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坚守淡泊只为娃
——记六安市裕安区直关工委副主任康渠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1-11-25 09:25:14 【字体:

  康渠对新闻写作十分喜欢。从20岁进入《皖西报》社当记者,几十年来虽几易其岗,但凭着对新闻写作的那份挚爱,始终不离不弃,笔耕不辍,从国家级大报到地方各类媒体,经常见到他的新闻作品,退休了还担任着六安市老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

  2011年元月的一天,听说裕安区粮食局武装部长康渠要退休了,区直关工委一位负责人力邀他加入关工组织,老康欣然接受,区直机关工委明文任职为区直关工委副主任。康渠退休了,熟知他的老领导也“打起”了他的主意。裕安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约他:早九晚五,管中餐,月酬3000元,他婉言谢绝了;六安市总工会委托裕安区总工会有关领导,邀请他担任市总工会民营企业指导员,除月酬3000元外还有福利。同事劝他,“去吧,退休后有人赏识,待遇优厚,是难得的机会,比在关工委每月几百元的津贴不是强多了吗?”老康还是婉拒了。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党和国家把我培养成一名共产党员、国家干部,退休金也足够养老了,有生之年能为孩子们做点实事,是件快乐的事。”

  老康在区直关工委分管宣传,他总是把区直关工宣传工作的业绩标杆立在全区最高位置,他认为宣传营造氛围,氛围促进工作,只有把宣传工作搞上去,关工工作才能上台阶。在区直单位中物色通讯员是他经常性的工作,不断调整和充实区直关工宣传报道组力量,坚持和完善一系列激励机制,手把手指导青年通讯员写稿、投稿,使报道组成为一支充满活力的关工宣传主力军,年年位居全区关工宣传先进集体榜首。

  老康不但善于组织发动大家写稿,还发挥专业优势,身体力行,带头写稿投稿,每年见诸各级各类媒体的稿件都在100篇(次)以上。他搜索新闻线索就像捕捉战机一样,一旦捉到就一头扎进现场进行采写。2020年初,裕安区交通运输局职工张大伟夫妇双双奔赴抗击新冠疫情前线,10岁儿子张克凡成了“留守儿童”,只得送到外婆家,局关工委主任王帮忠与同事们多次前往慰问、帮扶。康渠得知消息后,立即深入交通运输局,和关工委的同志一道开展帮扶工作,实地采访该局在疫情肆虐面前关爱留守儿童事迹,写成《父母抗疫上前线 孩子关爱有“五老”》新闻稿,很快被《安徽日报》、《皖西日报》等多家媒体采用。

  十多年来,老康就是这样淡泊走来,默默地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中作奉献,他说,只要身体允许,我还将这样走下去,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发一束光、献一份热。(董仁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