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三十五期>课题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的背景与内容

语文组  徐礼诚

  一、关于学习任务群的主流理解

  2017年版课标将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设计为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18个学习任务群,既包括具体的学习内容,也包括言语实践活动等相关的学习方式。关于学习任务群的研究,目前更多地停留在对2017年版课标相关内容的阐释和感悟上,得到一线教学积极响应的观点主要是一些主持、参与修订课标的学者的分析解释。

  郑桂华(2017)认为,为适应学习任务群的要求,高中语文需要做好三件事:①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习任务;②用某一任务群的整体目标统摄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活动;③统筹不同任务群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渗透和支撑。在改造学习内容方面,她给出了四条具体建议:①将学习活动置于真实情境中,比如分别去教几首唐诗的意蕴、格律、修辞,就不如安排学生为某个读者群或文学刊物推荐一首唐诗代表作,并阐释推荐理由。②为学生设置沟通交流的对象。比如单纯去讲解议论文的特点和技巧,就不如引导学生针对某个话题开展写作活动。③让学习过程围绕学生可能感兴趣的核心问题展开。④让学习与生活发生联系,成为彼此的一部分。

  王宁(2019)认为,学习任务群并不都是多篇教学,而是根据任务选择相应的资源,有的资源需要精读,有的资源仅仅是为了启发思考,或是为解决问题提供论据,可以略读或只读片段。学习任务群是语文课程内在变化引起的形式创新,不再是以知识为中心来布知识点、以文本为中心按专业研究来灌输。学生的语文活动依然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然而内在主体转变了,从以教为主变成了以学为主。

  赵福楼(2019)认为学习任务群教学的流程应包括教学情境预设—学习任务驱动—语文实践活动与教学监控—学习成果化与经验分享—学习延展与教学补偿等环节。他针对当前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五个建议:①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整合。②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学习活动复合。③课内外学习联通。④阅读视域涟漪式延展,即将课文阅读不断扩展,从阅读单元到阅读链接材料、比较阅读、延展阅读,再到学生课外自读、探究阅读等。⑤独立学习、合作学习与集体交流相融合。

  从上述学者的分析来看,今后的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转型的任务要求,不同的学习任务群规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形式上将跳出单篇精读的窠臼,学习任务要明确化(规定需要解决的具体任务),学习文本要集束化(精读单篇后延伸阅读相关文本),学习能力要多元化(知行合一、读写统一)。

  二、当前“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实践

  因为根据2017年版课标编订的高中语文教材尚未正式公布,一年多来一些教师在落实新课标精神时,主要还是在自我发挥,根据自己对任务群目标和内容的理解去设计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式。

  方东流等(2019)开发出了“战国四君子评说”一课,以“全方位评价战国四君子”为议题,把话题确定为“假如你是战国时期的一名士,你更加愿意到‘战国四君子’当中的哪一个门下谋职当差”,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四位战国君子,进而作全面分析,以便学生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作出自己的评价。他们将这一课的阅读文本设计得非常复杂,含有矫枉过正的用意。共包括主读文本4篇(即《史记》中四君子的传记),辅读文本335篇(选自《史记》《战国策》《东周列国志》等),参考资料若干段(包括战国地图、前人评价等)。教师为学生阅读提供支架,设计了一个《战国四君子简历》表格,让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分项填写,完成任务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和交流,要求在课后各自形成文字报告。不可否认,这一课确实实现了师生各司其职,教师变为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者和阅读者。然而,此一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素养都有极高的要求,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恐难大面积去尝试。

2017年版课标颁布后,褚树荣主编了一套《新课标新语文新学习丛书》,内含一本《沂水春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该书以文体为别编排了8个专题,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缩影,有助于受教育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轨迹,以及作家文学观念和创作风格的走向。黄宏武(2018)执教该本教材的“古代书信公牍研习”专题,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重在理解丘迟《与陈伯之书》和白居易《与微之书》的文本内容,理解古代书信的真诚与典雅。第二环节重在模仿文言书信格式,向学生提供了两份书信影印件,分别是梁启超写给父亲的信和寿镜吾写给鲁迅的信,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第三环节分发了文言书信常用语的讲义,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支架。第四环节重在训练写作,让学生仿照前例写一封家书,表达对父母或老师的感恩之情。黄老师的教学实践较好地落实了2017年版课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第一、第三、第五的学习目标,在选材处理和教学流程安排方面很具有借鉴价值。

  孙文辉(2019)使用同样的教材执教苏轼诗文“江月”意象研习,是一次以微专题探究的形式开展古代诗词文赋研习的尝试。专题选取了苏轼谪居黄州时期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三篇跨文体的已学课文,避免了文意解释,有利于快速进入探究情境中。在导入古代诗词文赋研习的焦点和路径、明确目标和方法后,教学分为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为寻找文中描写“江月”意象的典型语句,并揣摩如何朗诵。第二环节为朗诵相关语句,感受不同文本间情感语调的差异。第三环节要求学生用概括性词语去描述三个文本中“江月”的特征,以理性的方法把握感性的内容。第四环节为想象“江月”所构设的意境,进行具有诗意的演绎。第五环节为分组探究“江月”意象的内在理趣。五个环节一以贯之,聚焦清楚,使学生可以触摸到苏轼清通旷达的灵魂,完成本次微探究的任务。

  统观当前该任务群的教学情况,可以发现教学一线存在着构想讨论多、实践创新少的特点。这便留给我们大量实践、反思的空间。改革的顶层设计在近两年时间里还基本停留在理论的热闹,我们应该用好这一真空期。具体到教师个体而言,就是要将新要求与旧教材整合好,多设计,多实践,多反思,努力去做教改的先行者。新的教学模式尚未大规模推广前,我们都有机会去探索、推广自己的方案。

  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目标和研究任务

  2017年版课标在每一个学习任务群下都明确规定了学习目标和内容,基于以上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教学研究背景的梳理和课标相关规定,我们《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课题组的主要教学任务可以概括为如下五点:

  ①重组教材和读本中的文言文,精选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作品,引导学生细读,体会其中的精神内涵、审美追求,感悟其文化价值。

  ②引导学生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培养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感受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

  ③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文言知识,积极梳理课内学习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辨析古今语言异同,识记文化常识。

  ④引导学生对部分具备较强开放性的文言作品进行思辨性分析,形成书评,逐渐提升思维水平,培养高阶思维。

  ⑤引导学生有层次地领会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进而个性化运用,逐渐提高写作水平,形成个人写作风格。

  截至20197月,高中语文新教材尚未正式发布,从公开的部分教材目录来看,教材的主体部分依然是文选式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篇目更动较小。同时,从目前新课标精神的落实情况来看,泛读过多,弱化了精读的作用。因此,第①②点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要继续细读经典作品,体会其中价值,前者侧重“文”的意义,后者侧重“史”的价值。而第③点从“言”的角度促成学生的自主建构,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架,但不会包办替代。依据布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高阶思维是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获得高阶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的,包括分析、评价和创造。第④点要求学生能够对作品进行思辨性分析,并具有读写结合的驱动——形成书评,立足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等高阶能力。第⑤点主要是活学活用,将阅读古诗文作品习得的艺术经验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简而言之,我们教学任务即实现“文”“史”“言”“辨”“写”五个目标。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本课题组将主要研究:

  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任务分解。在微观上先细读各文言文单篇,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核心素养方面明确该文价值;接着在宏观层面重组高中古诗文的学习顺序,理清每一阶段的学习重点与难点,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教学序列建议。

  ②符合教学序列的教学设计,并根据学情适当补充课外阅读资源,形成教学建议书单。如果《安徽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能够在今明两年落地,还可以立足学情校情依据书单开发出校本教材。最终形成的书单将包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核心书目、基础书目和扩展书目,以供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③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序列的推进过程中适时穿插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每一阶段的教学需要出发,开发活动课,更大程度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将适时与“迁移理论”课题组、“翻转课堂”课题组、“学情诊断”课题组等协同配合,以期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显著成效,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19年度立项课题《高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LK19037

(陈世宏老师 编校)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20-07-09 16:49:23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