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三十三期>教研阵地

传承英雄品质,挺立民族脊梁

——浅析如何在语文课堂上传承传统英雄品质

语文组 李玉婉

 

在呼唤民族英雄精神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英雄的名字书写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文明华章,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捍卫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民族尊严,装点了华夏灿烂星空,美化了中华大好河山,他们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生活中,当污蔑民族英雄行为作为泥沙浊流在社会中出现时,首当其冲地,就是影响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孩子们心中对社会现实生活际遇本就充满着迷茫和困惑,高中生尤为如此。成人世界的不公和自私、虚伪和丑陋,使他们耳濡目染,真假难辨。孩子们更需要英雄的正能量涤荡他们眼前的污浊,缓解他们精神上沉重的压力,救赎他们的心灵。这时,我们语文教育者,如果能够针对他们的迷茫,给他们说说传统文化下的英雄力量,给他们精神上的动力,驱散他们思想上的阴霾,久而久之,学生们不仅能够对传统文化产生敬畏,更能够明辨是非,行为上也有了向上的航标、指路的明灯,心中的迷雾拨散,理想的高歌奏响,这大概是教育最喜闻乐见的结果吧!

  毋庸置疑,如今的语文教学,在新课标的规定下,其文化传承的功能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高考这个独木桥依然横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重技巧轻内涵,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教学手段老套枯燥。作为德育重要工具的语文被游离在课堂之外,因此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我们有必要讨论:语文要不要弘扬民族精神?要不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要激励每个学生景仰敬重英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必须明确,传统英雄品质的传承和传播,语文教学责无旁贷,语文教育者更应不遗余力。

  一、反复吟诵,品词析句,在重点诗句中传播弘扬英雄精神。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欣赏中就蕴藏着巨大的宝藏。唐代杜甫的《蜀相》,教师要紧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句,反复吟诵,指引学生进行语义理解,体会中华民族历史中无数仁人志士壮志未酬而含恨终身的悲苦。他们有勇有谋,忧国忧民,视死如归,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而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人物坚定的人生信条。

  反复吟诵,联系生活中的感受和历史的真实事迹,在理解文本、潜移默化中,体会英雄的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如在传统名篇的阅读欣赏中,读到《史记》中蔺相如的“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可以带学生一起吟诵清代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中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能祸福趋避之”。在吟咏中探讨“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生死观”,使学生懂得:如果事涉国家及民族的重大利益,生,可以践志,死,能够明志。择生与择死的思考,能够彰显民族的不朽精神和铮铮铁骨,这就能使英雄的品质在学生们的心里扎下根。

  二、反复品鉴,揣摩人物,在典型人物和事件中学习传统英雄的精神和品质。

  不论何时何地,英雄的形象都是光辉的。他们是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诋毁自己的民族英雄。英雄的精神也是我们人性放大的一部分。爱英雄就是爱我们自己,我们不能盲目质疑历史,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都是经过历史沉淀的,他们是民族的精神,不可亵渎。烛之武,小人物,大英雄!国家危难当前,他抛却个人恩怨,深明大义。面对强秦,从容不迫,条分缕析,在个人得失和郑国安危间,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国家的利益,以殒身不恤的情怀和勇气身赴敌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烛之武是英雄之大义、大智、大勇的典范。英雄精神就是在国家危亡时忘却生死挺身而出的。

  还有普通如你我的刘和珍君。“三一八”惨案发生,社会各界震惊了愤怒了,国人纷纷谴责这一“暴政”。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为段祺瑞屠杀人民告全国民众》书,揭露和声讨这一“凶残杀戮”。《泰晤士报》称这次事件是“兽性”的“惊人惨案”。鲁迅义愤填膺,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以“出离了的愤怒”写下了“长歌当哭”的《记念刘和珍君》,并于412日在第74期《语丝》发表,悼念这个“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歌颂她拥有“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赞扬她是“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并发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呼喊,号召“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篇文章后来被编入鲁迅文集《华盖集续编》,于建国后选入高中语文课本,意在用英雄的精神教育我们的学生坚守正义,捍卫真理,热爱国家,不畏强暴,不惧牺牲,鼓励我们青年学生勇于抗争如同保护母亲一样保护自己的国家。刘和珍是我们青年学生的榜样,她追求正义和进步的英雄事迹彪炳千秋。

  三、反复研读,知人论事,在作者的情怀中感受英雄的精神和品质。

  朱自清于1927年写了《荷塘月色》,那时他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武装政变,三天之内,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3000多人失踪。一夜之间,全国白色恐怖笼罩。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震惊不已,一连几天心绪不宁,痛楚彷徨,悲痛沉重。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无疑给了他极其沉痛的打击,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节选自朱自清1927917日的一封信) 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故作安心地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朱自清《哪里走》19282月)

  朱自清既对国民党的“反革命”非常反感,又疑惧共产党的“革命”,对于国家的未来前途,他陷于无尽的痛苦中,他“躲到学术研究中”,躲到大自然中,算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荷塘月色》就是在这种心境下产生的。

  后来朱自清虽身患重病,无钱医治,可是他坚定不移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的宣言上签了自己的名字,誓死不领美国救济粮。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了一句“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这种知识分子的绝决坚定、决不妥协的英雄精神,在朱自清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如今有许多文章打着披露朱先生不领救济粮真相的文章,扭曲事实,哗众取宠,让人不寒而栗,英雄的情怀在历史中没有弥久珍贵,反而被诋毁,这恐怕是有良知的国人最不愿看到的情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前言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课程标准》高度体现了语文课不仅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关注主流思想,歌颂英雄品质,让传统的英雄品质一代一代流传下去,敬畏英雄,并加以学习。

没有传统英雄的品质,国人的精神是空洞的,如同风中的芦苇,毫无根基,亦如空中楼阁,摇摇欲坠。我们呼唤传统英雄主义的传承,它是我们精神的力量,是我们的思想最坚定的后方。因此对于英雄的品质,在语文的课堂上要时时提起,让广大青年学生不能忘记,铭记于心。

(陈世宏老师  编校)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20-06-08 15:35:15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