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二十五期>走近经典

自说自话

——读《童言无忌》有感

高二文(8) 朱阳阳

 

去年暑假我看了一篇张爱玲百字多的小散文,竟被其中的简练文字戳中了心脏,不由得引起我深思。文章名叫《童言无忌》。

  文中说道:“小学生下学回来,兴奋地叙述他的见闻……说个无了无休,大人虽懒与于搭碴,也由着他说。”而后张爱玲小姐便说她小时候感到了这种现象,便对于自说自话有了一种禁忌,这使我感触颇深,想到了身边的几种“自说自话”。

  一、有潜力的“自话”幼苗不该被埋没。

  亲戚家的孩子打小活泼懂事,十岁左右,正是思想成长的时期,遇到惊奇的事会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看法。其实她的话是很有道理的,听她说话,我常会受到启发。但我的亲戚却不然,嫌烦,抱怨她“不干正事”“胡思乱想”。有一次,对她家拿不准的事,她说了自己的预测和方法,父母却习惯性地左耳进右耳出,没想到后来事情果真如她所说发展,令人惊讶。这是虽无奈但又值得骄傲的事,可是细想来,我是为此惋惜的。我不知长大了她会不会依然发挥着过人的聪慧,倘若会,那么真是幸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受这样残酷的教育;倘若不会,可惜我国的未来不知又会失去多少伟人……

  二、过分的“自话”让人无奈。

  经历沧桑,饱经风霜的老人,本是各代人中最有权威与话语权的,却普遍在意料之中地,受到的待遇与孩童大同小异。其中的原因大家似乎心照不宣。我姥姥几年前还很勤劳能干,遇人总是明朗的笑,浅浅的皱纹中堆满了亲和的力量。而现在,嘴角常向下,总是从早晨起来便絮叨生活中的事、外人的事(多半是闲聊听来的);看安徽电视的百姓家常津津有味,不停地念叨。仔细听去,我却发现她说的常与新闻完全不符,不合乎事实常理——自己错误的理解。我们曾尽力与她交谈,她停下来,眼睛放空地盯着电视,似乎在听,又似乎不在听。我们话音未落,她却马上紧接着上次没说完的话继续说,陈芝麻烂谷子喋喋不休。莫名的难过和不解充满心头。是文化问题吗?不绝对是。老人们,普遍地无论年轻时如何,老时总逃脱不了这种命运,渴望关注和爱,却以自己的行动将子女拒之门外,让人悲哀和心疼。

  三、年轻却不敢“自话”,愚蠢。

  步入社会,人与人便显出了不同。有人倒是敢说话,可是太过张扬,瞬间被社会劈头的浪打散在汪洋中。于是后来的青年心中的火苗被硬生生浇灭,鲜有人再敢“自话”了,察言观色、谦逊隐忍是好的,但更好的探索创新却丢了,随着热血一起。爬上了高处,有了“自说自话”的机会,却依然“努力做人”,人云亦云,唯唯诺诺。这样到老么?社会鲜活的力量渐渐盖满灰尘,宁愿在土里结果,也不愿在空气中开花。这不是愚蠢,又是什么呢?

  要在世界上活过,连“自话”都不敢说,人生的洪流终究会从头顶漫过的。

  鲁迅先生,在那样一个麻木不仁的时代,敢于自说自话,为敲醒沉睡的中国百姓,在风雨中勇敢起身,期待明日的骄阳。清雅高傲的张爱玲小姐也在写作中有着隐秘却深刻地“自说自话”,甚至写下了一个悟得极佳的句子:“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此外再多给他们一点别的;作者可以尽量给他所能给的,读者尽量拿他所能拿的。”世纪老人文化巨人巴金,“爱”字贯穿全生,因心中感情充盈不枯竭,自说自话,给我们展现他经历的艰难岁月与人性美好。

  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不至于被人讨厌,甚至赢得尊重与掌声,是应该的,是很幸运的。但是,我们并不是他们。如天地间知了一般,咿咿呀呀,自己说了痛快,不必兼顾别人,才有这个聒噪的世界。不过分的自说自话是可以被接受的;有个性与意义地自说自话是值得被倾听与尊重的。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了解最多的不是自己又能是谁呢?

  既然无人一定要听,我为什么要说呢?因为有想法,因为对外界有意义,因为机会很宝贵。说了,总会有谁听到的。众人,愿听便来;不愿听,那便更没有顾忌了。

(指导老师:蔡志芳)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7-07-19 15:53:26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