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三十五期>教研阵地

故都犹在,秋思未央

——《故都的秋》赏析

语文组  彭荣能

 

富阳是静默的山水之乡,吴越故地。天地厚爱,赠富阳以三宝:旷古无双的《富春山居图》,美绝天下的富春江,文化巨子郁达夫。这“三宝”共同组成了一张富阳名片。

  郁达夫是富阳的骄傲,是中国现代文坛翘楚。他是抗战勋臣,穿梭弹雨,写战地通讯评点时局;他佯装日军翻译,冒充商人,以开酒厂掩护,暗助爱国人士,保护文化难友;他搭救过爱国企业家、教育家陈嘉庚。

  郁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和王映霞生的孩子,老大郁飞,谐音民族英雄岳飞;老二郁云,谐音岳家的岳云;当王映霞怀上第三个孩子时,郁达夫说,如是女孩就叫郁银瓶,因为岳飞的女儿叫银瓶。其爱国之心由此小节可鉴。他最早的小说集《沉沦》和《春风沉醉的晚上》等名篇,都是为反应普通大众的心酸和抗争,唤起国人的反抗和尊严。他爱憎分明,情怀真挚,“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对他人格的评语。

  他生逢乱世,万方多难,在那浑浊泥沼里跌跌撞撞。黑暗的民国让达夫的心凉成了一片深海。三千弱水,匪我思存。1934年郁达夫要寻一个地方去洗涤灵魂,唯北平才是他一世牵念的静好。数月辗转,来到故都,秋风旧城,斯人憔悴。他用冰凉的文字,写出了滚烫的《故都的秋》,他颤抖地在老城根上这方精神家园上,留下了今生最深情的指纹。

  《故都的秋》开宗以“清”“静”“悲凉”明义,那是故都在郁达夫心湖投下的暗影。凋零的秋色“总是能特别引起他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这些感触在他心底晕染了一幅幅黯淡的图画。

  第一幅“秋院晨光”图,是一幅立体的图画:皇城人海,方丈小院。仰望天空,广阔静蓝,深远幽邃;俯视小院,秋槐繁密,如线的日光挤进秋槐缝隙,明暗之间,天宇深广,院深如井;槐下蓝色的牵牛一片静穆,枯黄的秋草,最显秋意枯寂;天宇寥廓,间或传来驯鸽振翅之响,空寂的苍穹静默无边。目光俯仰,光阴凝止,千里颠簸的归客,一壶酽茶,耳闻动静,目触声色,匝吮着这故都寂寥的秋味。

  连年硝烟,城头易旗;今日北平仅是一座纯粹见底的古城。它澄清如积水潭的静水,明澈如《城南旧事》中小英子的眼眸。

  回到故都,旧情扑面而来,那幅“秋蝉图”转视觉为听觉。一场喧哗的秋蝉,亮列鲜明夺人心魄;往年旧事如素常的家虫,在心坎的岁月里朦胧。一声蝉鸣,记忆渡口凝聚的全是秋凉冷露。

  屋角的枣树落寞的立着,细叶中间,枣子显出青涩的淡绿,那是”秋日盛果”的欢腾。光阴静移,枣树落叶,果子由绿而黄。北国的天在变,由一抹沉静,到风沙初临。萧瑟之中,枣子由黄而红。清秋佳日渐远,漫天尘沙肆虐着天空与心空。枣色的变化,延宕出凄凉肃杀,点点滴滴都刻录于郁达夫的心坎。如果说“秋院晨光”是一幅空间纵向的立轴,那么“秋日盛果”就是从时间动态的角度,描绘色彩渐变和他内心情愫的酝酿。秋由浅入深,枣由绿而暗,这是一条时光之轴,映照着文脉的绵延顿挫。

  郁达夫的文章字字悲凉,总有几分悲悯情重。人们不明白郁达夫这种悲悯的由来,其实郁达夫的思想光源和文学导师正是清朝诗人黄仲则和龚自珍两位大家,特别是黄仲则独有的那老劲悲寒的情感呼号,对达夫影响尤甚。他说“感动我最深的,是黄仲则于许多啼饥号寒的诗句之外,他的那种落落寡合的人生态度”。同样是丰盈的灵魂,同样被时代弃之江湖荒野,所以他们的文字,都是骨子里刻着冰冷的笔墨,人生里没有明媚和花香。

  《故都的秋》有一片人化的心灵自然,凝聚着时代和作者心绪的印记。“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哪怕是写花写柳,也有一份落寞素禅。芦花,朴素淡泊,几乎没有花的特质,只有飘逸和枯索。写柳,也是褪去风华的疏柳,不堪残弱,形色伤怀;写故都,舍去了西山红叶,金秋黄菊。写陶然亭,没有游人如织,只有幽僻无声,古朴简静;那西山虫唱,野趣叮铃,没有都市的痕迹,只是记忆深处的呓语。潭柘寺的钟声,在都市的喧嚣中,更具一种心在旷远的回味。郁达夫于文中尽量回避鲜艳的色彩,绕过惊耳的声音,逾越世俗的锋芒热闹。让“我”和故都一起黯淡,一起落寞!“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在此我们看到了屈原遗留的忧郁!

  何止于此?故都华贵,九天阊阖,他却看不见巍峨的宫阙;万国衣冠,他只留心小院草民。“租人家一椽破屋”欣赏风景。为什么要破屋?因为破屋是平民的,有历史的回味,有沧桑的痛感。为什么要泡一壶浓茶?浓茶味苦,才有回甘之浓。为什么牵牛花的色彩是蓝朵?为什么写树下有衰败枯草?因为这让人沉思生命曾经的蓬勃和现时的凋落。从审美来说,悲悯是人生和文学的大境界。写“槐花落蕊”,他站在清晨路边,感受槐花的一地悲凉。因为深秋清寒,冷才能让人清醒,才能体味秋的瑟缩,这样才能嚼出百年凋零和乱世之哀。学者孙绍振说,生命的衰败,在世俗生活中,是负价值;但是在艺术表现中却可能是正价值。

  荒索的自然之景,凝成了郁达夫的人格之景。“须知国破家何在,岂有舟沉橹独浮?”郁达夫是时代赤子,他想做一个为沦落故国冲锋陷阵,为大众舍身取义的侠客;他不甘于没有一点作为,呆立在寒风之外,捏紧了空拳头,滴几滴悲壮的旁观者的哑泪。可现实中的他,却又无可奈何使不上任何力气。伟大的作家总是在作品中袒露着现实自我的孤独:史铁生对宿命的拷问,钱钟书在围城里唏嘘,卡夫卡只能走进了封闭的洞穴。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故都的秋》处处是“我思”与“我在”的并立。郁达夫肃立故都,叹息旧事。文中五幅画图,每一幅都是一种心灵的行走,让读者和他一起走入宁静孤独,一起去发现北平骨子里的秀色悲凉。

  接着看“槐花落蕊”图。秋槐有一种很不起眼的花,而且作者写的是凋落枯亡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落蕊看着不起眼,听着没声音,嗅着没气味;脚踩上去,谁会有“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只有多情的郁达夫对此落蕊初陨不能悲喜不兴。清晨的街边没有人头攒动,仅有扫街剩余的微尘轻痕。繁华凋落,故都不再,读者看出了郁达夫眼眶里打转的泪滴!

  再看“秋雨话凉”图,息列索落的秋雨之后凉意倍增,最繁华最喧闹的斜桥路口,居然没有人声,偌大都市,只有些许闲人在唠叨天气。一个咬着烟管的细节,一句歧韵的京味念白,“一层秋雨一层凉”,这句“最北京”的话语,如同当年的黑白电影,暖暖的人情味背后,流逝的悲凉印在我们的心坎。故都虽大,只有一个人在静观静听。这种心绪如同柳子厚被贬蛮荒,独钓寒江的那份一半孤寂一半不平的热腾。郁达夫处处“有我”的笔触,真的让人震撼!无论是上文那几根疏落的秋草。一地归于尘土的槐蕊。一阵意味着生命衰竭的蝉声;还是风沙掩过,已经全红的秋枣。全文五幅画面,处处有生命的凋落,处处是精致崇高的悲与凉的组合。

  再看全文的色彩:天是青的,牵牛是蓝的;秋草枯黄,沙土灰暗;闲人的衣着是青布做的;即或是暖暖的日光,也是经过槐叶过滤而消解了仅有的热度;那全盛时期的枣色淡绿却又微黄。文中的色彩哪一样不笼着一层“我”的悲凉。极致的艺术,表面上写景物,其实都是“最艺术”的安排!

  郁达夫以书为友,学贯中西,他爱书如痴,自云“饥以当肉,寒以当裘,孤寂以当友朋,幽忧以当金石琴瑟”。四万三千册藏书积淀才是他写作的底子!他曾指着肚子对鲁迅说,“我只看外国书,中国书都装在这里了”!试想在鲁迅面前如此放言,国士之中能有几人?

文学要生活,也要学问。民国散文的美重在作者淡泊之外的学养,以及美与哲学的厚积,周氏兄弟,郁达夫,林语堂,梁实秋等大家,都以饱学示雄。

  下文简述《故都的秋》的对古典文化的传承。

  《故都的秋》句式骈散,韵律和谐,有辞赋的音乐美。“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三句结构相同,形式划一。“慢”“润”“淡”三个字,声调相同,前后叶韵,铿锵出曼妙的音乐感。“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偏正短语排列而立,回环往复,珠玑有序,明丽轻快。“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南北秋味对比正像“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作者的豪华韵致与贾谊的大赋、杜牧的史赋、东坡的辞赋,华美铺排,一脉相承。

  哪怕是数字,也摇曳风流。叶德义先生曾有精到的评价。“一椽”破屋,“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然后细数着“一丝一丝”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把年代久远、建筑沧桑与冷寂秋意吻合一起,营造出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清晨脚踏槐蕊,“只能感出一点点的触觉”。那“一点点”又何止“一点点”!那情境,是静到了深处;那心境,是清空到了寡欲;颤动的都是最细微的心灵感应。在作者笔下,“一”从细碎处见出深情大义,见出十足的“文”味。那“一条条”的扫纹暗衬禅味静极的落蕊,那“一株株”枣树,在“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成长,写尽了枣树的平民化、生活化。都市闲人在桥头树底“一立”,“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对物候叙述,也是层层叠叠秋之悲凉的深化。

  除此而外,本文还与中外历史上咏秋名篇呼应,厚涂文化底色。“酒饮微醺,花看半开”,是儒学中庸之道的形象比喻,反映一种在追求与节制中取得平衡的处世态度,暗喻南国之秋的不深厚、不透彻的情状,确为神来之笔。《淮南子》“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被化用为“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形容秋意的无处不在。用欧阳修的《秋声赋》、苏东坡的《后赤壁赋》,证明了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之深。用“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证明咏秋文学的恒见与发达,说明秋的况味是跨国界跨人群的。文化典故被作者信手拈来,为秋张目,特别是外来文化的融入,为《故都的秋》构架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美学背景。

  “托翅南荒人万里,伤心故国梦千回。”北平,永远是郁达夫魂牵梦绕的故都!郁达夫用大家手笔,用中外文化的映照,在人与自然的世界,让读者走进时间的经纬,让自己抵达灵魂的梦乡。

(陈世宏老师 编校)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20-07-09 16:51:50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