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二十九期>杏苑走笔

“土豆”姑娘

河西校区历史组 刘涛

 

十年前,大学的暑假我和同学参加社会实践。他有个亲戚在上海开个工厂,刚好借着这个机会,我俩深入工厂体验了一把。

  工厂位于上海的郊区,有四五十个工人,其中大部分是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厂子主要是生产棉纱,操作也很简单,就是看着一台台机器,当一筒筒棉纱转完之后,迅速地换上新的棉纱。小姑娘们眼尖手快,刚好合适。

  中午吃饭时间,在熙熙攘攘的饭堂里,有一个瘦削的女孩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吃饭。工友们称呼她为“土豆”,一开始我以为这是她的小名。后来我才知道,她因家里欠了外债,初中刚读完就来城里打工,平时省吃俭用,几乎顿顿都吃土豆。

  工厂里的工作很累,一天工作十二小时之后,一群原本生动活泼的小姑娘们像霜打的茄子,瘫坐在水泥地上。一顿简陋的晚餐过后,她们用锅炉里烧的热水洗完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又像一群小鸟一样三五成群地去镇上逛街。唯独“土豆”一个人待在宿舍里发呆,问她为什么不去,她咧着嘴露出白牙,笑着说:白天在车间里来回走得腿疼。

  我们在工厂里待了两周,采访了几个员工,写了份调查报告,眼看任务完成就准备离开了。这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八月天气正热,老板给厂里员工发了矿泉水和水果作为高温补贴。“土豆”却把水果扔了,她说这哪是水果呀,分明就是土豆,一捏都软了,肯定不能吃了。原来她把猕猴桃当成了土豆!这事在工厂里流传着,有的人惊讶,从农村来的也该认识猕猴桃吧,甚至还有人当着她的面打趣说,以前叫你“土豆”还真叫对了,一天到晚都想着土豆。“土豆”依旧咧着嘴笑着,没有说话。随着交往的增多,我愈发觉得她真的像土豆,把自己深埋在土壤里,从不与人争长短。

  临行的前一晚,“土豆”也去逛街了。她穿着白色斜条纹的衣服,梳着马尾辫,夕阳穿过大铁门的缝隙,照在她的眼睛,她仿佛忘记了白天的劳累。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脑海里浮现着一幅图片,在树木葱郁的校园里,阳光稀疏地洒在林荫道上,白衣女孩手捧着书,和同学们有说有笑地走着。

  早上我和同学起来迟了,来不及洗漱就直奔火车站。经过大铁门的时候,门卫递了一个塑料袋,说是“土豆”买给我俩路上吃的。当时她在车间里干活,来不及和她道别我俩便坐上了出租车。

  在路上打开了塑料袋,里面躺着四个水灵的苹果。刚好没有吃早饭,很快苹果就成了腹中餐。这时同学告诉我“土豆”不去逛街的原因,原来她只有两套换洗衣服,有的时候衣服没干,她又不愿意穿脏的工作服去逛街,后来索性就不去了。听了这些话,含在我嘴里的苹果,变得不再香甜。

  大学毕业后我走上了讲台,看到学生的脸上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笑容,我就想到了年纪相仿的“土豆”。遗憾的是,喊她“土豆”惯了,一直到现在都不知道她姓啥名谁。不过幸运的是,现在的孩子们能在教室里安心学习,在阳光中茁壮成长,“土豆”的故事不会重演。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8-11-16 09:58:58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