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4) 孟晶晶
日月,星辰,旷野雨落;山川,江流,烟袅湖泊。
——题记
遇诗歌前,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遇诗歌后,山成了崇丘,水流成了清淼。一首诗,一句词,引人无限的遐想。
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将我带到了这泰山之上,俯瞰万物,仿佛世间的一切都是那么微不足道。与云齐肩,感受着苍生尽在脚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把我拉到了大唐边塞,与诗人共赏黄昏之景——浩瀚的沙海中有烽火之烟冉冉升起,而黄河边上依偎着红晕的圆日。
还有那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又带我到了川水之边,激流产生的水雾扑面而来,内里夹杂着水的清香。真可谓“危乎高哉”!高得让李白直呼“三千尺,落九天”。舟中,我与李白同饮,共话人间。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哼着曲,泛着舟;“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端着茶,望远方;未了,晏殊踱着步,唱着调“小园香径独徘徊。”一首首诗点缀着中华五千年文明。
时间的长河流向了现代。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诗,总是在诉说着什么,留念?惜别?还是感伤?应该都有吧。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它们替诗人鸣不平,诉不公,时代造就了他们,他们也装点了时代。
在孤灯相伴的夜晚,读孔孟言,悟李杜诗,品刘墉文,赏清玄章,感悟诗歌之纯美,悟得人生真谛。
诗歌中的意蕴哲理激励着我,质朴的语言安抚我躁动的心,那活泼的文字驱散我心中的阴霾,诗歌就是如此美妙,将人带进非凡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