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三十期>高考攻略/教研阵地

培养高考素养 挖掘课本内涵

语文组   方静静

 

有幸去参加了安徽高中教科研联盟“同课异构”的交流活动,分别听了阜阳二中李向慧、宣城二中彭利和合肥六中刘海波三位老师的课,感触良多,深受启发。

  三位教师同时执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子路、曾 、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

  李老师的课充满青春气息。她首先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而歌进行情景导入,一下就吸引了学生;接着走近先贤,通过介绍孔子与学生的年龄引出了中国之礼——“长幼有别,尊卑有序”,并介绍了相关的文学常识;在整体把握了课文内容后,和学生一起进行了情境表演,在表演中让学生们更深刻地体会“四子”的个性和他们不同的志向;然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为什么孔子说“吾与点也”,引出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最后拓展延伸,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志向,并劝勉学生要立志,立礼,从而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彭老师的课则让人充分感受到了文学之美。她开篇通过“侍坐”二字进行题解,由孔子对学生的称呼凸显“礼”的文化;让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了解“四子”的志向;接着合作探究,得出“孔子与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的结论;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孔子为何“喟然”,以及暮春天寒“浴乎沂”的不合理之处;最后在“强国”“富民”“礼治”三足鼎起“太平盛世”的创意板书中结束全课。

  刘老师的课对课本进行了深度挖掘。学生在齐读和自由诵读后,整体把握“四子”志向,重点看孔子的不同反应,总结为“哂、默、默、与”,并探究原因,得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结论,并引出“四子”对礼的不同态度:子路重武而轻礼,冉有足民而待礼,公西华为小礼而舍大礼,曾皙“异乎三子”,通过对比四人在言志时的语言:“三子”言志都是强调“我怎么样”,而曾皙是畅想“我们怎样”,突出曾皙的仁德之礼;接着让学生们找一找文章中还蕴含了哪些礼,并联系生活,谈一谈生活之礼;最后总结,两千年前的孔子那一堂课是一堂谈志、谈礼、传礼的课,而今天的我们也要将“礼”传承下去。

  语文学科素养是指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而从今天的这三节课中,李老师的“人”字显志,彭老师的“鼎”字卒章,刘老师的“礼”承而终,让我真正看到了在课堂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李老师的课堂情景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并通过表演提高了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彭老师对孔子“喟然长叹”的探究引人深思,在阅读文本时,我们强调知人论世,结合孔子的时代背景,我们了解孔子正处于春秋末期,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他的一个学生构建了这样一幅和乐安逸的春日游玩图,展现了孔子心中的太平盛世,但现实中这样的生活又是如此难以实现,如何不让孔子深深地叹息啊。彭老师还提出了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也困扰我许久,“说《论》之家,以为浴者,浴沂水中也,风干身也。周之四月,正岁二月也,尚寒,安得浴而风干身?”,原来“浴乎沂,涉沂水也,象龙之从水中出也。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馈,咏歌而祭也”。将“浴乎沂,风乎舞雩”解释为一场祭祀的礼仪活动,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刘老师则深入挖掘课本,扣住“我”与“我们”的区别,“三子”的“我”,论述的都是“显己之礼”,而曾皙的“我们”,论述的则是“克己之礼”,孔子曾经说过“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曾皙的“礼”是真正的平天下之礼。彭老师和刘老师更注重思维的深度和对文本审美的理解,而三位老师都探讨了“礼”,将“礼”字充分解读,体现了文化的传承。

  三位老师在教学中将语文的核心素养融会贯通,在课堂之上真的做到了“润物细无声”,也给我以启示:以后在课堂上要注重文本的开掘,培养学生朗诵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会语文之美,提高思维深度,感受文化厚重底蕴,自觉传承中华文化。

(陈世宏老师 编校)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8-11-29 10:02:35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