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校区语文组 刘秀娟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安徽省语文高考阅卷的工作。这是一份责任重大、紧张有序的工作,也是高度集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在这高强度的八天里,我们每天要阅3000份试卷,中午不休息,吃完饭一会儿就要准时开始。虽然极其疲惫,但我的内心始终澎湃着,因为这是决定学生前途命运的最重要的一次裁判。
我批改的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这是一篇传记文,对于传记文阅读的答题技巧,我想结合阅卷谈一点粗浅的感受。
传记文的考查方向主要有四点:1、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2、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3、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4、对传记中蕴含的深层意义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我批改的第12题第2小题,考点是对传记中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答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分条作答,要有关键词意识。这是一个6分题,要点三条,每条两分。1、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2、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3、作者“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关键词是打开自己、确立自己的位置、重建自我,每个关键词2分。对于网上传言“写了就给分”的情况,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严格按要点给分,按关键词给分,绝对不会胡乱给分、扣分,也不会有因为字迹潦草而不给分。那么我们分析这三个给分点,都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能照抄原文么?不能,长篇大论抄原文肯定不给分。考生要有分条作答的意识,找准关键词。
第二,运用“还原法”,要有文本意识。“还原法”就是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中所处的位置。问题来源于文本,答案来源于文本,都是原文的一部分、一句话。命题者依据原文,考生答题也要依据原文,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对重要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是传记文阅读的考点。要认真思考,反复揣摩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在原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答案。“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既然是“标志性年份”,那么考生就要找出来1985年发生了什么事,对陈忠实有什么影响,结合材料从原文中整合概括,关键的词语不要变动,善于找答案,是考生文学阅读能力的体现。答案在原文也是阅读题命题的原则,考生要有一双善于捕捉发现的眼睛,善于发现原文中与问题相关的关键词,找准句子。所以考生要有明确的文本意识,答案就在文本之中,考生要尽可能用原文字词作答,基本上都能从原文中找到现成依据,切记不可脱离材料自说自话。
第三,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具备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如何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文中的关键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说1985年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考生要有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带着问题了解文章粗枝脉络,对传主及其作品陈述的事实要略读,对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句子要详读。关注传记中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1985年就是有转折性的关键年份,文中第三段叙述了1985年蓝袍先生对他的启发,结合第四自然段可以整合第一条答案:他意识到要像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阅读传记需要注意传记中作者的评论性语句,传记中的评价往往是文章的重点。在第五段开头和结尾可以分别找到第二条答案和第三条答案:他意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性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他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考生不必用自己的话概括,否则会弄巧成拙。
传记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的是对文本信息的筛选能力以及对传主心路历程的感悟能力,要求考生对书面语言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能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和重组。应试时如何做好实用文阅读题?最重要的还是认真阅读文本,注意答题技巧。
(陈世宏老师 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