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 侯方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全在于西湖。关于西湖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是天上的一颗明珠落入凡间,化成了波光粼粼的湖水,两位仙子也随之下凡,变成了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美丽的神话更增添了西湖的魅力,杭州这座人间天堂也就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到了宋朝,苏东坡守杭时,他赞美西湖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雅号。
去年夏天,我挈妇将雏驱车前往神往已久的杭州,去亲身感受这座天堂之城的魅力。将近中午我们到达了位于西子湖畔的华侨饭店。这是一家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涉外宾馆,略显土气的外表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但却占据了西湖边绝佳的位置,在客房中凭窗而望即是西湖美景,著名的断桥也近在咫尺。收拾停当,我们就急不可耐地出发了。
西湖紧挨在城边,三面环绕着青翠的山峦。远古时期,这里是一个浅海湾,后来被沙堤渐渐隔断,成为一个积满海水的潟湖。经过山泉活水不断冲洗,历代人工开挖治理,西湖才变成今天的样子。和别的湖泊相比,西湖并不大,周围的山也不高,却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自古以来,人们把美丽的西湖风光概括为“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平湖秋月、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断桥残雪、曲院风荷。光是听着这些富有诗意的名字就令人心驰神往,不论是多年居住于此的人们,还是匆匆经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我们的行程就由断桥开始。断桥在白堤的入口,远远便望见白堤游人如织,断桥行人络绎不绝。曾有导游戏言:“到北京看墙头,到西安看坟头,到杭州看丫头。”到了断桥,自然想起家喻户晓的白娘子。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同舟归城,借伞定情,后又在此邂逅,言归于好。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催人泪下,给每个游览断桥的游客以无尽的追思。
走过白堤,沿着孤山,向西转弯处,就是著名的西泠桥。南齐歌妓苏小小魂断西泠的爱情故事,美丽动人,千古流传。“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迫于时势身世,苏小小终难与阮郁谐秦晋之好,积忧成疾,病殁后葬于西泠桥畔。“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负一生爱好山水”是苏小小的遗愿,“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小小的慕才亭既是佳人的的埋香之所,又为西湖山水增胜。
断桥、西泠桥、长桥被称为西湖的三大情人桥,自古就有“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之说。因为那一座座美丽的爱情桥,那一个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而让西湖水千年流淌,美不胜收。令人惊奇地是,中国古代最凄美的爱情大多发生在杭州,到底是因为西湖的美景,惹出了世间男女的痴缠?还是因为人世风月,使得西湖历经千年而妩媚依然?答案本身已不重要,杭州这样一个本身就充满了诗意的城市,因为西湖的存在成为了许多恋人心中难解的结。眼前这片涟漪的湖水,默默地见证了无数次爱的际遇。长桥的十八里相送,许白二人的断桥重逢,西泠桥的油壁车青骢马,在悠远的传说中,隐藏着西湖美丽的全部秘密。
西湖,是一首清新的诗,是一幅天然的画。她有道不尽的美丽故事,也有诉不完的凄惨哀怨。她见证了许多朝代的更迭,更浸透了华夏儿女的血泪。当我的脚步跨入北山路时,不由地变得沉重起来。因为我知道,在西湖的西北角,矗立着一座坟墓,它犹如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国家之殇,民族之痛。
走进岳庙,只见岳飞手书的“还我河山”巨匾高悬于岳飞塑像之上,四个陷害岳飞的奸臣秦桧、王氏、万俟禼、张俊反翦双手,长跪于岳飞墓前。我仿佛看到了九百年前的南宋王朝,当民族英雄岳飞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时,他的内心是怎样地悲愤!当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却只得到“莫须有”的回答时,他的内心又是怎样地悲哀!岳飞墓前摆满了鲜花,那是来往游客对英雄的凭吊。即使生活在今天这样和平的年代,仍有人记起我们民族经受的灾难,也没有浇灭胸中的英雄情结。从来不在景点烧香磕头的我,拉上年幼的女儿在岳飞墓前恭恭敬敬地叩上三个响头,表达我们对英雄最崇高的敬意。
岳庙大门,正对着岳湖,墓庙与岳湖之间,高耸着“碧血丹心”石坊,寄托着炎黄子孙对爱国英雄的无限敬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英雄已逝,精魂不灭。华夏民族,能够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历万种灾厄而总能重生,正是因为我们的民族总有这样的人,我们的土地总能孕育出这样的英雄。
在西湖西边的三台山麓,有一个祠堂,这里长眠着一位清白之人,他就是于谦。明景泰八年(1457年),曾挽救了大明江山,立下了旷世奇功的于谦被判处死刑,《明史》记载于谦“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籍没时家无余资,锦衣卫发现于谦家的正屋牢牢锁着,砸开以后,只见里面放着皇帝御赐的蟒衣、剑器,有人忍不住当场落泪。
于谦祠前殿悬有林则徐手书的匾额“百世一人”,那不正是对于谦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吗?出于谦祠大门向北约50米,那里就是于谦墓,墓道长长,芳草萋萋,两旁肃立的石翁仲、石兽,为墓区平添几分肃穆与庄严。墓坐西朝东,平面呈马蹄形,墓前立“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碑一方,为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所书。
于谦十二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于谦即写下《石灰吟》以明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胸有大志,出生于钱塘的于谦,不正是出于西湖这一片山水的滋养濡染吗?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清代袁枚曾赞颂道。与湖山为伴,共诉天下兴亡的还有抗清英雄张煌言。张煌言,号苍水,苍水先生墓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与岳王庙南北遥望,和于谦祠东西为邻,成为与岳飞、于谦一同埋葬在杭州的第三位英雄,后人称之为“西湖三杰”。走出苏堤,漫步于此,步入墓祠,拜祭英雄。祠堂非常安静,我边走边大声背诵苍水先生的《甲辰八月辞故里》,那是苍水先生被捕后写的一首非常有名的诗。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拟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据说,苍水先生就义前,回望西湖吴山,叹息道:“好山色!可惜沦于膻腥。”是啊,如果不是时代的巨变,他本可以高官厚禄功成名就,抑或耕读家中优游岁月。可当他看到原本的大明朝臣此时全然抛却礼义廉耻,逃的逃降的降,而手无寸铁的百姓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欺凌与肆意的屠杀时,奋然弃笔从戎,投身反清复明的运动中。
张苍水墓就在祠堂一侧,墓用砖砌成圆形,墓碑文“故明勤苍水张公墓”。墓两侧分别为与他同时被捕殉难的杨冠玉和罗子木墓。长长的墓道被雨水洗涤得分外洁净,两侧的松柏黯然肃立,脚下草坪绿如丝毯,墓后的吴山烟雨朦胧,远处烟波浩淼的西子湖碧波荡漾,好一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的泼墨山水图画。忽然想到,江南的山水妩媚清丽,江南的语言是吴侬软语,似乎都以柔软著称,但是江南人的骨头却不软,在民族大义面前,风骨傲然,他明知大明已经大厦倾危无可挽回却还“姑留螳臂强挡轮”,义无反顾地选择对抗,那是怎样的一种决绝,怎样的一种悲壮啊!什么是民族的脊梁?什么是气节?此其是也!
历史是如此的吊诡!大清的敌人张苍水先生,做梦也不会想到,一百年后大清的最高统治者乾隆皇帝对其加谥“忠烈”,其牌位入“祀忠义祠”。而当年大清的朋友洪承畴、钱谦益等人,却被列入贰臣录,为大清官方所不齿。这就是历史,英雄永远受人尊敬和怀念,而叛徒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接受正义的审判和无情的鞭笞!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雷峰塔。最早知道雷峰塔还是在中学语文课本上,鲁迅先生的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让人印象实在太深刻,这个镇压了白娘子一千年的塔倒掉实在是大快人心的事。我很是认同先生的观点。后来知道,先生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塔内并没有白娘子,塔的倒掉也不是什么神的伟力。好在今天一座崭新的雷峰塔又重新屹立于西湖边,“雷锋夕照”的美景又重返人间。
在雷峰塔的二层,展有大型系列壁挂木雕《白蛇传》,木雕分为盛会思凡、雨中借伞、端午显形、昆仑盗草、水漫金山、断桥相会、囚禁塔内、塔破团圆八个部分,精美绝伦的木雕艺术重新演绎了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木雕生动细腻,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同时背景丰富,纵深感浓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时空感受。我正在欣赏精湛的木雕艺术,只听一旁的妻子轻轻叹道:“白娘子的一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她敢爱敢恨的品格真是令人钦佩啊!”是啊,《白蛇传》的传说源远流长,家喻户晓,而正是这一凄美的传说,给诗话江南、水墨西湖带来了神秘的色彩,令来到此地的游人,无不产生轻幽的叹息。
站在五层的外挑平座上,西湖山水的美景和杭州城的繁华尽在眼中。极目四眺,碧波荡漾的西湖、秀美端庄的汪庄、绿意葱笼的湖心三岛、初见轮廓的南线新景点一览无余。新建的雷峰塔敦厚典雅,对面宝石山上的保俶塔纤细俊俏,两座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西湖山色又回到了往日的和谐与美丽。
“好山色!”我不禁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