎管两侧严重狭窄,一直保守治疗,但效果不好。近1个月来,因腰腿部疼痛麻木加剧、行走困难,经人介绍,找到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二院)骨一科主任李俊。进一步完善检查,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4、5椎管两侧严重狭窄。考虑到患者保守治疗无效,疼痛剧烈,手术指征明确,但传统手术创伤大,风险也大,如果单纯行椎间孔镜治疗,易出现减压不彻底。经过详细评估,决定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脊柱微创手术UBE。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李俊的指导下,副主任医师张军、主治医师黄干共同为患者实施手术,历时一个半小时,将引起患者疼痛的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问题彻底解决,且仅有两个1厘米左右皮肤切口,充分展示出该项技术在腰椎退行性变中全程可视下且微创的显著优势。

  此次UBE技术的成功开展,是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二院)骨一科对脊柱微创新技术的有益探索,也创新了脊柱退变性疾病的诊疗手段。此项技术已在该院成功开展近百例,填补了皖西UBE微创技术的空白。2021年10月,该院还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内镜微创中心联合,在六安设立“安徽省脊柱内镜联盟UBE皖西工作站”,通过医、教、研的合作,让皖西及周边地区脊柱疾病患者就近获得包括国内知名专家在内的专科治疗和手术。

  攻克难关技术精

  这只是近年来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二院)骨一科成绩单中的一项。自2008年建科以来,全科先后获得国家专利3项、省级科研成果4项,近5年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科研创新涉及骨科3D打印技术、手术入路、器械发明创新以及最新诊疗技术的引进等领域,并于去年下半年始在皖西卫生职业学院筹建骨科临床力学研究室……

  针对胸腰椎骨折,2009年始,在前期完成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率先在全省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开展“经椎旁肌入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新技术,并完成临床应用科研课题研究,2013年顺利通过六安市及安徽省科技成果鉴定。2020年,“经椎旁肌入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创新技术还被遴选为六安市第一批卫生健康适宜推广项目在全市各级医院推广,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了避免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所产生的诸多并发症,科室大胆创新研究,2016年设计出组合铰链式肩峰锁骨板,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017年以第一完成人身份开展“组合铰链式肩峰、锁骨解剖板的解剖学设计及临床应用”科研课题研究,获得2017年度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科研课题立项,临床初步应用效果良好,现已通过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科技成果评价中心评价,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通过2019年度安徽省省级科技成果鉴定。此外,科研课题“髋臼同心圆非顺序扩臼重建后髋臼假体稳定性研究”获得省级科研成果。

  针对骨科疑难病例的治疗、高难度手术的实施,科室借助3D打印技术复制重建患者骨骼模型,帮助医生术前先模拟手术,不断优化,精准定位,在骨盆骨折、脊柱侧弯矫形等手术规划设计中取得良好的疗效。目前,医院已能顺利通过薄层CT扫描,实现术前数字化设计及3D重建,打印机打印,全院内自主完成。

  科研临床齐头并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骨创伤类型也在发生变化。“做骨科医生,不能只会当‘开刀匠’,骨科疾病纷繁复杂,必须在‘学’与‘做’上下工夫。”从事骨科临床及教学超过35年,李俊始终认定,科研只有无限接近临床,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让更多患者受益。所以,他要求科室年轻医生重基础、细观察、勤思考,记病人、背病例,善于不断总结,术前充分讨论,精心准备,术中大胆细心,术后认真总结,一台一台手术的积累,不断总结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的疗法和方式,实现精准治疗。

  如何能在完成繁重临床医疗任务的同时,获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在李俊看来,这是因为医院始终将患者的需求作为科研主攻方向,依托皖西卫生职业学院优质资源,深入推进学科建设,鼓励临床骨干以在临床中遇到的难题和疑问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获得预期成果,让患者真正受益。

  该科室一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在处理好日常疾病诊疗的同时,建立及完善科室发展规划方案及建设管理制度,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并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平台;先后选派骨干到省内外知名医院进修,调动学科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源;积极进行学术传承,不断总结老一辈专家的学术经验,同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独到的学术观点。科室还结合实际、按人员特长,将研究领域细化到四肢、脊柱、骨盆,让大家在各自的“良田”往“精”“专”方向深耕浇灌,骨科技术实现多个“零”的突破。

  李俊和同事们还经常抽时间对出院病人进行回访,深入了解病人术后的康复情况,其对某项新技术或是新术式的适应症,获得经验,在他看来,“做科研不能怕麻烦,每每看到一项技术或是一个项目取得很好的收效,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14年过去了,如今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二院)骨一科年收治病人千余例,三类以上手术400余例,年平均参加抢救急危重病人十余例。去年11月,科室“单边双通道脊柱内镜下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又顺利获得安徽省教育厅2021年度自然科学重点科研课题立项。“始终专注一件事,付出就终有回报。”李俊说,正是对患者的用心关爱,对技术的持续探索,才能攻破一项又一项的难题,让一个又一个患者远离疾患,科室也将持续以精准、微创的诊疗理念服务患者,把健康送到更多人的身边。(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珊珊/文 张 凤/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