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二十八期>杏苑走笔

苏轼旷达何处来

河西校区语文组 王庆成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他就是我们共同的苏轼,我们不禁要问,苏轼的这般旷达来自何处呢?

  来自自信。苏轼二十二岁就高中进士,二十六岁时又参加制举考试,获得第三等,这是自北宋开放制科以来破天荒的成绩,一举成名天下知。苏轼科举考试的成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荣耀,欧阳修惊其为天人,宰相韩琦说:“他日自当为天下用。” 宋仁宗说他和苏辙是“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就连和苏轼政见水火不容的王安石后来也说“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可以说,苏轼的自信来自于过早的功成名就及深厚的文化学养,腹有诗书气自“胜”,他的旷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来自淡泊。苏轼虽有进取之心,但他为官的意识是不断淡化的。他年轻时的“西北望,射天狼”展现了雄心壮志,但他不是一个汲汲功名者,苏轼高中进士后给考官梅尧臣的《上梅直讲书》中说:人不可以苟富贵。可见其并不是贪图利禄之人,此时苏轼只有二十多岁,就有了这种可贵的淡泊品质。虽然他之后屡遭挫折,也并未颓废或伺机而上,而是在仕途之中加深了对官场黑暗的认识,于是对仕进愈是淡化。黄州之难后,他的官职一提再提,朝廷先后升他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他都曾一律上奏不受,正是因为有了对这些巨大诱惑的拒绝,所以在日后更为残酷的贬谪中,他能逢辱不惊,没有极大的失落感,不仅如此,反而能够苦中作乐,随缘自适,高歌豪放,这些都和他对功名利禄的看轻密不可分。

  来自历练后的成熟。苏轼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的穷山恶水,却处处如处天堂。他自己说,“载歌载舞,深得其乐”。漂泊万里而眼界开阔,历尽忧患得境界升华,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透视。苏轼自己曾评价自己,“少为人雄快俊爽,内无隐情”。由此可见,他是个无话不可对人言之人。这样的诗人,太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太喜欢对执政者大加评论,这样就得罪人而不自知,而这正是他日后屡屡遭贬的原因之一。可到了黄州,我们的苏轼成熟了。他在给友人李端叔的信中说:“辄自喜渐不为人所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面对这样的默默无闻,他没有怨言,并欣然接受。“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他更深刻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更超脱了。正如余秋雨所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的成熟了。这种成熟是由狂傲蜕变而来的沉稳和潇洒。

  来自佛道的影响。苏轼少年时就爱好庄子的文章,当他年轻时读《庄子》时,感叹此书“昔昔有见,口不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尤其是道家的自然观对苏轼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思想认为人生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在于顺应自然和任情适性,能够不受约束地发展人生,这种思想在苏轼身上即表现为洒脱超然的一面。苏轼在黄州时,已经称自己为“居士”,并手抄大量的佛教典籍,且定期到城南的安国寺打坐静思,以消除心中的烦恼,求得内心的清净。《赤壁赋》中:“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里既有佛教常用的水月喻像,又有老庄相对主义的成分,他能透过个体看总体,透过局部看全局,能看见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自然而然,他对自己的遭遇就能释然了,突出地表现在《定风波》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雨后是晴,晴后又是雨,如此相互转化运动,我们又何必执着一端呢?他观察事物的思维已臻于通达矣!十几年后苏轼又被贬到惠州,“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两句又出现在他的禅诗《独觉》中,依旧是坦然而行的无畏无悔和恬淡自适的超逸达观。

  “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当他从海南这个蛮荒的贬谪之地北归时,他又高唱出最旷达的豪歌,这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格调相齐,苏轼晚年自我总结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让千年之后的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精神可以达到的高度,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学子学习苏轼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18-02-12 10:40:25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