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三十七期>走近经典

最好是鲁迅

河西校区高三(19) 郭振徽

  如果给“经典”下一个简单的定义的话,我认为这句英国谚语——“说不完的莎士比亚”是最合适不过的。详细而简单地说,经典要具备“隽永的主题”、“入木三分的深度”和“绝顶的艺术性”这三个要素。而我认为现代中国文学史中没有人的作品能比鲁迅的更符合经典的条件。

  谈中国现代文学没有人是可以绕开鲁迅的,他的《狂人日记》揭开了中国白话文学灿烂的开端。其流传到后世的文章很多都对今天中国现代人的语言、文字习惯有深刻影响,诸如“捧杀”、“不吝赐教”等词都来源于他。他对中国人劣根性的挖掘更是彻底,甚至有人说他“把今天中国人想要骂的东西早已骂了个遍”。其作品影响更是走出国门,在日本成为一门显学,日本作家太宰治甚至为他写过一篇纪传体小说《惜别》。其影响于后世、于世界可见一斑。这种影响力自然不是空穴来风,其作品名副其实的优越使它们成为经典,这也正是今天我们应该读一下他的作品的原因。

  鲁迅自身的精神品质也是人们应该学习的。他本人是一个“孤独者”,为着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彷徨”。他深知在救国这片“莽原”上自己从来不是那种振臂一挥,便英雄云集的大人物。但为了民族前途,他仍然愿意化作那束“白光”,化作那冲破“长城”的力量,发出那一声“呐喊”。然而这个狂人有时也会为了“一件小事”而感触良多。他会为“头发”写一篇故事,他也会为了“在酒楼上”同自己一样的多余的人打抱不平,他的作品里有“故乡”有“社戏”,还有“风筝”,总之他又亲民得很。虽然他把中国比作一座不透气的房子,但他还是会说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与我有关”这样的话。他一定是恨那个中国的,但他闭上眼睛的前一刻,心里一定满满的是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祝福”。

  一个民族如果不知道自我批判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读鲁迅;一个民族的青年,如果不知责任、不懂爱国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读鲁迅;一个民族的青年的内心中,如果没有对祖国的历史的敬重,对前辈们的感激是万万不行的——所以我们读鲁迅……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很多年前的一项调查,有人在网上统计了人们心中对于影响中国最大的人物的认识。韩寒、郭敬明、鲁迅都在榜上,结果鲁迅竟然惨败了。我认为这是令人费解甚至痛心的,也是我们今天要读鲁迅的重要原因之一。

  只给我一本书的话,我希望是鲁迅的——最好是鲁迅的。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20-12-15 16:52:50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