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概况>六安年鉴>详细内容

金融·保险

编辑:梁晓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0-06 16:20:26 【字体:

  银行业监管
  2004年是六安银监分局的开局之年(1月14日挂牌成立)。一年来,六安银监分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新机构、新形象、新规矩、新成效”的要求,围绕“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和提高透明度”的监管理念,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手段,切实加大监管力度,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明显成效。

  【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年初,在认真分析经济金融发展现状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六安可能产生影响的基础上,要求银行业机构在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过程中,以科学的发展观处理好经济与金融的关系,防止“一刀切”、“简单化”现象的再次发生,同时要求各机构加强风险防范,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在具体工作中,针对上半年贷款投入过于集中于公路、市政等基础性行业和三季 度出现信贷明显收缩的情况,多次以专门会议、相关现场检查、约见谈话等形式,敦促各国有商业银行及时予以纠正,并引导其准确领会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精神,切实加强和完善贷款风险管理,积极调整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努力实现宏观调控政策和风险监管的有机结合,初步纠正了国有商业银行先后出现的信贷过于集中和信贷萎缩的不当做法。

  【专项检查和调查】通过组织开展对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汽车等行业贷款情况和在建、拟建项目贷款现场检查及其他相关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六安市经济尤其是钢铁、水泥等国家限制性行业发展状况,并就检查发现的25个方面的问题提出21条监管意见。如针对某银行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属无“四证”单位)发放项目贷款(存单质押),责成其立即整改并收回等。针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六安市其他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先后开展了对中小企业贷款情况、民营企业资金供求状况、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以及改进和加强内控机制、控制不良贷款总量等方面情况的多项调查工作。

  【中小法人机构风险管理】为防止在本轮宏观调控中出现“大退小进”问题,通过加强对中小法人机构的政策指导和沟通,明确提出规模的扩张要与资本充足、风险控制能力和内部控制水平等相适应,防止了少数城乡信用社的盲目冒进倾向;指导农村信用社进一步确立以“三农”为本的经营思路,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宏观调控政策对资产质量的负面影响;召开城市信用社监管会议,要求城市信用社把宏观调控作为改善内部控制和加强风险管理的推动力,调整信贷结构,坚决退出限制性行业,对贷款集中度高、单户超比例的要逐步压降。同时敦促城乡信用社提供资本充足率,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一年来,通过分局有效监管和各银行机构的共同努力,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在六安市初步显现,辖内银行业机构风险意识增强,资产质量稳步提高,金融运行平稳。截止12月末,全辖银行业机构存、贷款余额达成238.21亿元和178.69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8.95%和5.91%;全辖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分别比年初减少1.17亿元、降低3.70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银行降低2.68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降低7.27个百分点,城市信用社降低1.82个百分点。

  【突出监管重点】按照银监会“五个转变”的监管工作思路和银监局的相关要求,认真分析辖内银行业风险现状,坚持区别对待,突出监管重点。

  加强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授信风险的监管。按照区别对待,突出重点的监管思路,加强对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监测和考核。其中,对不良贷款比例较高的机构,重点督促其继续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手段积极清收,采取多种形式处置,最大限度回收,尽可能减少资产损失;要求其强化和完善内控、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制度建设,健全贷款评审决策机制,严格控制发生新的不良贷款。鉴于建行、中行已因股改提速、资产剥离因素使不良贷款降至较低水平,督促其优化贷款结构,注重提高新发放贷款质量,严防不良贷款反弹;对农业发展银行,重点加强对其不良贷款及财政未弥补亏损情况的监测并集中力量开展相关调查工作。为全面检验国有银行授权授信等方面的实际执行情况,对中国银行六安分行本部的授权授信、风险集中和内部审计效率等内部控制情况开展检查,提出整改意见7条,政策建议5条,并促使该行调整了部分贷款的风险分类。

  督促邮储机构加强内部控制和规范经营行为。一季度,针对霍邱县邮政储蓄机构出现存款余额下降较多的不正常情况,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认真分析原因,并形成调查报告。11月份,市邮政储汇分局未经报备与联通公司开展“凭邮储存单领取联通手机”活动,分局在第一时间向银监局反映,引起上级关注并及时得到妥善处理。10月份,通过对邮政储蓄网点的现场抽查,发现金寨县基层邮政所存在不规范吸收储蓄存款现象,及时向市邮政储汇分局发出监管意见书要求限期整改。同时,通过对邮政储蓄机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新增储蓄资金运用等情况开展现场检查,指出其内控管理、新增资金运用等7个方面存在19个突出问题和管理薄弱环节,使得该局领导触动很大,并责成有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

  督促和指导城市信用社审慎经营。六安市城市信用社经过多年发展,尤其是经2002年整合成单一法人社后,经营基本正常。但是,宏观调控使得地方政府格外看重城市信用社的信贷支持,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加强监管,将可能产生新的风险,对此情况,分局加大宣传力度和会谈频度,同时建立监管工作联系制度,促使城市信用社的高管层认识到加强内部的控制和提高风险控制水平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监管部门有效开展工作。二季度,针对城市信用社中长期贷款余额快速增加的情况,及时提示该社注意流动性风险,并从8月份起对城市信用社单户100万元以上的贷款建立监管台账,按月跟踪监测大额贷款的风险变化趋势。分局还分别于5月份、11月份自主组织开展了对该社内控制度、关联交易和贷款五级分类等多项内容的两次现场检查。

  强化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六安市197家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普遍存在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差的现象。为此,分局在对农村信用社实施监管的过程中,始终以“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为重点,围绕实现不良贷款“双降”目标开展各项监管工作。强化行为监管,把好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核关;以不良贷款“双降”为重点,督促农村信用社认真制定和落实措施,包括将“双降”任务分解到人,层层签定清收责任书;坚持查处并重的原则,大力开展现场检查,全年共派检查组8次,对21家农村信用社开展现场检查,检查重点涵盖贷款十大户、财务收支真实性、贷款内控机制、贷款分户账、非信贷资产、“五小”行业贷款等多项内容。

  【探索监管新方法】2004年,分局按照“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开创银行业主监管新局面”总体工作要求,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围绕如何提高监管效率,不断探索新监管新思路、新方法。对一些危及银行稳健运营的重大事件及时介入,做到监管工作不缺位。上半年,安徽省华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拟以“捆绑式破产”逃废金融债务,并被列入了国家发改委破产目录,对此分局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及时形成《关于安徽省华康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破产情况的报告》,得到银监局的高度重视,银监会和国务院领导亦作出重要批示,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9月份,针对寿县棉麻公司破产案、舒城三维食品有限公司逃废银行业债务等事件可能在部分企业中产生“多米诺”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及时报告银监局和地方政府,促使地方法院和政府态度有所转变。我分局的以上工作切实维护了银行业机构的债权,凸显了基层银行业监管机构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的作用和地位。

  完善约见谈话制度,增强监管效果。针对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我们以监管约见谈话的方式进行质询、及时提示风险,提出明确的监管要求,效果比较明显。一年来,我分局针对六安市城市信用社业务扩张,农业银行六安分行不良贷款增加、金融许可证丢失及客户储蓄卡被掉包盗取大额资金,建设银行六安分行“全家乐”储蓄业务引发少数储户上访和张贴传单事件及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等问题,先后17次约见相关银行业机构主要负责人谈话。实践证明,监管约见谈话具有针对性强、效率高、效果好和责任明确的特点,其对监管对象的震动效应是其他监管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建立监管信息内部共享机制】为克服监管资源分散、监管信息沟通不畅的矛盾和提高总体监管水平,今年8月份,分局在充分整合监管资源的基础上,成立由各监管部门、办公室和分管局长参加的分局监管分析小组,搭建监管信息内部共享机制,按月分析各类银行业机构监管动态,综合评价当期监管效果,形成月度银行业机构风险状况分析报告,同时也通过这一形式锻炼了监管队伍。为有效使用监管办事处的监管资源,发挥其身处基层、贴近监管对象、熟悉情况的优势,在要求其重点做好对辖内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的非现场监管和信息反映工作的同时,服从统一调配,积极参与分局组织的各项调查和现场检查工作,使之成为现场检查的一支重要力量。

  【推进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分局按照国务院15号文件和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会议要求,一手抓改革,一手抓行业管理,积极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引导、督促农村信用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大对“三农”服务的力度,转换经营机制;按照中央银行票据置换的条件和要求,认真测算、制定清产核资方案,摸清家底;围绕提高资本充足率,认真规范股金存量,扩大入股范围,增提呆账准备,大力核销呆账贷款,消化历史包袱;以职工自借、担保等责任贷款为突破,加大贷款清收考核力度;强化对新增贷款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单笔50万元、单户100万元以上大额贷款备案制度;严控工资性费用开支,增收节支,提高经营效益;按照“公开、民主、规范”的原则,调整充实4家联社领导班子;督促各信用社完善内控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贷款分户账。

  【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规范公文处理程序,提高办文水平和效率;金融许可证换发工作顺利完成;及时完成了全员56人的人事档案、工资台账等相关资料的交接工作,合理调配人员,稳步推进新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坚持财权和事权分离,严肃财经纪律,制定大宗物品采购操作程序规程,开展经费开支项目调查,加强财务分析,坚持勤俭办局;做好电子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建立了规范的电子设备台账;加大对信访件的督办力度,了解和掌握银行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银行业监管提供线索,全年收到各类信访件30件,办结29件。

  【党风廉政建设】分局党委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和纪检监察工作,起步早、部署快。3月份成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层层签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汇编8项制度下发,人手一册,建立“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以制度制腐”的反腐机制;深入开展先进模范事迹正面典型的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增强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先后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量化考核标准》和《民主评议行风考核办法》,强化制度约束;建立廉政账户,设立廉政档案,落实一岗两责;认真贯彻实施《现场检查行为监督卡制度》,从市纪委、市直工委、人民银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等11个单位聘请“党风行风特邀监督员”;在办公场所显著位置明示“约法三章”,设立举报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开展分局机关财务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及内部风险点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内部风险隐患并进行整改。

  (审稿施其武撰稿戴志农徐亚)

  人民银行


  【贯彻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六安市中心支行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中合理信贷需求投放力度。200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243.64亿元,比年初增加40.2亿元,增长19.8%,增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各项贷款余额178.7亿元,比年初增加12.73亿元,增长7.7%;贷款累放95.42亿元,同比增加24.26亿元,贷款增量与累放均为近5年最快时期。改进窗口指导,加强联系协调,召开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行长联席会议、创安工作会议,银企座谈会等,传导货币政策。商请市政府出台《六安市人民政府支持金融改革与发展若干意见》(六政[2004]20号)。健全货币信贷政策分析例会制度,把成员单位扩大到经济主管部门、政府综合部门、银行监管、保险、证券机构等。围绕民营企业融资、物价、结算、反洗钱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握地方经济金融形势,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建议,为上级行和地方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支持对农业、中小企业、再就业贷款】年末,全市农业贷款余额35.09亿元,比年初增加7.29亿元,同比多投放2.85亿元,农业新增贷款占所有新增贷款的59.6%。全年农业贷款累放37.37亿元,同比增加13.25亿元,其中农副产品收购贷款累放10.65亿元,同比增加7.4亿元。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余额3.2亿元,比年初增加0.62亿元,全年累放4.2亿元。8月份举办首届银企合作项目衔接会,6家金融机构和66家中小及民营企业签约项目79个,金额15.38亿元。针对2003年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缓慢的问题,调整并扩大承办金融机构,让部分积极性高的城乡信用社承办贷款;协调解决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对县支行的授信问题。简化办理贷款程序;召开专题会议集中解决突出问题;按旬考核承办银行贷款进度,深入县区金融机构加强督查。年末,全市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651.8万元,支持294位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分别提前2个月和1个月完成省、省政府下达的任务。

  【金融稳定】筹建金融稳定工作机制,提请市政府成立六安市金融稳定协调领导小组。建立1993年至2003年的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区域金融风险提供基础资料。继续推进创建信用村、信用乡镇工作,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创安宣传周活动,建立农户经济档案89万户,发放贷款证28万本。针对全市6家企业涉嫌逃废4亿多元银行债务苗头,及时召开金融债权管理行长联席会议,多次向市政府主要领导口头汇报和书面报告,引起政府主要领导重视,专门作出批示。政府及法院、工商等有关部门全力支持,及时制止了六安市新一轮逃废债行为。全年落实金融债权1.12亿元,落实率31.72%。履行新的《人民银行法》赋予的监管职责,9月至10月开展中央银行执法大检查,内容涉及账户管理、金融统计、外汇管理、现金管理、支农再贷款管理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管理等六个方面,对检查发现问题的4家金融机构依法进行了处罚。开展利率、反洗钱、反假币等专项检查,清理商业银行电子联行行名行为。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积极支持、参与六安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排出改革时间表。成立资金支持工作领导小组和资金支持方案实施与考核工作组。根据2002年末金融监管统计数据计算农村信用社实际资不抵债额,在此基础上核定以县区为单位的农村信用社央行资金支持额度。经测算,全市农村信用社资不抵债额2.55亿元,可获得中央银行票据支持1.28亿元。年底前完成全辖农村信用社清产核资工作和各农联社增资扩股计划的制定、审核、上报工作。研究起草《六安市农村信用社重大金融风险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外汇管理】与外汇指定银行负责人签署《六安市外汇指定银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责任书》,提高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涉外收入申报率达到100%。年末,国际收支涉外收入累计12479.9万美元,同比增长45.8%,涉外支出累计449.45万美元,同比增长30%;涉外收支顺差累计12030.45万美元。全年结汇收入13280万美元,同比增长61%;售汇支出114万美元,同比下降223.7%。推广运用出口收汇核销新系统、简化操作流程,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做好资本项目下外汇管理,服务招商引资工作。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出便利境外投资六项服务措施,5个工作日完成全市第一个民营企业境外投资项目的初审转报工作。

  【金融服务】加强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管理,督促金融机构及时登录、上报数据。全市金融机构实际录入余额103.2亿元,登录银行承兑汇票金额4.6亿元,金融机构网上查询2400次,发放贷款卡252张,参加年审企业622户。调查全市征信市场发展状况及行业监督管理情况,会同其他部门有关机构审核“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5户,通过系统查询发现3户企业存在不良负债记录,实地调查核实后,取消了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申报资格。

  落实《人民币银行结算帐户管理办法》,规范开销户工作。编报银行机构代码,为现代化支持系统和全国统一的银行帐户管理责任书,开展安全大检查,落实安全生产要求。加强库区规范化管理,中心支行发行库通过合肥中心支行的三级库达标验收。开展会计联行安全管理检查,加强国库资金风险防范。发挥事后监督和内审监督作用。加强党委班子建设,完成党委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加大干部交流力度,通过公开选拔、竞聘上岗方式提拔使用干部。开展春季行员培训和各项专业知识培训考试,增强员工履行央行新职责的本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工作、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活动和“做新时期合格央行员工”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霍山县支行和霍邱县支行获第六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中心支行机关、舒城县支行和寿县支行获第二届六安市文明单位称号。

  (审稿钟园撰稿方红琴)


   工商银行


  2004年,中国工商银行六安分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行的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三年再造一个六安分行”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按照“落后思变,治差补弱,强化营销,争先进位”的工作要求,更新经营理念,坚持从严治行,健全经营机制,加快创新发展,提升经营效益,全年实现经营利润4231万元,较上年增加1835万元,增长76.6%。各项存款。确定以市场定目标的存款思路,全面推行客户关系管理,建立了优质客户服务档案,健全了存款增长激励机制。全年新增亿元所4个,5000万元所7个,新增百万元以上优质客户23户。以银证通、银证转帐业务为服务手段,加强了与证券公司合作,以网上银行开展了与信用社业务合作。全年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36910万元,较年初增加61403万元,增幅为16.35%,同比净增14762万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为277317万元,较年初净增加46546万元,较同期多增加14752万元,增幅为20.06%,增幅、增量分别居全省第一位和第八位。对公存款余额为159593万元,较年初增加16071万元,同比多增加1921万元;同业存款余额为29226万元,较年初增加5928万元,同比多增加6437万元。外汇存款余额为143万美元,较年初下降107万美元。各项存款日均增长额在全省排第四位。

  【优化资产结构】注重新增贷款投向。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和信贷支持政策,新增人民币项目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10714万元,增幅为14.15%,同比多增2.1个百分点。新增法人客户贷款100%投向AA级以上和未评级优质客户。加快信贷退出步伐。根据“重点支持、严格控制、适度控制和严禁发放”的信贷政策导向,正确掌握处理拓展市场和规避风险的关系,对存量贷款中低效和“亚健康”信贷市场,采取细分目标、明确责任、精心操作、逐户退出等工作方法,全年完成省行退出任务227%。大力清收不良贷款。制定了各行领导承包清收大户措施,实施不良资产清收转化责任认定和奖惩考核办法。在清收转化工作中,全面推行组织落实领导重视,措施落实力争实效,协调攻关保障有序,多措并举确保受偿和依法清转保全资产等各项工作措施和方法。年末,实际清收转化不良资产同比多清收转化11455万元,不良资产占比较年初下降0.81个点。大力压缩非盈利性资产占比。对正常占用类无息资产,加强计息和收费管理,制定了对“现金”和“其他应收款”科目管理考核细则,两科目年末时点和日均占用均全部控制在省行核定基数内。认真开展表内外应收利息、房改损失、长期待摊费用及非信贷风险资户损失等一系列调查和专项清理,积极处置,全年共消化财务包袱2334万元。

  【拓展业务领域】全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965.3万元,完成任务的121%,任务完成率排全省第二位,较上年增加471万元,绝对额增加排全省第四位,增长95.35%排全省第一位。全年办理人民币结算305亿元,增长19%,开展代理寿险业务专项竞赛,完成了17只基金营销任务,发行国债5期。积极归集住房公积金存款,全年累计归集额位居同业第一。突出发展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精品业务,开展了“工商银行心系万家住房”、“幸福之家,幸福千万家”业务活动,全年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占据了六安市三分之二业务市场。加强了与人寿保险六安分公司业务联系,签订了个人保险单质押贷款合作协议,积极开办低风险新型业务。开办了“汇财通”新兴业务,累计办理国际结算量增长21%,办理结售汇业务增长24%。成功营销外汇资本金和经常项目下结算账户9户,新增霍山行等10个外汇业务网点,争取远期结售汇和因私售汇业务准入,开办了首笔远期结汇业务和出口发票融资业务。组织了“牡丹卡之夜中秋晚会”和“幸运猴年刷卡有奖”、“一日一卡”营销活动,开展与泰康保险公司以卡代收保费和与移动、联通、自来水公司以卡代收通信资费、水费业务,与烟草公司签订了代理烟草销售货款结算协议,与金商都开发并推广运行了“银商通”系统。为安徽迎驾酒业集团营销了网上银行、即时通、帐户管理等综合性科技化金融业务服务,与舒城农信社开办了网上银行代理业务和六安信用联社代理签发银行汇票业务。开展了“理财e站通”和“新一代个人网上银行”营销宣传活动,在城区四家主要营业网点配置了电子银行业务演示系统,全面推介营销了工行“金融e通道”、“95588”、“金融@家”等先进服务产品,在主要营业网点配备了ATM、补登折机等服务设备,在六安支行、梅山路支行、皖西路分理处、云路分理处开设了24小时自助银行业务,满足了广大客户自助式服务需求。

  【坚持从严治行】认真落实从严治行方针,规范了内部管理,全年没有发生内部经济案件和外抢、外盗及涉枪案件。组织开展“扫雷工程”,严格贯彻落实“两个责任制”,完成重点监控行整改验收工作。继续加大内部管理和对责任人处罚力度,严格规章制度执行落实,组织了对2003年内控评价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和2004年内控综合评价工作。开展了对财务、个人消费贷款、呆账核销和外汇业务专项稽核,制定了全行营业费用管理暂行规定和费用考核挂钩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费用管理方式和费用支出行为。开展了对各类档案清理和集中管理工作,实行了业务差错通报和违章限期整改通知书制度,各项业务差错率较同期下降57.4%。

  【深化内部改革】按照集约化经营要求,结合我行实际,完成了对城区行和各营业网点扁平化管理改革,充实了市场客户营销队伍,营销人员占员工总量比例提高到30%以上。在全行进一步深化了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确保了员工收入水平提高。通过直通式、扁平化改革,减少了管理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信息传递,增加了营销功能。实施了多层次教育培训,组织了全体管理人员赴长沙管理学院和网点负责人到省行干校培训学习,全年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75期,培训员工3331人次,人均受训4.5次。

  【文明创建】在全行开展了优质文明服务创建工作,实施优质服务工作量化目标考核办法。工行皖西路分理处获得国家级“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耀称号,为全省金融系统第一家。六安市工商银行系统继获得六安市“第一届文明行业”后,再次荣获六安市“第二届文明行业”称号,是全市金融系统唯一一家。2004年度,工行六安分行在总行280个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中,综合绩效居132位,同口径较上年末上升58个位次,是进步最大的一个二级分行。

(审稿陈书海撰稿郭郛)

  农业银行


  2004年,农行六安分行以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全行整体扭亏为盈“三步走”目标和跨越式发展的经营思路,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业务经营取得了良好成效。存款增量再创历史新高,彻底扭转了超负荷经营问题。

  年末各项存款61.4亿元,净增9.95亿元,增长19.34%,实现年度计划的68.6%,同比多增3900万元。其中储蓄存款净增9.5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5.1%。同业存款达5.18亿元,净增1.21亿元,实现年度计划的323%。全行存量存贷比88%,较年初下降14.63个百分点。信贷总量控制有效,信贷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4.07亿元,全年各项贷款累放12.2亿元,累收11亿元,贷款余额增加1.19亿元。

  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工作继续取得成效,分账经营体制逐步完善。年末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为39.58亿元,占比73.21%,较年初下降1.48个百分点;全年共清收不良贷款本金12687万元,清收利息4020万元,盘活9217万元,处置抵债资产1978万元。同时,在不良贷款分账经营的基础上,实行了大额不良贷款的集中统一管理经营,强化了不良资产经营管理工作。财务继续大幅度减亏,圆满实现年度利润计划。全年消化历史财务包袱4000万元,账面利润同比减亏2163万元;经营利润同比减亏4776万元。特色业务继续快速发展,对财务的支持作用日益明显。完成国际结算量6548万美元,同比增加2968万元,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外币业务盈利4万美元,同比增盈5万美元。银行卡累计发卡22.84万张,较年初净增5.3万张;卡存款余额13.42亿元,较年初净增5.98亿元;卡消费21216万元,银行卡中间业务收入540万元。全行代理产寿险保费收入9396万元,代理保险业务实现手续费收入190万元。与此同时,全行深入开展了整肃行风行纪活动和优质服务百日竞赛活动,二级分行机关进行了岗位竞聘和双向选择,员工队伍建设以及领导干部和机关的作风建设得到了加强,行风行貌明显改观,全行的社会形象明显提升。推动存款业务跨越式发展。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迎新春”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一季度“迎新春”期间全行各项存款共增加8.72亿元,同比多增加3.17亿元。其中储蓄存款增长7.77亿元,同比多增2.25亿元。紧紧抓住务工储蓄存款市场,以营销金穗借记卡为主要手段,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积极营销“世纪之星教育储蓄”等优势产品,发挥金融超市品牌效应,积极开办代发工资、代收水费、电信资费、烟草结算等代收代付业务,有力地促进了存款总量增加。加强同业合作,积极吸收同业存款,增强资金实力。开展了城区网点优质服务百日竞赛活动。

  【分账经营体制】实行资产质量问责制,进一步强化一把手对资产质量负总责的意识;加强清收分部的建设,实现经营观念上的“四个转变”;进一步完善不良资产分账经营体制,基本形成了以专业清收支行为主体、以各清收分部为依托、跨区域的专业清收管理模式;加大小额农贷清户退出工作和法人客户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积极关注企业改制,努力维护金融债权。对金寨县地方电力公司、华康集团、舒城三维及寿县等企业的不规范改制行为进行维权,取得了一定成效。

  【市场营销】加强重点客户管理。继续对辖内30家重点优良客户上收管理,巩固加强合作深度,拓宽业务领域,挖掘潜在价值;确立以优良客户为中心配置信贷资源的基本思想,在信贷增量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全行统筹安排信贷资源,重点满足上收管理客户信贷需求,加快信贷结构和客户结构调整优化;认真落实扶贫信贷政策,加大对优良客户的扶贫信贷投入。2004年共上报扶贫项目90个,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4695万元;不断深化与优良客户、系统性客户、优势产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合作,与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霍邱矿业、西都百货等客户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开通了电信、自来水公司、烟草公司代收费业务。

  【控制新增贷款风险】加强贷后管理组织和制度建设,强化风险控制和风险预警,积极推行贷后管理的“一把手工程”,建立、完善了分层次贷后管理制度,完善风险预警和贷审会贷后管理专题汇报制度,配齐了风险经理和在线监测人员。加强到期贷款收回工作,提高到期贷款收回率。明确到期贷款清收责任,把到期贷款收回率与支行行长业绩挂钩,与新增贷款挂钩。积极清收2000年以来新发生不良贷款,对2000年以来新发生不良贷款进行了全面摸底检查,认定形成不良的主要原因和主责任人,制订清收和处罚措施,狠抓措施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加大潜在风险客户的退出力度。全年事实风险退出客户贷款11164.5万元,潜在风险客户贷款1539万元,加强了信贷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处罚制度。

  【特色业务】围绕“让金穗卡更好用”,以提高银行卡运行质量为重点,以完善卡产品功能为动力,以银行卡联网通用为契机,以增加银行卡综合效益为目标,大力改善用卡环境,促进了银行卡业务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保持了银行卡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完善服务功能,整合业务资源,大力推进本外币一体化进程,分行营业部、霍邱县支行、霍山县支行系统内获准开办国际结算、结售汇业务。依托主体业务和网络网点优势,拓展保险代理业务市场,保险代理业务份额一直处于同业领先地位。

  【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了整肃行风行纪活动,整顿了机关作风,聘请社会行风监察员,开展了基层营业网点整顿活动和服务规范化建设工作。

  强化权力制衡,推进源头治腐,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新提拔领导干部寄发了“廉政提示函”,对副科以上干部重新建立了廉政档案,对全行员工在企业兼职情况进行了排查清理,对101名营业所主任以上领导干部进行了责任(离任)审计,组织机关全体员工观看了警示教育专题片,举办金融法规知识和预防职务犯罪讲座,召开了季度案例分析会,强调了建立制度约束机制、强化管理和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领导干部和员工队伍建设。市分行机关组织了科级干部竞聘上岗和一般员工实行双向选择工作,加强了县级支行领导班子考核和交流工作,开办了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班。

(中国农业银行六安分行办公室)

建设银行

  【负债业务】六安分行存款持续稳步快速增长,新增创历史新高。年末全口径存款日均余额260306万元,比年初新增34651万元,增幅15.36%。时点余额278807万元,比年初新增48252万元,比上年多增加4652万元,增幅20.9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40919万元,比年初新增29791万元;储蓄存款余额124472万元,比年初新增15917万元;同业存款余额13416万元,比年初新增2544万元。

  【资产业务】贷款营销积极稳步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与优化取得实效。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50961万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16915万元,比年初新增5174万元。不良贷款大幅“双降”,资产质量发生根本性好转,年末按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余额为865万元,比年初下降16445万元;不良贷款率1.70%,比年初下降21.94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建行平均水平2.45%的0.75个百分点。按一逾两呆口径,不良贷款余额为1089万元,比年初下降16812万元;不良贷款率2.14%,比年初下降22.31个百分点。

  【经营效益】财务状况持续向好,综合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年末账面利润为802万元,同比减亏增盈16845万元;实现经营利润921万元,同比增加79万元,增幅9.38%;实现税后净利润1045万元,同比增加565万元,增幅117.78%;经济增加值240万元,同比增加781万元。

  【金融创新】加快新产品推广及机制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打造个人理财、电子银行、贷记卡三大亮点业务;制定《六安分行2004年经营绩效考评方案》、《六安分行2004年度等级行评定暂行办法》、《绩效工资总额挂钩考核暂行办法》等项综合考核办法,优化财务资源配置。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完成公积金存款系统、个人信贷业务系统、国际业务系统、国税代征系统上线,以及DCC项目硬件测试和软件升级工作;开通与人民银行2M通讯及天地对接电子联行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代收费系统;对全行ATM、路由器进行了技术改造,全面完成哑终端加密工作。为适应我国金融业即将全面开放的新形势,正式组建国际业务机构,实现国际业务零的突破。

  【内控管理】加大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业务、重点科目、重点区域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继续落实岗位轮换制度。加强会计基础等级管理工作,全行会计工作规范化达标率100%。加强资金管理工作,压缩无效资金占用,年末全行资金备付率2%,低于省分行核定比例1.02个百分 点。强化成本核算与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加强资本性支出管理,积极压缩资本性占用,加大闲置固定资产处置力度,全年处置闲置固定资产项目14个,完成省分行下达计划的188.64%;集中财力加大对营业网点安全及服务设施和计算机网络设备升级换代的投入。完善信贷风险监控,建立确保不良资产的长效机制,加强信贷授权管理。认真执行信贷准入制度,严把新增贷款质量关,当年新发放贷款不良率为零。加强信贷风险监测,切实作好贷款分类认定工作,信贷资产质量真实性进一步提高;建立五级分类资产质量按旬监测和风险性非信贷资产台账和监测分析制度。加强案件风险防范,加大执法监察力度,深入开展“有章不循、违章操作”专项治理和业务风险点、员工行为“双排查”工作。加大重要时段和要害部位安全防范力度;开展枪弹管理专项治理;以防火、防抢、防盗为重点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全年实现零发案率,未发生违规经营和重大责任事故。

  【股份制改革】围绕股份制改革要求,建立健全重组改制工作机制,制定《中国建设银行六安分行重组公告应急事务处理实施分预案》,健全值班和信息反馈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积极配合中介机构做好重组改制审计、资产界面划分和资产评估等工作。顺利完成重组改制分立建账和分支机构名称变更及相关工作。调整优化机构网点布局,通过网点整合个人存款点均单产达到6224万元,比上年新增1290万元,经营集约度进一步提高。顺利完成守库押运业务社会化改革工作。深化人事与激励约束机制改革,加强干部员工队伍建设,通过公开竞争聘任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8名、委派制会计主管16名;制定了全行后备干部规划。规范劳务用工管理,制定下发《关于中长期劳动合同员工有偿解降低成本和劳动关系竞业禁止有关问题的通知》,组织对全行劳务输入人员进行考核,完善劳务输入人员聘用协议及合同续签工作。

  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实行基层行政负责人工资预发制;出台《中国建设银行六安分行所辖各行处员工工资分配指导意见》,规范员工收入分配;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制定《六安分行补充医疗保险实施细则》和互助基金管理规范。
(审稿李跃松撰稿程馨)

  中国银行

 
  【基本经营情况】六安分行存款业务经营:截止12月末,本外币折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65594万元,新增11288万元。一般性人民币存款余额152097万元,新增13194万元,其中:人民币储备存款余额108774万元,新增16068万元。

  授信业务经营:截止12月末,各项本外币折人民币贷款余额60053万元,扣除核呆、划转等因素,净增18873万元,其中人民币贷款较年初新增14925万元,外币贷款较年初新增477万美元。

  中间业务经营:12月末,中间业务总收入实现171.34万元,国际结算结算额4202万美元,完成任务目标的105.05%,国际结算收入94.2万元,借记卡发卡13611张,完成任务170.14%;实现直销额1503.65万元,完成任务250.61%,银行卡收益24.24万元,完成任务134.67%。

  营业利润:年末,实现账面利润1310.52万元,营业利润884.19万元,同比增长4.2%,完成省分行下达844万元计划104.76%,人均营业利润2.72万元。

  【存款业务】为抢抓储蓄旺季存款,市分行于年初制定了全员劳动竞赛方案,新年伊始在全辖开展了“金猴献瑞”储蓄存款劳动竞赛,促进了储蓄存款稳步增长。在全辖开展储蓄存款百日竞赛以及开展“比比看,谁的贡献大”揽存活动。定期公布部室存款完成进度,鞭打慢牛。并积极研究存款增长规律,针对存款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营销计划,确保存款均衡增长。特别是8月份新班子上任以后,把大力发展负债业务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采取召开县支行行长会议、分理处主任会议以及兑现客户经理费用等措施,促进了存款大幅增加。

  【授信业务】按照年初工作会议提出的“抓住机遇,呼应上市,促进各项业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心积极开展工作。根据授信业务发展目标,制定了2004年度授信及风险管理工作总体思路,继续严格执行“三位一体”授信决策机制,有效防止了违规操作,杜绝了人情贷、关系贷、好处贷,授信业务健康发展。工作中,能认真执行行业、资信、规模等授信条件,严把客户准入关。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分析比较,有选择地确定我行的重点客户和目标客户,切实把好客户(项目)准入关,重点支持那些管理水平高、资本金比率充足、技术设备先进、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的客户或项目。对资信等级BB级(含)以上的鼓励类以及资信等级BBB级(含)以上的客户和项目给予优先支持。调整了授信业务的再转授权。根据省分行文件精神,结合分行实际,于11月份制定了《中国银行六安分行授信再转授权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再转授权人必须在再转授权范围内,严格按照相关授信业务的具体操作规定审批授信业务,进一步控制了授信风险。完成了划转、核销不良资产材料上报工作。

  年初以一,根据上级行有关要求,加大了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在全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全辖已完成上报拟核销呆账及处置划转不良贷款工作。加强资产质量监控,严格控制新的不良贷款发生。对全辖不良资产实行按日监控,并对有可能发生新不良贷款的客户实行提前预警。

  从实际监控情况看,上半年全辖新发生不良贷款笔数和金额较去年同期有较大的增加,对此,风险管理部门及时给相关业务部门发出了风险预警建议,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严防继续发生新的风险。通过有效控制,到12月末,新发生的不良贷款有所减少。

  【中间业务】今年以来,中间业务继续以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收入占比为目标。继续巩固国际结算、外汇资金等传统业务的主渠道地位,加快了结算业务客户的调整,并大力推广国内信用证等高附加值的结算产品,培育了新的市场和客户群体。银行卡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质量和安全为重点,盯住了直消额这个收益主要来源,扩大发卡量,增加特约商户,整合银行卡向一卡多能、一卡多币种发展,并施行积极的信控政策,促进了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积极做好代理基金销售、代理保险、代收国税等业务。先后代理多家基金销售,全面完成了任务。

  【不良资产清收】今年以来,加大了对不良资产、以物抵债资产的处置力度,截止12月末,全辖总计现金收回各项不良资产本息合计1380.2万元,完成了省分行下达清收目标任务的244.3%,超额完成了任务。呆账核销共上报核销项目合计63户,涉及本金1940万元;申报贷款划转52户,涉及金额10046万元,其中损失类贷款金额2836万元,可疑类贷款金额7210万元,划转零售类贷款39.4万元。

  【内部风险控制】加强机构管理。12月1日起,市分行对城区七个网点实行扁平化管理,由原来的营业部统一管理改变为市分行直接管理新的管理模式,加强了城区网点管理,减少了管理层次,充分调动了网点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了网点的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决策效率。
内部工作制度。为明确各级权限,健全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促进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新班子上任后,制定了《中国银行六安分行工作规则》。同时,为了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规范办公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工作推进和落实力度,下发了《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通知。此外,我行还修订了《市分行部室绩效考核办法》,制定了《考勤办法》等。

  财务管理。继续执行审慎的会计原则,加强了对财务真实性的检查,杜绝了违反财务规章制度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制定了《市分行业务部室及营业网点业务费用考核办法》,考核办法从分配对象、分配原则、考核指标设置、考核方式、计算方法及考核费用的使用和管理等六个方面对我行公司业务部、零售业务部、城区7个营业网点费用分配进行分项考核,考核费用分配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存量指标和增量指标相结合,业务指标和效益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新的考核办法的出台进一步调动了各业务部室及营业网点的工作积极性。我行还制定了《城区营业网点办公用品采购及领用管理办法》及《加班费管理规范》等。业务费用支出实行逐级审批,大额费用支出集体研究决定,并严格控制招待费、公杂费及差旅费等,压缩不合理费用开支,真正把费用花在业务发展上。

  按照总行和省分行的有关要求,10月初对全辖股改资产进行了最后一次全面尽职调查工作,成立了对行长赵跃武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按照尽职调查的有关内容进行明确分工,并建立了一日一报制度,对我行的机构管理、财务管理、固定资产业务管理、出纳业务管理、结算业务管理、以物抵债业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管理以及不良资产的现金清收管理等8个方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并在11月份完成了整改工作。

  风险管理。进一步把业务操作层的风险防范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市分行稽核监督中心进一步发挥了职能作用,有效的负责对辖内各行及网点的监督和检查。对新增授信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严格预警、监测、考核,保证了新增贷款的质量和效益。召开全辖纪检监察和保卫工作会议,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并结合我行实际认真贯彻省分行对全年工作的部署,注重发挥管理、事中、事后、纪检监察、保卫部门五重内控防范工作主体的重要作用,在全辖构筑了内部监控网络。加强了档案管理。行长办公室牵头对文书档案、授信档案、会计档案、信科档案进行了全面整理,11月下旬通过省分行验收,达到二级标准,总分列全省第七名。积极配合金额监管。进一步加强对高管人员的管理,按月向地方银监局报送工作情况,积极做好“创安”工作,开展“创安”宣传,努力营造金融安全区。在全辖开展了员工行为排查活动,通过员工自查、部门审查和群众监督等方式,未发现有黄、赌、毒违规炒股、经商等现象。

  (审稿赵跃武撰稿沈琳)

  农业发展银行


  2004年,农发行六安市分行以执行国家政策为前提,主动适应粮棉流通市场化改革新形势,坚定不移地履行好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职能。

  新增贷款物资保证率达100%。全年累计发放粮棉油贷款105019万元,同比增加74815万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55860万公斤,同比增加31353万公斤,形成收购值60152万元,同比增加34010万元,支持企业收购油脂3490万公斤,同比增加2696万公斤,形成收购值19429万元,同比增加15809万元,支持企业收购棉花40849担,同比增加16942担,形成收购值2294万元,同比增加1028万元。

  粮油棉贷款收回率达101.49%。全年粮油销售应收贷款108130万元,实行贷款80062万元,粮油贷款收回率达74.04%,剔除陈粮及陈化粮销售价亏28822万元等因素影响,粮油贷款收回率达100.95%,全年棉花销售应收贷款1364万元,实行贷款1809万元,棉花贷款收回率达132.6%。粮油棉贷款利息收回率达78.64%。全年粮油贷款应收利息19002万元,实行16681万元,粮油贷款利息收回率达86.54%。棉花贷款应收利息2111万元,实收236万元,棉花贷款收回率达11.18%。粮油棉不合理占用贷款下降978万元。其中 粮油不合格占用贷款下降356万元,棉花不合理占用贷款下降622万元。粮油挤占挪用贷款较上年下降90万元。其中 粮油挤占挪用贷款较上年下降89万元,棉花挤占挪用贷款较上年下降1万元。粮油棉不良贷款净下降2767万元。全年盈利2060万元。全年实现各项收入17576万元,各项支出15516万元,收支相抵,盈利2060万元。粮棉油不良贷款较上年下降2767万元。其中粮油不良贷款较上年下降2509万元 棉花不良贷款较上年下降258万元。

  【粮油棉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认真做好粮油棉收购资金的预测工作。在夏、秋两季收购到来之前,市辖内各行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的有关部门及粮棉主管部门联系,切实掌握全市夏、秋两季粮油棉的播种面积等第一手资料,合理预测夏季粮油棉产量、收购量及所需收购资金,并及时编制夏秋两季粮油棉收购资金贷款计划,从而为粮油棉收购资金供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坚持贷款准入制度,认真做好辖内粮油棉企业的贷款资格认定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按照“区别对待、分类管理”的信贷政策,对全市辖内的粮油棉企业进行分类排队,根据省分行的企业分类标准,把全市的118家粮油企业分为重点支持企业25家,积极支持企业49家,适度支持企业29家,不予支持企业15家。四月份对112家粮油企业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评出AAA级企业1家,AA级企业3家,A级企业22家,BB级企业54家,B企业18家,C级企业14家。八月份对全市6家棉花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评出A级企业1家,BBB级企业1家,BB级企业3家,B级企业1家。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采取不同的信贷管理方式,重点扶持诚信企业,培育一般企业,淘汰失认企业。认真落实贷款计划,确保收购资金及时供应。各县支行在编制全行收购资金计划的同时,根据企业收购计划和预计粮油棉的平均收购价格逐企业、分品种确定了贷款投放计划 做到贷款计划和收购资金早安排、早到位。在收购期间,各行根据企业的实际收购情况,适时调整贷款计划,确保收购资金合理供应。改进贷款使用报帐制,简化贷款手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支持企业搞活经营,今年在收购贷款的发放上,一改过去信贷员坐在家中核打码单、发放贷款的情况,在收购期间信贷人员主动深入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的贷款使用和需求情况,根据企业的收购进度,在核实入库粮食数量、质量、价格后能够在批准的贷款额度内发放后续贷款。不随意增加贷款条件,不故意提高贷款门槛,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支持粮棉企业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全市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以减员分流为主要内容的第一轮改革已基本完成,今年纷纷启动以组织形式创新和产权制度变革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轮改革。在粮食企业的第二轮改革中,全市辖内各行及时深入企业,主动掌握改革动态,努力规范改革行为,规避改革改制风险。各级行积极参与改革方案的研定。注重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批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具有一定规模、经营机制灵活,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企业。积极探索以龙头企业带动粮食企业的改革新模式,通过信贷杠杆引导改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粮食企业的改革与支持粮油龙头企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其做大、做强。把落实贷款债权债务作为改革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改革改制的目的是发展,改革改制的前提条件是落实农发行的债务。在企业改革改制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我市辖内各行密切关注我们的贷款债权落实情况,按照“债随资产走”的原则,把农发行债权落实作为企业进行改革改制的必要条件,对贷款债权不落实,有意逃废农发行的贷款债务的改制方案,市行及时予以指出,并报告当地政府。

  【资金计划调控】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新形势的需要,改进信贷计划和资金管理方式。信贷计划管理实行“统一计划,按季实施,分类管理,适时监测”的管理方式。对中央、省级储备和市县级储备粮所需贷款,按照保证资金供应的原则下达信贷计划,并实行指令性管理。其贷款计划随时调整、确保各级储备计划的实施;对地方政府为调控当地粮食市场所需贷款,在落实有关费用、利息及价差补贴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贷款计划;对各类经营贷款,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能力、资产质量、市场供需情况以及我行的贷款管理原则和资金营运状况,按照“区别对待,扶优限劣”的原则实行计划管理,并强化了信贷计划的监测与考核,确保各类信贷计划的严肃性。资金管理实行“统筹统还,限额管理,合理调控,分级负责”的方式,优化资金配置。对储备贷款按信贷计划、收购(储备及轮换)进度下拨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供应;对地方政府调控粮棉油所需收购贷款,按信贷计划、收购进度下拨资金,保证资金及时供应;对各类经营性贷款,按信贷计划、资金使用风险、资金营运效益和资金使用进度下拨,继续实行资金头寸最高限额控制供应制度,加大对资金头寸限额执行情况跟踪检查力度,规范资金请调划拨操作程序,坚持资金请调与审批双人分管制度,压缩资金调拨审批时间,提高资金调拨速度,强化资金营运监、分析、考核工作,严肃资金调拨管理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适应补贴政策变化与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继续加强与财政、粮食主管部门的工作协调、联系和沟通,建立稳定的工作联系制度,认真做好粮食风险基金的测算分析工作。进一步规范粮食风险基金到帐后的拨补操作程序,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的下拨、核复等有关工作,按要求及时反馈有关情况和信息,做到责任明确,管理到位。高度重视业务经营综合分析,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月度重点分析、季度全面分析的要求,紧紧把握全行的工作重点,加强对业务经营活动的趋势分析,强化对信贷资金营运、信贷结构、财政资金拨付、财政收支等业务综合分析,及时发现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审稿黄来成撰稿魏萍)

人民财产保险


  人保股份有限公司六安分公司2004年全市系统累计实现毛保费收入1.42亿元,较上年同比净增保费3470万元,增幅32.23%,占六安非寿险市场份额达92%。全市系统8个分支机构的保费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各支公司来看毛保费增长幅度较快的分别是叶集、舒城、营业部,增幅分别为95.27%、53.23%、47.39%;全市系统保费规模超过2000万元的公司由2003年的1个单位增至3个单位,其中三里桥分理处全年实现毛保费收入3898万元、营业部全年实现毛保费收入2800万元、舒城支公司全年实现毛保费收入2121万元。从分险种的情况来看:车险、责任险、两险、货运险、家财险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有责任险增幅80%、家财险增幅74%、车险增幅33%。

  2004年全市系统累计支付赔款7491万元,简单赔付率52.6%,较上年下降了37个百分点;应收保费261万元,应收保费率1.8%;全年营业费用支出1314万元,手续费支出1155万元。都较好地控制在上级下达的计划以内。在过去的一年内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转变观念,效益为先】一年来,全市系统的广大员工牢固树立“效益第一”的意识,坚持“效益为先”的方针,在日常的工作中将“效益”因素放在优先的位置加以考虑,全市系统在政策导向、业务开展、资源配置、费用调节等方面都向经营效益实行倾斜,2004年全市系统累计实现国内口径净利润565万元。从全年的经营情况来看,思想观念的转变为经营效益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建设“三个中心”】2004年全市系统在“三个中心”建设的过程中提供了较大的投入,确保了“三个中心”建设的顺利进行。一是实现“四大集中”,进行了数据清理和数据补录工作;二是加强队伍建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部分人员,充实到“三个中心”,保证了“中心”各项工作的衔接有序和运转稳定;三是实施了查勘定损人员异地交流制度,车险理赔业务实现查勘、定损、核赔、理算的四项统一。

  【车贷清收】2004年全市系统严格按照省分公司关于车贷清收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六安实际情况,本着控制一期、减少二期、狠抓三期、杜绝四期的原则,大力做好车贷清收工作。一是成立机构、配备人员,明确责任、提供保证;二是建立奖惩措施,完善催收制度;三是借助司法力量,追偿恶意逃贷;截止2004年底全市系统累计清收3300余台次,催收逾期金额3400余万元,逾期总额由年初的1557万元降至年底的62万元,较为圆满的完成了全年既定任务。

  【调整车险业务结构,发展非车险业务】结合《道交法》的出台和车险费率调整的契机,全面调整车险业务结构。一是大力发展非营运车辆业务,二是积极发展车险附加型效益险种业务,三是提高部分高风险车辆的承保门槛,四是控制或减少部分高风险车辆的承保业务,截止2004年底全市系统非营运车辆业务占比达20%,效益型附加险种的业务占比达13.65%。启动“非车险业务工程”,结合上级的各项竞争活动,对非车险业务进行大力拓展。各分支机构也将具体指标明确到人,同时建立激励措施,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截止2004年底全市系统累计实现非车险保费收入1173万元,同比增长163万元,增幅16%,其中家财险、责任险、“两险”业务增幅较快。

  【薪酬改革】这次薪酬改革工作牵涉到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为了确保薪酬改革的顺利进行,保证薪改期间员工队伍的情绪稳定,经过认真细致的前期准备和紧张有序的组织实施。薪酬改革工作在全市系统范围内达到较为平稳过渡。

  这次薪酬改革工作坚持了以岗位定薪酬、以责任定薪酬、以业绩定薪酬的原则,建立了以岗位评估为基础、以业绩考核为依据、符合市场要求的薪酬分配制度,净化了收入渠道,拉开了收入差距,迈出了市场化、规范化、货币化改革的第一步。

  【提高服务质量】做好“7·8”风雹灾害的理赔工作。2004年,霍山境内的部分地区遭受龙卷风、冰雹袭击,保险财产损失严重。有关单位从容应付、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较好地完成了自然灾害定损理赔工作任务,受到了广大保户的赞誉,赢得了较好社会效应;加大客户回访力度。除部分支公司召开联席会议,认真听取广大保户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以外,“95518”专线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定期对广大保户进行抽样回访,在回访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发和帮助,这对于我们提高服务质量,赢得客户信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审稿陈发新撰稿赵冰)

人寿保险


  2004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六安分公司实现总保费4.84亿元。其中:期交年计划的127.6%。比去年同期增长1.4亿元。其中:期交新单保费完成7078.83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4.17%,达成率位居全省第一。短险保费完成2242万元。完成年计划111%,中介业务完成1463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43.44%,完成续期保费达到1264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3%,短险综合赔付率为49.38%,控制在省公司要求的范围之内。2004年在县域公司战略和创建亿元县活动的推动下,全市县域公司发展和农村营销服务部的建设上有了新局面,在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末位的情况下,2004年县域公司位次差考核中我市名列全省第一。舒城公司在2004年全省所有申报争创亿元县的公司中以总保费10032万元,期交新单保费1266.4万元,短险保费401万元,提前26天率先达标亿元县公司、开创了全市县域公司的新局面!

  年初公司就确立了全年各阶段的业务发展重点,确保全市工作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针对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出具有强烈吸引力的业务推动方案。2003年12月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外成功上市,使得2004年首季实现“开门红”的意义就非同寻常。为确保“开门红”顺利实现,公司制定了主题为:“拥抱春天一开门红大抽奖暨业务精英表彰大会企划案”。此举大大激发了销售队伍的展业士气,在启动该企划案之前,公司进行了强势宣传,同时加大了新险种的培训力度。自元月1-18日,短短的18天,就以2570万的期交保费,180万元的卡式意外险刷新历史,为为顺利实现“开门红”铺平道路。紧接着二月份推出了:“新三峡、新先锋——春季狂飙”业务竞赛企划案。全市广大业务员在“开门红”期交大会战的胜利激励下,以高昂的展业热情,再次实现期交保费1680万元,至此,一季度共实现期交保费4320万元,完成全年期交新单计划任务6200万元的69.6%,为全年期交计划的顺利达成打好了坚实基础。

  七月份又一次掀起“夏季风暴”个险趸交突击战,任务5600万元,在时间紧、任务重,队伍没有得到休整的情况下,全市系统广大员工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再次投入到新一轮的业务突击战中,当月实现趸交保费收入6216万元,超额616万元完成了省公司下达的目标任务,获当月全省保费进度第一名,全省达成率排名第二,期交和个险趸交综合达成率全省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为此赵总专门发来贺电并获得了赵总亲自颁发的二季度流动红旗。

  学平险是我市的一项传统业务,也是短险保费的重要来源。由于“一费制”的全面实行,教育主管部门明文规定学校不得代收保费。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没有自乱阵脚,而是充分利用各支公司现有的城区营销和农村网点队伍,组织开展了一场学平险保卫战。要求各支公司对学平险业务拓展要注意方法,并认真组织好相关业务员的培训,将业务员安排到每一所学校,进行上门收费。由于培训教育得力、组织业密、操作规范,保费到帐比历年都快,9月份当月就实现保费940万元,同比增收160万元。全市在9月中旬提前三个多月就完成了全年短险保费收入任务。中介代理业务是公司争市场份额、上业务规范的重要渠道,也是能否实现2004年业务快速增长的关键,因此分公司在2004年狠抓中介业务,在突出以农行、邮政为主的前提下,抓好工行、建行等渠道的拓展。疏通渠道,上下联动,加强了对邮政储汇局、工行、农行、建行、中行等几家大的兼业代理单位合作与联系,共同制定了代理保险业务的推动计划,联合发文,下达考核指标,制定销售奖励办法,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推动活动,形成了轰轰烈烈地竞赛局面。夯实基础,狠抓专管员队伍建设。省公司的《专管员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专管员的招聘、培训、管理、职级分类、薪金发放等制度。政策到位,坚持不懈地加强与银行邮政机构高层协调,推动其尽早建立相关的考核体系,用制度来保证对柜员的激励。

  由于措施得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保了中介业务迅速发展。截止到11月份,实现保费收入14243.76万元,完成年计划139.64%。成为我市寿险业务一个的增长点。通过发展中介业务,公司赢得了市场份额,树立了公司的品牌和扩大了公司的美誉度。公司分别于3月1日和8月24日两次召开农村网点现场建设会,促强扶弱。为进一步规范农村营销服务部的建设促进农村营销服务部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分公司根据省公司的推动方案精神,制定和出台了《2004年农村营销服务部建设考核实施办法》,坚持以“促强扶弱、分级提高、做大做强”的指导思想,对签约的各级服务部加大追踪、辅导和支援力度,对各营销服务严格执行“二板一栏”和“六簿”等制度,采取驻村业务员、专兼职收展员等方法,做好农村寿险服务工作,保证农村营销服务部的各项建设扎实、稳健推进。使服务部的各项建设在“创新达标”竞赛中不断迈上新台阶。

  【运营管理】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工作会议精神,将续期收展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部署到县域公司工作中。把三个百分百回访、续收率、失效率作为各支公司经营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各支公司经理的绩效工资挂钩。为了体现分公司对续期工作的高度重视,由分公司统一向各支公司配发了专供回访的录音电话,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以往我公司客服部,除理赔、客户投诉咨询、“95519”回访由该部管理外,保全工作仍由业务处理中心负责,续收保费也由各支公司单位自行管理,管理的模式也各不相同,加之六安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在全市十七个市中,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居民储蓄余额三个重要经济指标,六安均排在最后一位。因此公司以分散型期交业务比重大,且各县有众多的人员常年在外打工,故而造成续收难、续收率低下,失效保单存量过大。为尽快扭转这一局面,依据省公司出台的《收展员管理办法》,明确全市续收管理归属客服部负责,并将全年的应收续收任务逐月下达至各展业单位,然后制定了全市统一的续收考核办法,及时进行追踪。

  从狠抓三个回访和清理失效保单为突破口,先后下发了《六安分公司客户回访考核办法》、《2004年客户服务管理工作质量考核评比方法的通知》、《一季度失效保单清理工作的通知》、《二季度续收和失效保单清收企划案》等考核办法,其间设计了多种报表随时提醒加以追踪。各县紧密围绕分公司的部署贯彻执行,想尽一切办法,采取各种措施,加大续期的工作力度,尤其是舒城支公司在创建亿元县活动中,更是注重续收工作,为达成亿元县目标凸显成效。分公司营销部、金安支公司还将续收任务纳入到了业务推动方案之中,对提高续收率起到了促进作用。全市客户服务中三项回访也都有所进步。在回访工作上,分公司营销部工作做的较细,通过他们艰苦细致的工作,避免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效果明显。舒城公司失效保单的复效率达41.04%。大大超过了市公司的要求。理赔工作得到了各单位经理室的进一步重视,有效地挤压了水份,控制了赔付率,意外险赔付率同比下降67.78个百分点。通过经过公司上下的一致努力,彻底扭转了以往续收率低和回访工作不到位的被动局面,提高了理赔的质量和效益,维护了投保人和公司的双方权益。今年上半年在全省失效保单清收竞赛中获得省公司的达标奖励。续收率由以往以全省排名倒数跃升为目前全省第二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各支公司在客户服务上均能立足高标准,严要求。一线的员工本着中国人寿“主动、热情、快速、优质、周到”的十字原则,努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高效服务。

  (审稿陈仁全撰稿吴琼)

  泰康保险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系1996年8月22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人寿保险公司,公司总部设在北京。2004年泰康人寿发行13亿交级债券,成为国内保险业首家发行次级债券的企业,泰康人寿资本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3年底,泰康人寿正式进驻六安市场,现在已经有员工600多名,并开设了舒城、霍邱、霍山3家营销服务部。截至2005年8月,全市共收保费4627.13万元,其中个险新单保费完成1470.32万元,银行代理保费3108.03万元,团险保费完成48.78万元;另外2004年全市大病救助医疗300万元也由该公司承保。

  【一张保单保全家】2002年,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融合国际最新技术,在保险业内率先推出“泰康家庭保障计划”,实现了“一张保单保全家”,从一对一的个人营销方式转变为对整个家庭的现代销售方式,满足了工薪白领阶层对家庭价值的追求。2005年4月泰康人寿推出《爱家之约2005》升级版,升级后的产品增加了新险种,扩大了缴费期限,增加了灵活性,强化了保障功能,实现了产品形态从保险套餐——保险自助餐——保险超市的升级过程,可以满足不同家庭对保险的需求,受到了工薪白领人群的极大欢迎。

  【客户服务】2002年,泰康人寿首倡青春、健康、时尚、充满活力的工薪白领人群的现代消费观、生活观和家庭价值观,致力于以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使每个家庭都可享受到健康、幸福、美满的新生活。同期泰康人寿全面推出泰康新生活广场,形成四位一体的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互动式综合服务体系,包括:“泰康新生活广场门店”、“泰康新生活广场电话-95522”、“泰康新生活广场网络—WW.taikang.com”以及“朝气蓬勃、健康向上、专业诚信的员工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