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8) 刘蒙恩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
赤壁,公瑾扬名立万处,曾爆发赤壁之战,东汉末年著名古战场。
然而,两者相遇,再度升华。
一个左迁之人立于江边,“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周瑜,年少而有为,被称“周郎”。而苏轼,仕途不顺,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过一个虚职罢了。他心怀壮志,想要以天下为己任,可是屡次遭朝中之人排挤,以致于没有让他施展自身才华之地。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让苏轼发现了自身的渺小如天地中朝生暮死的蜉蝣,如沧海中微不足道的粟粒,失意的他心中又添上一层阴霾,让外出游玩的乐趣顿时减了几分,似乎又忆起曾经的“乌台诗案”。
可是,他是苏轼——乐观豁达的东坡居士。
即使贬至黄州,仍爱好游山玩水,依旧练习瑜珈,还学会自酿果酒,失意已然消散几分。
端起酒杯,洒于地上,凭吊古人、古事、古战场。或许,当他洒酒之时,心中的忧愁便随着酒一同消散,这点挫折还打不败旷达的他。
他望着赤壁,立于舟头,悲,早已被冲散,乐,滋生心头。这“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仍是创造万物者所给予的“无尽藏也”。被贬又如何,有赤壁的美景,有一叶扁舟,有一颗豁达之心,足矣。
苏轼遇见赤壁,留下了佳作。
赤壁遇见苏轼,增添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