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课后作业的一点思考
历史组 李艳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1]成为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教育的新时代——核心素养时代正悄然来临。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也在思考怎样有效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的历史学科是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漫长的历史命运和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以及真实的历史事件构成的一门学科,博大精深。课堂教学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主阵地,但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堂之外必须有延伸,“悦读、舒写”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悦读就是用愉悦的心情读书,它需要兴趣作为基础。据我所知,很多学生很有兴趣阅读历史书籍,但由于高中课业负担重,历史学科作为小学科缺乏重视,高中生很难分出过多时间阅读历史书籍进而钻研。所以,“读”很难做到,更难说“悦读”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学科教学不再仅是知识的传授,教科书的记忆,而是五大学科素养的培养。例如家国情怀这一素养的培养,“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2],它是五大核心素养中的价值观体现。所以,这一素养培养不是仅靠课堂说说“爱国、爱家”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学生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感受民族的源远流长,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民族复兴的重任,感受时代的日新月异,感受只争朝夕的斗志。所以,多多读书,读传统文化典籍,读历史书籍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因为只有你自己读才能感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我在教学中,会要求学生读书,一般在寒暑假期我总会布置“悦读”的专项作业,鼓励学生多去图书馆和书店,针对学生通史的不足,要求他们读《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剑桥中国史》(费正清、崔瑞德主编)。针对某些问题的不足,要求他们读《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著)。针对史家的独到见解,要求他们读《史记》、《资治通鉴》。有些书很多卷,即使一个暑假也没看完,但只要用心去读去感悟,一定有收获。我想这就是“读史可以明智”的道理吧。
光“读”不“写”,不会表达,也是很多高中生的困惑。所以,在“悦读”外,我们要“写”,要“舒写”。“舒写”,就是舒畅地表达,有见地在表达,有思想,有观点,不是人云亦云。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从2010年开始出现,后单独成题,分值大,难度高,每年出新,集阅读、理解、写作于一身,成为高考历史能力展现的试验田。若高中生平时就注重表达和写作,我想开放性试题再千变万化,也难不倒学生。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也指导学生进行“舒写”方面的实践并总结了一些心得。例如,在假期里,我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或是对历史上感兴趣的人物写评论,或是写历史剧本,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从2018年开始,我们组织学生参加“青史杯”高中生历史剧本大赛。“青史杯”历史剧本大赛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主办的国家级活动,规格高、影响大,同时挑战也大。我想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但它曾是鲜活的事,如何从今天的视角看待历史、感悟历史?引导学生查阅历史资料、创作并表演历史主题剧,无疑是让历史变“活”的法宝。有了想法就积极行动,我先在我班进行宣传,接着又在整个年级组宣传,学生的积极性较高。通过去年和今年的活动,我班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历史剧本的写作技巧,写作主题鲜明,构思巧妙。例如,今年我班学生创作的《追寻》、《破浪》、《秋风秋雨瑾芳华》等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围绕“大历史与小历史的交汇”这一主题凸显历史事件、历史物件和历史人物。这一个个好剧本是学生利用假期,在完成较重的课业负担之后独立自主完成的。其间他们虚心请教老师,修改多遍后才最后定稿。我想,兴趣是他们执着追求的动力。
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成绩,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是历史教师不变的追求。如何提高成绩和能力?除了把握第一课堂外,还要用心于课堂外的积累。这在高一阶段就要下功夫,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考察历史遗迹。六安是大别山区,这里有远古的皋陶文化,也有战国的楚地文明,也是近代革命老区,这里有我们宝贵的历史资源。参观博物馆,开辟历史第二课堂,让学生带着想象参观一个个真实的历史物件,去揭示它们背后的历史。我们来到金寨县,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和烈士陵园,看到一个个将军的姓名,我们会好奇地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曾经经历的血雨腥风。所以,让每位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考察历史遗迹,他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受着前人的智慧和勇气。从而激发学生立志报国、奉献社会的情感。
2.阅读经典书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书籍众多。像《古文观止》、《史记》、《诗经》以及《曾国藩家书》都是优秀的历史书籍。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基本都能在阅读中得到提高。正如前面提到的不仅阅读还要“悦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感悟力,也能提升学生对文字的把控能力。
3.关注前沿信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以我鼓励学生了解当代,这对高二和高三的学生更为重要。推荐阅读《光明日报》、《历史研究》、《中国国家地理》等资料,让学生们了解史学前沿信息,明确历史研究发展的趋势。对高考命题专家的文章更要进行研究。
4.锻炼写作能力。历史写作形式多样,像历史简报、历史小论文、历史评论等,相对于书面的历史习题,它们形式开放活泼,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兴趣和写作空间。一般要求是确定主题,以小见大,收集资料;去伪存真,行文成稿;去粗取精,形成感悟;由表及里,回归生活。学生只要试着写,就会积累经验,在高考中遇到形式各样的开放性试题就会得心应手。
总之,在新课改新高考的背景下,我们的历史教学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读和写”是师生必备的要求,而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更多依赖课后的时间,以课后作业的要求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注:
[1]林崇德主编.2017.《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序第1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18.《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第5页.
(六安市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19年度立项课题“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历史作业评价体系研究”前期文章。课题编号:LK19038 )
(栾宜斌老师 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