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1) 杨彦
“呼!”“好冷的天!”一阵白气从口中升起,我紧搓着双手在上学路上移动。早晨五点半离开家门,这是农村小学孩子们的必修课。而此时镇上也只有零星的早点铺里有些许炊烟,一些赶长途的客人、司机则会聚在一些面馆里吃得热气腾腾,那满足的神情和调侃发出的阵阵笑声就能冲散未来一天的疲惫。学生们则是包子铺的常客,一个肉包和豆腐包,再搭上一碗豆浆,神仙也不过如此了吧。
不过在这样的“四九”天,连手都不愿意从口袋里“爬”出来的我更喜欢另一种街头美食——烤红薯,也有的地方叫烤芋头、烤山芋。在如此寒冷的冬天中,只要在学校大门口售卖这种美食,生意一定不会差,毕竟有哪个人会放弃一个可以焐手一直到早读下的机会呢?
当红薯的温度在温暖你的双手时,请注意保护好你的皮肤,可不要乐极生悲呦!当教室的温度在众人的“烘抬”下缓缓上升时,你的红薯芯中的那份热也逐渐褪去,而这时也就是你真正享受它的时候。小时的我异常“厌”(淘气),在老师的目光下一口又一口地偷吃掉整个红薯时,那份紧张和激动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假如我有一架相机,抓拍早上校门前那一辆装有火炉的三轮车时,想象一下:一位老人和蔼地将一份烤得流糖水的红薯递给一位兴奋的孩子,而几位学生挤油渣似的蹲在墙角,手里捧着一支红薯,旁边几个没吃早饭的孩子投来的羡慕的目光,这应该是一幅好照片。
小时候寒假在村子里过的,一些贫土里堆满了稻糠,点燃它们,在火焰逐渐熄灭时,将几个大红薯丢进去,凭借余温将它们烤熟。这样烤出来的红薯如撕心裂肺般裂开,焦糊的外衣反而不是缺点,焦香味、芋香味、甘甜味混杂,香气足以冲进心间,甜亦可以甜在心头。你的嘴会一次又一次以身犯险,但好吃才是硬道理。
著此文,怀过去,作打油诗一首:
缺肥乏水贫乡里,田埂里头出奇迹。
青苗寸寸翠欲滴,红薯块块惹人喜。
蒸炸烤煮有千味,香甜可口消万愁。
念君勿忘家乡情,思时红薯烤一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