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三十九期>教研阵地

即物达情 托物言志

——解读闻一多《红烛》、雪莱《致云雀》

语文组 徐礼诚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激扬”第2课收录了四首现代诗,其中两首以物象为题:闻一多的《红烛》和雪莱的《致云雀》。二诗的构思及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咏物诗如出一辙,教学时可依照传统咏物诗的欣赏路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鉴赏,以教会学生读懂这一类的诗歌。

咏物诗一般都会从物象的某个或某几个形象特征着眼进行具体描绘,因此在阅读时要注意诗人具体是从哪些角度去状物的,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绪情感。同时,咏物诗表面上以物为中心,实际上在构思过程中常暗指着人的性情、品格、理想等,渗透着诗人对自我或他人的期许,即由物及人,托外物以言己志。故而阅读这类诗歌,应在诗人对物象的咏叹、评价中体察、探寻其真实心志,理解诗歌主旨。

一、透析物象,细察咏物的角度

《红烛》以红烛为核心意象,诗共9节,另有一题记。细玩诗意,诗歌的十个部分中首尾均为引语。题记“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诗,表现了追求理想的坚忍,这是闻一多关于红烛思考的起点或触发点。第9节“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出自曾国藩的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表现了不计回报、一心奉献的精神,这是诗人思考和联想的终点。

主体部分的8节是围绕红烛展开的观察、联想与抒情,可分为三个角度。第1节为第一个角度“红”,诗人从红烛的外在颜色开始咏叹,将其红色来比诗人的赤心,赋予人、物以真诚的态度。第2至4节为第二个角度“烧”,表现红烛燃烧自己创造光明的奉献精神,鼓励红烛要为警醒世人、解放社会而不断燃烧。第5至8节为第三个角度“泪”,由其不停地留下蜡油而猜测红烛会因此获得慰藉和快乐,表现了红烛的乐于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这种人生境界较之前一部分有了更高的升华。全诗主要依照红—烧—泪三个观察角度进行描写和联想,所思所想由外而内,层层深入,可谓体物至微!

《致云雀》以云雀为核心意象,全诗21节,除首尾两节表达对云雀的赞叹和仰慕外,主体部分从飞—鸣—心三个观察、思考的角度描写云雀的啼鸣。

2至6节为第一个角度“飞”,表现云雀飞鸣的姿态。云雀的生物特性是飞到一定高度才会鸣叫,雪莱便由此入手,先分三节分别描写它起飞、飞翔、飞远的一系列连贯自由的动作。第5至6节在云雀的身影逐渐消失后,依然可以感觉到它飞鸣的声音响彻天际,这时云雀虽不可见,但可以感知它仍旧是在飞鸣的。

7至12节为第二个角度“鸣”,诗人将其鸣叫称作乐曲,表现啼鸣的优美。第7节总评其声音美似乐曲,并试图将其优美的啼鸣表现出来。第8至11节分别用诗人的诗韵、少女的情歌、萤火虫的流光、玫瑰的芳菲来类比云雀的乐曲,诗人调动了听觉、视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描摹其鸣声之美。第12节用草地等清新的意象与云雀的啼鸣作对比,突出强调最美的还是云雀的歌声。

13至20节为第三个角度“心”,诗人对云雀乐曲般的啼鸣不断追问,探究其音声美妙的思想源泉。第13节提出疑问,渴望了解云雀的真实心绪。第14节将云雀乐曲与人类的合唱、欢歌对比,突出其思想深刻。第15节再度发问,诗人觉察到云雀心有所恋,却不知它眷恋着何方何物。第16至17节赞叹云雀单纯真切,对爱要求得纯粹,对死理解得深刻。第18至19节再次将云雀与人类对比,诗人意识到人类因思虑复杂而始终悲苦。第20节与之前的咏叹照应,赞叹云雀乐曲的美妙、精神的丰盈,并由此得出结论:云雀飞鸣的欢快源自其“鄙弃尘土”。

二、体会韵律,感受流动的情绪

回环的章节与错落的结构使两首长诗都具备了音乐的节奏美,吸引读者在流动的韵律中感受诗人情绪的变化。读者只有伴随着诗人的情绪起伏流动,才能获得最真切的阅读体验。

《红烛》的每一节都以“红烛啊!”开始咏叹,呼告手法的运用使得诗人可以直接抒发对红烛的感情,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感染力。第1至2节“可是一般颜色?”“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的两次设问表现了诗人的犹豫迷惑,他吞吞吐吐地询问红烛,试图理解红烛的生命价值。第3节“不误,不误!”斩钉截铁地作出强调,似乎突然明白了红烛的天然使命。接着第4节感情由此沸腾,呈现出由抑而扬的情绪发展。

5节因为红烛流泪而情绪重又回落。第6节诗人再次尝试去理解红烛的困境,当他想到红烛是因为残风侵袭而着急流泪后,心情持续低落。第7节起诗人从更高的生命境界去推测红烛的心态,进而获得了人生的启示,至此诗歌情绪第二次由抑而扬。整首诗在困惑—理解并鼓励—困惑—理解并赞赏的情绪起伏中,逐渐达至健康饱满的状态。

《致云雀》同样具有相似的情绪波动。第1节起诗人即被云雀的欢乐所感染,忍不住怀着欣赏的心情对其赞美。在第1至6节中,诗人虽然尽力描摹云雀作为飞鸟形象的欢快飞鸣,但也隐约感觉“你似乎从不是飞禽”。这种主观性极强的投射正是因为对云雀怀有极度的迷恋和欣赏,也因此才更想探究它的本质属性,以便更好地接近它,模仿它。至第7节,诗人沮丧地承认“我们不知,你是什么”,他努力从天地间的人声到物色中寻找能与云雀欢歌相通的物象。可是愈是喜爱,就愈被疏远;愈想亲近,就愈感陌生。第8节至12节,诗人陶醉于云雀的啼鸣,又苦恼地发觉自己过去所知道的一切,“全都不及你的音乐”。

即便诗人调动了过去生活中积累的所有感官经验,也没能重现云雀鸣声的优美,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云雀的进一步探寻,从中可见诗人对云雀的迷恋之深,也因此保持了诗歌感情的延续。第13节时他开始追问,在外显的优美歌声之中,云雀的内心会有“什么甜美的思绪”。这么一想,诗歌便更倾向于从人格化的角度理解云雀,也就不自觉地反复将云雀和人类作出比较。之前围绕“飞”和“鸣”展开的联想和抒情虽然有意去模糊云雀作为鸟的形象,但是并没有绝对抛开其外在特征;而此时深入云雀内心,已完全将关注的重心由它自由的飞翔和欢乐的鸣唱转为深藏于心的自由和欢乐。终而,在第19至21节诗人认清,人类还达不到云雀那样远离尘土、摆脱混乱现实的纯粹快乐;同时也意识到,即使做不到,也仍要苦苦追求,哪怕只能拥有一半云雀“熟知的欢欣”,我也将唱出“和谐、炽热的激情”,因此在卒章处诗人抑郁的心情又为之一振。

三、探究心志,理解诗歌的主旨

《红烛》的同题诗集在国内出版时,闻一多尚寄居美国。大概也正是因为身处异域,诗人在这一时期再去阅读中国传统诗歌,回想过往生活,并亲历西方对自己的轻蔑,对祖国的热爱便更加炽热了。《孟子》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闻一多生于1899年,1910年前往武昌就读高等小学,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年幼的他亲身感受到武昌起义的影响,思想上受到了极大触动。1912年他考取清华,并在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中承担宣传等工作。1922年,闻一多前往美国留学,见识了异域的发达,更深感祖国的衰败混乱。可以说青少年时期在武昌起义、五四运动等伟大事件中接受的熏陶教育,让闻一多牢牢坚守了一心为国的赤子之心。

闻一多在诗中对着燃烧的红烛呐喊,“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正是在剖白自己的心迹,要用燃烧自己的方式使世人警醒、昂扬、自由。当时他在辗转美国各州求学的同时,加入了爱国学生团体“大江会”,并通过排演戏剧等进步活动团结爱国人士、宣传中国精神,后又成立“中华戏剧改进社”,力图通过“国剧运动”来振兴中华。无产阶级革命家萧楚女后来曾将这截燃烧的红烛借来,做过一段更直白的表述。他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和黄埔军校授课时曾说:

同学们,你们想蜡烛不是能放光明吗?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闻一多不仅从外在状态上觉察到红烛燃烧发光的奉献使命,更深入红烛内心,从它的流泪认识到红烛这样做能够“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把这种牺牲理解为心甘情愿。因为要创造光明,所以蜡烛要不断燃烧,滴滴红泪让自己化为灰烬。作为身先士卒的民主斗士,闻一多以“烧蜡成灰”点亮世界的红烛自许,为旧中国的有志青年做出了榜样,也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认清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人生价值就实现于这种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正如雷锋同志所言:

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致云雀》定稿于1820年,雪莱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期。他早年本是沿着其他贵族子弟的成长路线,在伊顿中学、牛津大学接受教育,但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社会现状给了他更深刻的教育。他见识到了英国人民贫苦悲惨的生活,开始思考社会进步的出路。随着他对政府、君主制和基督教的批判日趋激烈,受到的迫害也愈发疯狂,诗人不得不在1918年全家移居意大利。恩格斯称雪莱为“天才的预言家”,爱琳诺·马克思也回忆说父亲认为雪莱是“革命家”,因为雪莱在用诗文与罪恶的阶级压迫作斗争,他预见、期盼着工人阶级的奋起反抗。《致云雀》中诗人热情歌颂云雀,与其说他是在歆慕云雀自由的飞翔和欢快的鸣唱,不如认为他是被飞翔的自由和鸣唱的欢快所打动,要躬亲追求这种自由和欢快。

约在《致云雀》前一年,雪莱创作了著名的《西风颂》,赞美除旧布新的历史规律。同一时期,他还完成了一批更加尖锐激烈的诗作,毫无保留地表达了他的斗争精神。如:

  英国人民呵,何必为地主而耕?

  他们一直把你们当作贱种!

  何必为你们的昏暴的君王

  辛勤地纺织他豪富的衣裳?

  ——《给英国人民的歌》,1819

  暴政高高在上;而下面,

  被尊奉的是奴主,另一种邪恶;

  就往这疫疠的毒氛间

  暴吏和教士驱逐着惊吓的人群:

  他们呵,因为只贪鲜血和金银,

  污垢早已积满了他们的魂灵。

  ——《自由颂》,1820

在《致云雀》的后几节中,诗人不断地由云雀自由、快乐的生活想到人间社会的复杂、悲哀,最后一节更是明确表示,希望云雀将这种自由和欢快教给自己,再由自己传播到全社会的人民。如果从雪莱这一时期的诗群中去定位《致云雀》的主旨坐标,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诗人想要学来云雀的乐观精神,为实现人类社会的自由而不屈斗争。

(陈世宏老师 编审)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22-08-17 09:52:14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