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皋城万象>详细内容

“援藏时间有限,把我的技术留下吧!”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发布时间:2020-08-10 08:53:08 【字体:

  缺氧不缺精神

  蓝天白云、雪山草地、苍鹰骏马、牦牛羊群,还有朴实热情的牧民......一直以来,在吴停停的内心里,充满了对西藏这片土地的向往和期待。当他得知医疗援藏开始报名时,便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与家人商量。对于这个决定,家人虽有些难舍,但还是给与了莫大支持。“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妻子对他说。

  带着援藏的信念和家人的支持,2017年7月19日,吴停停跟随安徽援藏医疗队,来到3700多公里外的西藏山南市人民医院,开始了对口支医工作。

  初到山南,吴停停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生活适应关。虽然启程前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平均3700米左右的海拔让他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头疼、胸闷、恶心,气短、体力不支等症状接踵而来,其间血氧饱和度一度降至60%,不得不靠间断吸氧来缓解。困难面前,他拿出了比平时更加多的毅力和体力,不断自我调节,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让技术“扎根”高原

  尽管支援的山南市人民医院在当地是龙头医院,可是医疗水平跟全国相比差距仍较大,一些内地普遍的小手术这里都无法开展,这让吴停停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进藏不久,一名藏族姑娘因长期反复咽痛来科室就诊。姑娘咽痛的情况已经持续了10多年,每年都要发作5-6次,并伴有寒战、发热、打鼾等症状。因为当地医疗条件和技术有限,每次发作只能用药物控制。这次听说山南市人民医院来了一位耳鼻喉科的援藏专家,就赶紧找来了。三天后,吴停停为其实施了“双侧扁桃体切除+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手术进行的十分顺利,术后第三天,姑娘就康复出院了。出院后没多久,她又特意送来了一面锦旗和哈达,并用不熟练的汉语一遍一遍对吴停停说着“谢谢安吉拉”(“安吉拉”是藏语中“医生”的意思)。

  面对医疗水平的差距,在让自己的技术尽可能发挥作用的同时,吴停停还积极帮助所在科室制定管理制度,着手完善科室医疗核心和一系列安全制度。同时结合当地医务人员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逐项纠正治疗、操作中的错误和不足,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的理论、技能进行手把手传授。同时,开展教学查房、领台手术、手把手带教,帮助受援科室规范疾病诊疗行为。

  情系山南不言悔

  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吴停停还利用节假日和同事们深入偏远农牧区进行义诊和健康宣教。藏区面积比较大,有的乡镇距离很远,交通也不是很方便,为了不让村民久等,吴停停和同事们往往要比正常上班时间提前一个半小时坐上大巴,颠簸几个小时的山路抵达乡镇卫生院。“我们最远去过的是与山南市相距350公里的洛扎县,驾车在路上行驶了8个小时,到了那里你才明白那里的人们对医生是多么的期待。”吴停停告诉记者,当地老百姓听说有外地来的“安吉拉”为他们义诊,有的甚至带上孩子步行数十公里赶到义诊地。“这对我们援藏医生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信任,我们唯有铆足了劲做好支医工作,才能回报这份沉甸甸的信赖。”吴停停说道。

  2020年春节之际,新冠肺炎疫情毫无征兆的在全国蔓延。此时正值吴停停返家休假之际。作为一名医生,他时刻关注疫情的发展,随时待命返岗。2月17日,是雪域高原一年中天气最寒冷、氧气最稀薄的时段,吴停停和安徽援藏医疗队员一批十余人先行返回西藏。在隔离期间,他克服高原反应,积极学习新冠肺炎防控及治疗知识,并通过电话及微信指导在隔离病房的耳鼻咽喉科医生,协助诊治疑似患者。隔离解除后,他第一时间回到科室,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编写耳鼻咽喉科疫情防控演练脚本并组织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多次演练,帮助科室所有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新冠肺炎诊疗及防控知识。在大家的努力下,截至目前,山南市无一例疑似及确诊患者,取得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深情催开格桑花。在吴停停和其他支医队员的帮助下,山南市及各县区医疗系统在技术领域有了很大的进步。因为表现优异,在藏期间,在完成原计划的一年支医任务后,他又欣然接受山南市人民医院延长支援时间的邀请,留下继续援藏两年。

  如今,3年的支医工作已经结束,吴停停圆满完成援藏任务,今年8月2日顺利返回。直到他回来,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3年前他启程时,女儿即将上小学,他没能送孩子去报到。母亲有病需要照顾,所有的担子都交到了同在一家医院做护士的妻子身上。“我特别感谢家人对我的理解和支持。”吴停停说,现在他正陪伴在家人身边。尽管人不在西藏,可是和当地同行的联系从未中断过,“大家时不时通过网络交流医学心得,分享又做了哪些手术,取得了哪些进步,遇到了哪些困难。”(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珊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