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十六期>园圃拾粹

当今社会的留守儿童现状

艺术组    章茜

 

当今社会上有这样一群可怜的孩子,当他们还在襁褓里嗷嗷待哺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就为了生计远离家乡,去往遥远的城市打工。还有一群孩子,他们还没有长大,没有成年,正需要陪伴关心的时候,父母就为了生活离开了他们。平时,这些孩子只能通过电话、信件、汇款等过程感受父母给予的那一点点摸不到也看不见的温暖。

  两年前我有幸跟随六安电视台去了大别山腹地金寨县。短短几天,让我有了很多从未有过的感想。

  金寨县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贫困县,这里的好多村庄都在大山深处,非常偏远,非常贫困。因此村庄里的人们大多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来谋求生计养家糊口。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父亲母亲出门打工以后,这些孩子却留在了家里,他们像山上的荒草一样地成长,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良好的教育,他们大部分都是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住在一起,还有些孩子甚至和亲戚、朋友、邻居住在一起。我对这些孩子做了针对性的调查,我问所有的孩子同样的问题“你们现在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大部分的孩子回答我的都是同样的内容:“我想爸爸妈妈了!”,“我都不记得爸爸妈妈长什么样了……”这些答案让我看到了这些孩子对父爱母爱的渴望,他们多希望父母能回到他们身边,多希望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可是他们的父母却不知,他们不在孩子身边给这些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以后,与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又少,根本达不到作为监护人的要求,而孩子的现实监护人大多是爷爷奶奶,这种隔代教育往往不尽如人意,最终导致了留守儿童出现“亲情饥渴”的情况,而且这些孩子或多或少出现了心理、性格各方面的偏差。

从这些留守儿童中我发现以下几点问题:

  一、缺乏亲情和关爱

  亲情的关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期,他们开始对人际交往、自身变化等各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同时各方面的烦恼、困惑、不解、矛盾也接踵而来,他们需要正确的引导、亲情的关心和诉说的渠道,父母无疑是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可是他们的父母此时都在外地打工,一年,甚至几年才能见上一面,靠着稀少的电话和信件已经无法维系跟孩子那遥远的亲情,他们没有办法倾听孩子的烦恼,没有办法和孩子沟通思想,更不足以给孩子足够的关爱。曾经一个10岁的孩子和我说,他已经几年没有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他连父母的样子都已经记不得了,也谈不上想念了。这些孩子虽然嘴上说不想念,其实心里非常渴望家庭的温暖,他们已经出现性格孤僻,胆小不愿与人亲近的问题,他们回答你的问题的时候往往声音非常小,而且不敢抬头,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一定会产生缺陷。

  二、大部分成绩一般

  其实在农村或是在山区,孩子们渴望学习的热情高于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们,但是留守儿童的成绩却不容乐观。这大部分是由于孩子的心理原因以及缺乏自觉性而引起的。孩子的天性是爱玩的,很多孩子的学习是靠着父母的督促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可这些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说话往往孩子们听不进去,就导致了无人督促的情况,久而久之会影响到孩子自控力的形成。

  三、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亲很少了解子女心理健康的问题,关注度不高。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连最起码和父母交流沟通的机会都没有,而他们的父母也无暇顾及他们心理上的变化,这对正常成长的孩子身心是极为不利的,很多孩子在青春期遇到感情问题没能正确地对待,没有和父母及时地沟通,最终养成叛逆孤僻的性格,这种性格一旦养成,父母以后想介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的心窗却已经关闭了。所以这一类的孩子常常出现一些心理病症,如悲观消极,感情自闭,自卑,缺乏自信,敏感脆弱,自暴自弃等。

  四、容易受到意外伤害

  孩子在未满18岁之前都是未成年人,父母对其有监护和保护的义务,父母在身边的孩子往往在爸爸妈妈的保护下成长得很安全,可是这些留守儿童,都是未成年人,由于父母亲不在身边对其缺乏保护,常常有意外发生。这些孩子上学的学校往往离家都很远,而且还是崎岖的山路,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遇到紧急特殊的情况也缺乏自救能力,人身安全非常令人担忧。

  五、生活行为习惯较差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对个人生活习惯和自控能力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生活习惯不良,表现为不讲究卫生,不爱洗澡,不勤换衣服,不洗手,而且有部分孩子非常叛逆,不听长辈的话,还会顶撞自己的长辈,我行我素。

  六、监护人自身综合素质偏低

  现如今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都是老年人,这些老年人不仅年纪较大,而且文化层次不高,大多数都是文盲,她们爱这些孩子,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也不能在学习上给孩子以指导和帮助,在教育上还是很古老的方法,往往会给孩子造成较大压力和自卑心理,没有办法和孩子做心灵上真正的沟通。

  以上是我总结的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肯定还有很多我们没有发现的潜在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不容忽视,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归根到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家庭教育意识的淡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启蒙的老师,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终身的一种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行为发展以及智力的发展。在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却外出打工不在身边,由于收入不高也没有固定的居所,所以没有办法把孩子带在身边,从而错过了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这对孩子的身心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有的父母只顾着挣钱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忽视了和孩子情感上的交流,缺少和孩子沟通,也疏于对孩子的管教,造成的结果就是亲情的冷漠,这样的孩子常常缺乏安全感,也缺乏自信。有的父母对于这种情况觉得在感情上亏欠了孩子,那么就在物质上进行弥补,他们的任务只要把钱寄回家,孩子有吃有喝就可以了,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发展不闻不问,其实反倒害了孩子。有些祖辈带孩子存在隔代疼的问题,对孩子们太过于溺爱,主要照顾这些孩子的生活,可是无力担负起孩子品德思想方面的教育,导致的结果是家庭教育等于处在一个真空的状态。

  2、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匮乏

  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把对孩子的教育寄望于学校,而当地的学校实际情况确实困难,有心却无力,他们无法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进行关注和教育,他们没有办法顾及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没办法和家长进行沟通,很难为这些孩子提供针对性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无法给予这些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护。

  3、社会关注度不够

  当今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不高,虽然有一些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建立了一些基金会,但那仅仅是对这些孩子给予了物质上的帮助,可精神和心理上的关心却没有实现。社会上倒是有很多和留守儿童交流的活动,但都是流于表面。

  这次的活动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是让我了解了很多,感受了很多,让我发现还有这样一群孩子需要我们去关心去爱护。作为教师这几天我陪他们玩,给他们带去吃的用的玩的,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样子自己心里却是一阵酸楚,他们是多们渴望关心和爱护,可是我们走了以后谁又来关心这些孩子?在此之后我很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可以一直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资格和权利。我们六安二中有个珍珠班,每年都会去贫困山区招收50名家庭特困成绩特优的学生,免去他们一切学习费用,还补贴他们生活费。这些孩子往往不是留守儿童就是父母有一方去世或残疾,每年暑假我都会跟着学校去招生,把这些“珍珠”从大山里捡出来,看着他们三年在学校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在学习上我是他们的老师,在生活中我也希望成为他们的亲人,尽量地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和关爱,看着他们的笑脸我心里无比欣慰,看着他们考上大学我无比自豪,因为他们是我的学生。

我希望这不仅仅是一篇感想文字,希望会有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可以更多地关注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给他们更多的爱,可以让他们幸福快乐地成长。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5-04-02 16:09:34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