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详细内容

社区“刘管家”如何为居民管好“家”?——金安区清水河街道刘园社区“刘管家”党建品牌赋能基层治理

编辑:吕梁 来源:皖西日报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8-24 10:07:36 【字体:

  “您好,我是您的‘刘管家’,有什么需要帮助吗?”

  在金安区清水河街道刘园社区,这句温暖的问候早已融入居民日常。“刘管家”不是某个人的专属称谓,而是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打造的服务品牌,更是居民心中“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代名词。近年来,社区深耕“刘管家”品牌,围绕“管”字做文章,推动基层治理从“单向管理”转向“多元共治”,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服务”,用一件件民生实事勾勒出基层治理的温暖图景。

  “管”好急难愁盼——从“问题上墙”到“回音响亮”

  “以前从23栋楼楼下走,总怕楼上扔东西,现在安了高空抛物摄像头,总算能放心路过了!”提起小区的变化,居民巴永苗感慨道。而就在今年5月,这个频繁困扰居民的高空抛物问题,还醒目地贴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问题墙”上。

  “基层治理的核心,就是‘管’好群众的柴米油盐、急难愁盼。”刘园社区党总支书记黄纯站在“问题墙”前介绍,墙上贴满了居民反映的诉求:“地下车库卫生欠佳”“充电桩不足”“广场舞噪音扰民”……每一条都标注着反映时间,隔壁的“回音壁”上则对应着整改结果和居民反馈。居民王阿姨是“问题墙”的常客,她曾反映小区绿化带杂草丛生,三天后就看到物业组织清理,“回音壁”上还附了整改前后的对比照片,“这种‘看得见的治理’,让我们觉得声音真能被听见。”

  为实现“问题有回应、事事有着落”,社区创新建立“问题上墙+回音响亮”机制:通过板凳会、业主接待日等线下渠道,结合小区党支部书记线上“亮身份”收集诉求,以“上级点、自己找、群众提”梳理问题,再分解任务、明确时限,最终将整改成果“晒”出来接受监督。截至目前,“问题墙”台账累计入账121件,已销账120件,回访满意率达99%。“不是简单贴上去就完事,关键在‘管’到底。”黄纯指着民情日志说,比如居民反映车棚不足,社区邀请50余位居民代表建言,最终新增80个带充电桩的车位,每日由物业专人运维。

  “管”出治理合力——从“书记跑腿”到“众人拾柴”

  “张大爷,您反映的3栋2单元路灯不亮问题,我们已协调物业更换了LED光源。”在刘园社区每月一次的“书记茶话会”上,黄纯正拿着笔记本反馈问题处理结果。茶香袅袅中,20多位居民围坐畅谈,从宠物粪便清理聊到电动车停放,气氛热闹温馨。居民陈刚是茶话会的“老常客”,他曾提议增设宠物拾便箱,次月就安装到位,“这种‘聊天式办公’,把我们的‘吐槽’变成了治理‘金点子’。”

  “茶话会不是摆样子,是真能解决问题。”黄纯介绍,活动前社区会提前收集热点,邀请物业、城管等相关人员列席,当场能解决的立即回应,复杂问题则纳入清单限时办理。截至目前,“书记茶话会”已收集有效建议87条,并转化为“增设老年助餐点”“规范夜市经营”等13个治理项目。

  治理合力更藏在楼栋间的“红色身影”里。社区每栋楼都有“红色先锋楼栋长”,他们佩戴党员徽章,既是政策宣传员也是矛盾调解员。发能·海心沙小区13栋楼楼栋长吴传福就曾牵头解决电梯频繁出现故障问题,“一边安抚居民,一边联系物业、业委会和维修专家开协调会,最终问题圆满解决。”据统计,“红色先锋楼栋长”组建以来,楼栋长们累计收集意见建议21条,解决电梯故障、邻里纠纷等问题22个,让治理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

  “管”暖全龄生活——从“基本保障”到“品质服务”

  “奶奶,您看我画的全家福!”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童心绘画室”里,7岁的乐乐举着画作展示;一旁的“漂流书屋”里,几位老人戴着老花镜读报纸;不远处的老年学校,葫芦丝演奏声悠扬动听……这是刘园社区“全龄友好服务”的日常一幕。

  “‘刘管家’的‘管’,既要解决急事,更要照顾到每个人的生活需求。”社区工作人员杨洋介绍,社区围绕“幼有所育、青有所创、老有所养”,打造系列特色服务场景:针对儿童开设书法课、读书分享会;针对老人开设太极班、戏曲红歌队,老年助餐点还推出“健康套餐”;针对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映山红党群驿站”提供免费充电、热水供应等服务。

  商圈和谐也是“刘管家”关注的重点。去年,社区在海心沙商圈成立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由社区工作者、律师和商户代表组成调解队。“有一次,商户和员工因工资起纠纷,我们请双方坐下来谈,既讲法律又讲人情,最终握手言和。”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小李说,截至目前已处理欠薪纠纷、消费投诉等26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从“问题墙”上的民生清单,到茶话会上的你言我语,从楼栋里的“红色身影”,到全龄段的暖心服务,刘园社区的“刘管家”们始终围绕“管”字深耕细作。“管的是民生痛点,理的是治理堵点,暖的是民心焦点。”黄纯说,下一步,社区将继续擦亮“刘管家”品牌,让“有困难找管家”成为居民最踏实的依靠,用细致服务持续绘就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记者 宋金婷 杨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