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二十三期>刍荛之论

文科?理科?

高三文(6)  高宗亮

   相信大多数同学在高二分科后,都有类似于我这样的经历:每逢熟人,以前见面打个招呼,寒暄几句,便又回到各自的生活中。但现在,遇到同学、亲友总要在谈话结束时附上一句让人不自在的“你学的文科?理科?”,面对这种直白的询问,我常心存顾虑地回道:“文科。”似乎说话没底气似的,尤其是面对理科班的同窗更是如此。

  为什么当初我们鼓足勇气拼上未来的决定,现在却羞于承认呢?难道学文科就很丢脸吗?我不这样认为!

  《围城》里有这样一句话:“理科生都瞧不起文科生。”看到这句话,即使不是出于文科生的尊严,我也能说N条反驳他的理由。的确,现实似乎确实给了理科更多的眷顾,但这并不意味着文科被遗忘在了那阴暗的角落!我认为文科生的优势很多,因为我们可以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去认识世界,以更加透彻的角度去了解社会,以更加活泼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以更加细腻的情感去对待他人……古人亦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而我们文科生充当的大都是“劳心者”的角色吧!再说中国九个常委,八个文科生,这不是对文科生最好的证明吗?

  可是即使如此,为什么在我国普遍各省文理科比例1:2,甚至有些地区达到了1:3,1:4的巨大差异呢?根本原因还要从我国的分科制开始讲起。

  新中国成立伊始,各行各业可谓是百废待兴,专业人才奇缺不说,工业各部门发展也是“良莠不齐”。于是借鉴老大哥苏联模式,开始试行高中分科制,但因后来中苏关系恶化及文革的影响不了了之。改革开放不久,间断已久的高中分科制又随着高考制度一并恢复,结合当时国情,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蒸蒸日上的中国急需一大批理工科人才支援建设,这才开始了那种“重理轻文”的思想。但是日新月异的当代中国,俨然蜕变成了一个经济强国、文化大国,社会发展又将处于一个新的高度,专业人才不再吃香,越来越多的综合性人才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分科制度似乎已不再适合成长中的中国了!

  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在高考的指挥大棒下,我们又不得不做出分科的选择,选出一科来专门攻读,用它来敲开大学之门,开辟未来之路,也确实圆了许多人的大学梦。况且中国现在仍处于半工业化状态,无法迅速地取消高中分科制,才出现了校园里文理分化严重的现象。

  但我无悔于我的选择!希望多年以后当子孙再次问起这段历史时,我不会忘记那段文科班学习的日子!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6-12-21 11:24:38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