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二十二期>学海探珠

《祝福》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语文组  孙家甜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祥林嫂的故事,梳理了课文的情节结构,分析总结了小说第一部分的内容。现在请大家找出小说中几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

  师: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初到鲁镇、再到鲁镇、沦为乞丐时的三段肖像描写。

  师:这三段肖像描写有什么不同吗?

  生1:脸色不同,再到鲁镇时,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临死前是“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师:很好,脸上连“悲哀的神色”都没了,是什么样子呢?

  生2:麻木,像木头一样。

  师:还有什么不同?

  生3:眼睛描写不同,再到鲁镇时,“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临死前,“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师:补充得很好。“画眼睛”是鲁迅先生刻画人物的突出特点,他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透过祥林嫂的眼睛变化,我们很容易看出她的生活境况到底怎么样。

  师:算算祥林嫂死亡时年龄多大。

  生:初到鲁镇是二十六七,阿毛被狼吃是4岁,“五年前花白的头发”,算下来大约是三十六七岁左右。

  师:短短八九年间,祥林嫂从一个年轻能干的女性变成木刻似的乞丐,原因是什么呢?我们重点来看小说的高潮部分。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一会儿参与讨论。

  生4:我认为是封建迷信害她的,祝福就是迷信。

  师:过年家里点蜡烛、烧香、放鞭炮吗?是不是迷信呢?

  生5:过年点蜡烛、烧香、放鞭炮,……

  师:好像我们习惯把所有传统的文化都称为“迷信”,那么传统的东西都是不好的“迷信”?

  生6:不是,传统文化有好有坏。

  师:对!祝福是表达对祖先的纪念和尊敬,这是应该的。不过它只是一种仪式,是中性的,跟过年一样。人们对这种仪式有种虔敬之心,把仪式弄得很隆重,在祝福时只顾形式氛围,不顾人的感受是有偏颇的。

  生7:哦,四叔是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大骂新党”,很顽固,他认为祝福仪式是能给他家里带来福气,而且越虔诚越好。

  生8:祥林嫂再嫁过,四叔说她“败坏风俗的”,“一切饭菜”不能让她“沾手”,否则“不干不净 ,祖宗是不吃的”。所以,不能让她忙祝福的事。

  生9:(模拟四婶的口吻读)“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摆”。

  师:祥林嫂被四婶拒绝后,眼睛有什么变化……,促使祥林嫂变化的,还有什么原因呢?

  生10:我认为是鲁镇的人,他们嘲笑祥林嫂,给她很大的打击,使她变得很沉默。

  师:很好。鲁镇的人们就是鲁迅说的“看客”,他们是麻木、冷漠的“看客”。那么这些“看客”生活都很如意吗?

  生11:不是都如意。

  师:是的,如果祥林嫂是“看客”中的一员,而“看客”中有某一个人生活如祥林嫂一样,祥林嫂对他会是什么态度呢?

  生12:也是嘲笑。

  师:那对别人的生活伤痕应该持怎样的态度?人和人之间为什么不能换位体验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想一想。(等待一会)问:造成祥林嫂苦难人生的原因已经归纳两个了,还有吗?

  生13:我认为是柳妈,柳妈吓唬祥林嫂,说她嫁过两次,死后会被锯成两段。

  师:柳妈是什么样的人?

  生14: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

  生15:“善女人”柳妈建议祥林嫂去捐门槛,赎罪。

  师:捐过门槛之后呢?

  生16:祥林嫂“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祭祀时“坦然去拿酒杯和筷子”。可是四婶还是慌忙大声说:“你放着吧,祥林嫂!”

  (师指名朗读“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一段文字)

  师:祥林嫂“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直是一个木偶人”。联系前文,看看整个高潮部分,画出写祥林嫂眼睛变化的文字,总结祥林嫂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轨迹。

  师:同学们已经找出三个原因了,还能找到祥林嫂死亡的原因吗?

  生17:我认为是因为祥林嫂的亲人都死了,没人安慰她。

  师:太好了!祥林嫂缺的就是有给她精神支持的人。一个人为什么需要亲人朋友呢?那是构成你的支持系统啊,生活中围绕在一个人的周围是个立体的亲友团,这个亲友团就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支持系统, 你们女孩有闺蜜吧,男孩有好朋友吧,遇到困扰会去找系统里的某个人求助吧。

  生18:明白了,难怪我们重视亲人和朋友呢。

  生19:我认为是祥林嫂她自己的原因。她整天只说阿毛的故事,只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不看周围人的反应,不关心周围人的生活。

  生20:祥林嫂她自己也认为再嫁是耻辱的事,她也相信柳妈的话,去捐门槛,她还去问“我”,人死后有没有灵魂。

  生21:祥林嫂不敢反抗,要是我,就要坚决抗争。

  师:很好。造成一个人的困境有外因,也有内因,你们几位都看到了内因,这个归因是必须的。祥林嫂为什么没有反抗意识?祥林嫂生活在哪个年代?

  生22:辛亥革命之后,所有鲁镇上的人都是麻木和愚昧的,祥林嫂更是如此。

  生23:而祥林嫂是个底层的劳动妇女,没读过书,没接触过外界新思想,她的那些想法和做法都是她生活的环境造成的。

  师:对!秋瑾背叛家庭,留学日本,回来后被杀头。所以,祥林嫂能像秋瑾一样“突围”吗?能像苏轼一样“突围”吗?

  生24:不可能。突破自己是要付出代价的。

  生25:造成祥林嫂最后死亡的人,还有祥林嫂的婆婆,大伯,“我”。

师:这些人构成的世界,就是祥林嫂生活的环境。课下请你们去搜《楚门的世界》看。

(陈世宏老师编校)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6-07-26 15:01:45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