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概况>六安年鉴>详细内容

财政·税务

编辑:梁晓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0-06 16:21:31 【字体:

  财政
  2004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呼应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狠抓增收节支,扎实推进改革,规范财政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全年财政各项目标任务。全市共完成财政收入161025万元,占预算的100.89%,增长10.74%,其中:地方级收入112212万元,占预算的99.74%,增长8.05%;上划中央收入48813万元,占预算的103.63%,增长17.45%。共完成财政支出318687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12.15%,增长16.03%。

  
  【收入征管】狠抓市本级收入征管。改进砂石收入财政财务管理办法,改变过去核定任务、超收比例分成奖励的做法,实行核定任务、全额缴库、统一核定奖励的办法,减少征收成本,在机制上进一步保证应收尽收,及时入库,砂石税费入财政专户达2824万元;开展市区国有土地运营情况调查,完善土地出让档案,加强和规范土地出让收入征管,市本级全年共征收土地出让金2.5亿元,同比增长60%;加强市级契税等农业税收征管,加强源头控管,全市征收契税3078万元,同比增长1.6倍。加强全市收入调度,把握均衡进度。省管县后继续对县区实行月统计、旬调度办法,进入12月份,组织力量逐县区进行调度,坚持五日一调度和一日一调度,帮助县区逐税种摸排增长点,制定应对措施,挖掘征收潜力。市本级建立了财、税、库定期协调会议制度,组织国、地税和人行召开协调会3次,共同研究分析收入工作中的问题,督促收入均衡入库。加大税收执法力度,强化依法治税。各级财政加强与税务、交通、交警、城建、土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实行同征同管,勤征零散活税,堵塞跑冒滴漏。市本级开展了契税、耕占税政策执行情况大检查,对城区大宗土地出让和大宗房产交易纳税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

  【重点支出】认真做好省直管县体制下,省、市、县三级财政之间资金调度的衔接工作,确保县区资金高度不因体制调整受到影响。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四区工资发放。年初筹措预算外间歇资金3000万元,调度给有关县区,缓解县区收入淡季资金不足的矛盾,确保了“两节”期间工资正常发放。6月份向省厅拆借1000万元,超借给金安、裕安两区,解决两区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安置的资金不足。加大社保投入。

  加强监管,完善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保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同时,积极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全市累计发放贷款648.8万元,支持378人再就业,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积极参与六安造纸厂、皖西宾馆等企业改组改制,及时兑现奖励资金,支持企业发展。

  【涉农政策】加强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检查。年初,市局就税改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3月份开展了税改政策落实情况新闻采访,宣传税改政策,公开政策落实情况,接受全社会监督。5月份组成8个重点检查组,对各县区今年以来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监管、粮食直补政策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检查涉及25个乡镇、48个行政村、252个农户、36所中小学和33个涉农收费单位。

  全面落实农业税税率调整政策。国家和省对农税税率调整政策下达后,全市立即逐户测算,落实到位。据初步统计,政策调整后全市减少农业税正税9754万元,取消附加5900万元,人均减负28元,农民负担得到进一步减轻。督促抓好粮补资金、退耕还林、生态公益补助和稻种补贴等涉农补助补贴的及时足额发放。全市发放粮补资金6364万元,圆满完成全年粮补试点各项任务;发放水稻良种补贴资金8675万元,占应发数的100%。认真开展乡镇财务清理工作。各地认真配合纪检部门组织开展了173个乡镇财务清理工作,清理债权107493万元,核减42600万元,清理债务175570万元,核减16207万元;清理违规使用专项资金711万元,追回156万元;清理财政供给人员38250人,核减2489人。

  【财政改革】大力推进预算编制改革。2004年立足早编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内容,规范预算编制程序,扩大部门预算编制范围,新增4个部门实行部门预算,并向市人大送审。11月份,又开始着手2005年度预算的编制。完善市级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对纳入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管理单位的银行帐户进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银行账户47个;扩大工资统发范围,集中力量开展工资项目、标准审核,对市直177个预算单位的财政供给人员全部实行工资统一发放;加强内控管理,制定了《关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有关事项的决定》、《财政专项资金集中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单位现金支出,实行备用金限额管理,共拒付违规支出144笔255万元。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加强采购监督,完善了政府采购监督员制度;改进采购方式,首次利用网络发标,对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文印、会议实行定点采购,2004年完成政府采购资金额4020万元,节约率为12.8%,较上年同期增长46%。全面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及时召开全市性“乡财县管”改革专题会议,制发《关于全面实施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的意见》,统一政策和进度要求。全市9个县区全面实施了乡财县管改革。全市通过改革清理乡镇吃空饷人员234人,各级积极开展清财消债,堵塞支出管理上的漏洞,年度可节支800多万元。

  【财政监管】严格贯彻《行政许可法》,健全财政监督检查机制,切实履行财政监督职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制定出台了《六安市财政局对外监督检查规定》和《六安市财政局内部监督检查工作规则》,组织实施了企业所得税、非税收入、会计信息质量专项检查。对被查单位违规违纪问题,依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严肃处理,共收缴违规资金30余万元。加强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跟踪检查。组织开展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国债项目资金和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监督检查。加大“收支两条线”规定落实力度。结合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审,督促检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缴分离、罚没收入罚缴分离规定全面落实到位。市本级通过收缴分离、罚缴分离执收非税收入和罚没收入分别达27702万元和2398万元。依法加强会计管理,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规定,认真开展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工作,已审查从业资格证书12604份。

  【支持经济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市政重点工程建设。市本级在保证工资发放和正常运转的同时,筹措和调度资金3.79亿元,支持市政重点工程建设。拨付基本建设资金21465万元,重点实施了治淮工程、洪涝灾区恢复重建、城市自来水管网改造、市污水处理厂、市垃圾处理场、市二中教学试验楼、现代农业园、市公安指挥中心、市疾控中心等项目。利用土地出让金收入,支持市政基础设施1.4亿元,支持开发区、金安工业园区和裕安个私经济园区建设2386万元。城市各项重点工程的启动,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税收增长,扩大了劳动就业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三农”政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全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工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4年,市和四区计申报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农业三增、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和利用外资等项目70个,申报资金6亿多元。大力支持招商引资。今年以来,市本级财政加大了对招商引资项目,特别是重点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审稿徐应宏撰稿何斌)

  国家税务


  【收入概况】全年共组织税收收入5.7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0.5%,同比增长18.2%,增收8907万元。其中:增值税入库3.95亿元,同比增长5%,增收1870万元;消费税入库4354万元,同比增长15%,增收567万元;企业所得税入库8967万元,同比增长148.3%,增收5355万元。此外,还组织营业税644万元,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4337万元,涉外企业所得税89万元。

  【落实政策】制定《关于做好税收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意见》,将组织收入工作融入六安经济发展大局。在增值税管理方面,认真贯彻增值税新的纳税申报办法,积极开展商贸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检查,认真做好“四小票”比对工作。在所得税管理方面,健全和完善企业所得税管理台帐,规范所得税减免审批,开展所得税汇算清缴检查。在出口退税方面,改进退税申报方式,简化退税申报程序,及时足额将应退税款退还到位。截止年底,已累计办理陈欠退税3453万元,当年出口货物退税9202万元。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开通办税“绿色通道”,为达不到增值税起征点个体户减免增值税1521万元,为符合条件的新办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2637万元,办理先征后退和结算退税4454万元,各项税收征前减免29853万元。此外,免收下岗失业人员税务登记证工本费3.02万元。在车辆购置税方面,做好接收工作,确保平稳运行。此外,对50户涉外企业进行了年检。

  【征收管理】以落实全省征管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全面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使税源管理分工更加明确,职责更加细化。坚持基层分局按月、县局按季、市局按半年三级征管质量考核机制,定期从征管软件抽取相关指标,及时分析、比对、处理。2004年主要征管质量考核指标达省局“良好”以上。制定《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和《纳税评估操作规程》,分类分级实施评估。全年已对778户企业纳税人进行评估,约谈举证187户次,实地调查40户次。广泛开展税收宣传,免费为纳税人发放税收宣传资料,开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为纳税人提供税收政策服务。开展纳税信誉定级评定,全市共评定A类纳税人41户,BO在纳税人1246户,C类纳税人127户。“三项改革”初见成效。按照省局批准的方案,围绕涉税事项“一站式”、办税服务“一窗式”、信息采集“一次式”、税务主管“一级式”、档案管理“一户式”,在六安市区和霍山县对传统的税收征管体制进行改革。新机构、新流程、新机制自4月1日运行以来,总体运行平稳。省局、市政府分别以专期信息和政办通报的形式介绍了我们的做法,《皖西日报》、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等媒体到我局进行了现场采访。此外,按照“管住户籍、电子定税、申报纳税、盯住大户”的原则,在舒城县局进行个体税收征管改革试点。重点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纳税人分别采取按月申报纳税、委托有关部门代扣代缴、“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多元化申报纳税方式,全面推行委托邮政部门代售普通发票,简化了征管程序。

  【税收科技】CTAIS按时上线运行。按照“一切为了CTAIS,一切支持CTAIS,一切服务CTAIS”要求,成立以“一把手”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的CTAIS推行领导小组,抽调35人,分阶段设置相应工作组。CTAIS推行过程中,举办数据模版、技术培训、操作业务等3期集中培训班,培训600余人(次)。抽调240人分三班轮流负责数据录入工作,先后投入100万元购置PC机、笔记本电脑及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同时,制定推行工作考核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环境准备、数据审核、组织协调、后勤保障等一整套工作机制,保证推行工作质量。经过系统上下100天的艰苦努力,2004年4月1日按时上线运行。并相继启用文书流转模块和稽查模块。CTAIS上线运行,统一了征管流程,强化了税源监控,推动了征管改革。电子申报稳步推行。在市区与中行、工行、农行、建行等四家商业银行实现电子申报平台的网络连接。相关系统顺利应用。全面推行防伪税控网络软件,实现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数据的市级集中。推行个体电脑定税系统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顺利完成出口退税审核系统升级和票表自动比对软件的安装、调试等。

  【税收法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抓好日常宣传和教育的同时,在税收宣传月期间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在广播电台开播一个月的“国税之声”、召开一次税企和党政领导座谈会、开展一次税法咨询、组织新闻记者到办税服务厅进行一次观摩。继续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先后开展汽车市场专项整治、“一窗式”管理之前增值税缴纳情况、医药行业、货物运输业、房地产行业专项检查。

  全年共检查纳税人735户(次),累计查补税款、滞纳金、罚款1387.3万元,入库1285.5万元,向公安部门移送涉税案件2起。切实加强税收法制监督。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梳理、整合有关征管工作流程和表证单书,集中清理涉税行政审批事项和涉及税务行政许可的各项管理规定,依法对71项日常涉税行政审批业务进行整合。继续深化和完善税收法制员制度,加强对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坚持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制度,共审理重大税务案件41起。深入开展税收执法检查,对33人进行了责任追究,扣发岗位计酬3206元。

  【队伍建设】班子建设不断加强。坚持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和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落实考核巡视、诫勉谈话、审计、述职等制度,对13位科级职务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对2个县区局班子进行巡视考核;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新提拔任用的26名科级干部,一律实行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任前公示、试用期管理;积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对市区直属机构科长职位实行竞争上岗,副科长实行聘任制,一般干部实行双向选择。7位同志通过竞争上岗被选拔到副科级领导岗位,38位同志被聘任副科长。目前市直属单位内设机构负责人年龄均在40岁以下,其中35岁以下占40%。学习氛围逐渐形成。成立建设学习型国税机关工作领导组,制定《关于建设学习型国税机关意见》。分类分层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25期,培训人数1200人次,培训经费支出199万元,占税务事业费2.5%。先后举办两次稽查人员统考,对考试成绩后10名的,给予每人200元的经济惩诫;继续鼓励在职人员参加成人学历教育和全国统一组织的有关资格考试。目前,全市国税系统有357人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以上考试,占全系统总人数的33%。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明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法纪法规教育和警示教育,着力抓好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全系统税务人员违纪违规现象明显减少,信访件和案件查处数同比大幅度下降。内部管理逐步规范。成立督查机构,制定实施办法,强化督促检查,促进工作落实。规范临时用工管理,积极稳妥地开展了助征员清退工作。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积极编排反映税收工作的文艺节目,举办首届篮球比赛,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市局和舒城、霍邱、寿县3个县局被授予第六届“安徽省文明单位”,霍山县局办税服务中心获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市区办税服务厅被省文行委授予“安徽省文明窗口”,市区办税服务厅、霍山县局办税服务中心、金寨县局等3个单位被省国税局、人事厅授予省级“先进集体”,市局和所有县区局均被授予第二届“六安市文明单位”,全市国税系统获市第二届文明行业。

  (审稿张光耀撰稿王性俊)

  地方税收


  地税工作全年收入规模突破八亿、九亿两个大关,达到93380万元,同比增收13898万元,增长17.5%。其中:地方税收52630万元,完成省局下达计划的108.5%,年增收6314万元,增长13.6%;四项社保费39146万元,比上年增收6855万元,增长21.2%;其他基金费1503万元,比上年增收735万元,增长95.7%;税务部门罚没收入101万元。各项收入指标均圆满完成,是机构分设十年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增收数字最高的一年、收入质量最好的一年。

  【规范管理】制定和完善税源管理、户籍管理、纳税评估、信息传递与资料共享等20余项管理制度,加强对税源、税户、税负、税额、税票的管理。认真做好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重点汇缴企业所得税纳税人977户,审增税、费、基金1816万元。在市直推行“四险合一”,对缴费单位的各项保险费实施统一申报、统一基数、统一核定、统一缴费。共对307户参保单位进行申报核定,调增养老保险年缴费工资基数2264万元、年应缴费额679万元;调增失业保险年缴费工资基数4261万元、年应缴费额128万元。

  【分级监控】完善市局—县(区)局—分局—税收管理员“四级”税(费)源监控网络,突出新征管软件在税(费)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税(费)源监控效率。分级建立重点税源库,市局重点监控30户企业、100名高收入个人及年应缴费额在10万元以上的社保费参保单位,县区局相应建立县级重点监控对象,并落实专人负责。建立税(费)源报告制度,加强对税(费)源的动态管理。

  【借力征收】加强部门配合,主动争取协调,对易漏难管、隐蔽性强、流动性大、零星分散的车辆税收、砂石资源税、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采取委托代征办法,借力征管。车辆税收实行委托代证、源泉控管以后,收入规模明显攀升,全年共入库5035万元,比上年增收1894万元,增长60.3%。其中交警部门代征窗口征收2488万元,占49.4%。为加强房屋租赁市场税收管理和规范企业所得税征管,积极与房管、国税部门协调,达成共识。市政府专门下发文件,对加强房屋租赁市场税收管理和规范企业所得税征管提出明确要求。

  【依法治税】稽查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组织专项检查、选户稽查、异常申报户检查、货物运输业重点检查,建立国、地税协查机制,加强与公安部门联合、大力推行阳光稽查、查辅结合、稽查督办等制度,全年共稽查1291户,查补收入1938万元。创造性地开展“约谈稽查”,寓税法宣传、纳税服务和税收检查与一体。全年共约谈142户,纳税人主动补缴税款339万元。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对四个县的广域网进行升级改造,打通市—县信息通道,积极构建城域网,充分发挥“安徽地税征管信息系统”作用。加强对微机录入资料的审核,确保真实、准确、全面。到年底,城区微机管户率100%,农村微机管户率达到95%,微机征收税费占总收入的98%。认真、及时、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年共减免地方税收6920万元。此外,审批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项目金额3264万元,审批财产损失1464万元。

  【素质培训】制定《六安市地税系统2004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和《六安市地税系统干部职工培训管理暂行办法》,重点开展法制员、信息员、资料员、系统管理员、兼职监察员“五员”培训和征管能手、会计能手、稽查能手、微机能手、综合能力“五手”竞赛。分两批将103名基层分局长和机关股级干部送到扬州税务进修学院进修。全年全系统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1期,参训1425人次;有50人新取得本科学历,55人新取得专科学历,216人新取得全国计算机二级以上证书。截至2004年底,全系统大专以上学历共762人,占总人数的75.4%;有602人取得计算机二级以上证书,占总人数的60%。

  【税收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市局年初出台《关于进一步发挥地税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六安服务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具体措施:强化项目决策服务,积极参与地方招商引资规划、项目可行性论证、税收贡献率预测,为地方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将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归集,印发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下岗再就业税收政策、社会保险费知识宣传材料50000多份;开展经营筹划服务,市局领导先后带领有关科室负责人深入到六安金商都等企业,开展政策帮扶;优化税收环境服务,在内部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进一步加大对偷、逃、抗税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开展税务人员及其配偶、直系亲属经商办企业和房屋租赁税收、行政事业单位涉税专项检查,营造公平透明的税收环境。为纳税人服务。完善办税服务,对办税服务厅窗口业务进行重组,试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办理;对孤寡老人、残疾人、下岗职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开展代劳服务;建立纳税人联系制度,通过口头敦促、电话通知、手机短信等形式提醒纳税人自觉遵守税收法律法规,避免其因过失违法、违章而受罚;开展“服务之星”评选活动,全面落实省局制定的20条便民措施和十项特色服务(一线服务、零距离服务、导税服务、预约服务、告知服务、一窗式服务、限时服务、约谈服务、提醒服务、绿色服务);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设立意见箱、簿,畅通行政听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渠道,建立局长接待日制度,为纳税人提供法律援助;编印《税务行政许可宣传手册》,公示《税务行政许可申请表》示范文本、编印《涉税申请(申报)事项一次性告知宣传手册》。实施信用服务,在日常申报、税务检查和发票使用等方面对纳税人实行分类管理,对A类纳税人和下岗再就业人员设立专门窗口,提供绿色通道。基层服务。制定《关于全市地税系统2004-2005年基层建设工作计划安排的意见》,对基层“房子、车子、机子、柜子、票子”等硬件建设目标,排出全年计划,列出安排项目,逐一抓好落实。市局于元月份采购30台电脑、20台彩电及70套书籍和文体用品,分送到基层分局;11月份订购220册《没有任何借口》和《细节决定成败》送到基层;12月份又采购30台电脑,于春节前送到基层。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联系和协调,在计划衔接、征管经费争取、求助社会支持等方面为基层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领导决策服务。深入开展调研,先后报送《2000-2003年六安市地税收入结构透析》、《市直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效果分析》等调研材料。针对六安城市发展实际情况,向市政府建议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定额。及时报送税收信息,全年共上报《税收工作情况》12期、《送阅材料》6期。

  【征管改革】按照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着力做好户籍管理、申报管理、固定税户日常管理、“双定”户评税管理、税(费)源管理、微机应用管理、资料管理、减免税管理、普通发票管理和资源管理等十项管理工作。制定了《六安市地方税收征管质量考核实施办法》,建立基层按月考核、县区局按季考核、市局抽查考核的三级考核体系。2004年度全系统综合登记率99.2%,综合申报率98.8%,综合入库率99.1%,滞纳金加收率90.4%,处罚率98%。

  【发票管理】通过扩大中奖面、提高中奖率等措施,巩固有奖定额发票推行成果;开展有奖定额发票突击检查,检查汽车站、停车场、旅馆等公共场所163个、用票单位和个人1033户、各类有奖定额发票6424份,查出违章户281户,罚款2万元,追征税款1万元;开展建筑安装和交通运输发票专项检查活动,检查领购发票单位302户、取得发票单位577户,检查发票765份,查出有问题户97户,追征税款6万元,罚款9600元;加强对发票印制企业的检查和年审,取消了1个企业的印制资格;积极做好发票换版工作,及时批印各类新版发票;加强对货物运输业发票的管理和比对。

  【税收宣传】突出涉农税收和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宣传,编印散发宣传材料,在街道社区就业培训班上进行政策辅导5次。把地税在治税、治队、征管改革、信息化建设、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通过报纸、电视、送阅材料等形式进行宣传,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认真组织税收宣传月活动,有2个项目被省局评为优秀创新项目。着力强化十年成就宣传,与市电视台合作制作系列专题片,与《皖西日报》合作开辟专栏,编写送阅材料向市几个班子领导汇报。原市长叶文成、常务副市长方西屏先后做出批示,《皖西政策研究》和《六安政办通报》专题进行了介绍。

(审稿蒋敏撰稿姜典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