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墨浪花>第三十三期>教研阵地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河西校区体育组 朱玉发

 

一堂体育课如果选择合适的游戏放在合适的环节中去,可以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可以为基本部分做铺垫,或巩固提高基本部分,可以改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水平,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那么我们如何去选择和应用呢?

  一、体育游戏在准备部分的运用

  (一)体育游戏运用于一般准备活动

  传统模式下一般采用慢跑然后关节韧带拉伸的一些徒手练习,这样长期下来学生会觉得太单一,枯燥无味,积极性也下降,严重的会产生厌烦心理。在热身跑动中可以加入“听口令做相反动作”“听数抱团”“螺旋跑”“老鹰抓小鸡”“拉网捕鱼”等游戏,使学生跑出欢乐,跑出兴趣,以活动全身肌肉、关节,提高兴奋性。

  (二)体育游戏运用于专项准备活动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基本部分的内容大体相似的体育游戏作为辅助性诱导性练习。如:弯道技术教学中可安排“圆圈接力”游戏,短跑起跑技术可安排“喊号追人”“长江黄河”游戏,乒乓球教学可以安排“颠球接力”游戏,体操山羊跳跃技术的专门性准备活动可以安排“背跳”游戏。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欢乐中得到锻炼和情感体验。

  二、体育游戏在基本部分的运用

  (一)在技能类型项目上运用

  在传授新技能时加入游戏可以在变化的情况下强化动作技能,促进动力定型的形成。例如:在足球传接球技术教学中可用“耍猴”游戏来掌握传接球,足球传球可用“吊圈”游戏,射门可用“打靶积分”游戏来掌握技术动作;在羽毛球挥拍教学中为了提高挥拍速度我们可以做“两人打两球”“对墙抽球”游戏;田径的弯道跑教学中为了克服离心力强化动作我们可以在足球场中圈上进行“圆圈‘十’字接力”游戏;值得注意的是,游戏运用于技术教学,要注意运用的时机,一般来说,在动作技能形成的“泛化”动作阶段,不宜采用游戏法,让学生能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熟练地完成动作,提高动作自动化程度和机体工作能力,建立动力定型。

  (二)在体能项目上的运用。

  体能包括了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平衡、反应等。身体素质练习一般动作难度小,负荷大,比较简单。例如:“黄河与长江”既能锻炼反应能力又能锻炼速度;发展上肢力量的“推小车”“平衡角力”“推人出圈”,发展下肢力量的“立定比远”“蛙跳接力”,发展灵敏性的“打龙尾”“S形穿梭接力”“掷沙包”。身体素质训练采用游戏进行练习,学生情绪高涨,易兴奋,很容易减轻和消除恐惧感。但教师在素质练习时要根据学生能力控制好运动量,以免出现伤害。

  三、体育游戏在结束部分的运用

  游戏用于结束部分有助于放松机体,减轻肌肉酸痛消除疲劳,促进身体机能尽快恢复,使人体机能由紧张兴奋状态过度到相对安静状态。我们可以结合音乐编制舞蹈游戏 “阿细跳月”来抖动上下肢;球类课是学生较喜欢的课,我们在放松肢体的同时要选择一些慢慢静下心的游戏以便更好地投入到下节课学习;在体操项目中我们可以结合音乐选择一些能放松学生枯燥无味、恐惧心理的娱乐性游戏,如“手指顶棍走”“集体轮转扶杆”等。

  四、教学中使用游戏注意事项

  (一)有的放矢,紧密结合教材。游戏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而不是单纯地提高兴趣。比如说主教材是上肢锻炼为主,就选择上肢为主的游戏,发展灵敏性的就选择灵敏性游戏,根据实际的任务有目的地选择。

  (二)注意时机的选择,内容少而精,避免充斥全课现象。一堂课全是游戏的效果肯定不理想,下课后满脑子都在回味游戏内容,或者给游戏搞得疲惫不堪,从而忘了最基本部分的内容。

  (三)讲解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示范面、位置正确,示范时机和次数合理。

  (四)适可而止,不要喧宾夺主。过早终止会使学生热情未放,打击积极性,过晚结束会使学生身心疲惫,此时再转入主教材反而不好,要见好就收。

  (五)要有德育教育和思想性。体现出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和创新等精神。

  (六)合理分组使实力均匀,正确选择引导人。

  (七)场地器材布置合理,方便进行,安全第一。

  五、结束语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感受、巩固、提高基本技术起到事半功倍作用,但是不能一味地运用体育游戏,体育游戏的运用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身体要求、任务难度、场地器材等主客观因素来为基本部分服务。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编选设计、巧妙组织、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以适合学生的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向更高层次发展,达到快乐教学目的。

(张宝老师  编校)


返回首页
【打印正文】
发布时间:2020-06-08 15:24:07
版权声明:
1、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六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六安新闻网所有。
2、本站版权所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六安新闻网]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六安市委外宣办
六安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uaninfo.com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