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遇” 好“礼”回馈
——霍山县“文明礼遇”激发精神文明建设新动能
10月9日,晨雾还未散去,位于霍山县城中心的初心广场已经热闹起来,霍山县衡山镇文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月9日的“文明集市”便民服务活动如约而至,与以往不同的,此次活动增加了一个重要的“文明礼遇”环节,让辛勤付出的志愿者们成为现场的主角,接受礼遇和褒奖。
活动现场,“文峰社区志愿服务爱心账单”展示了今年以来志愿者们参与“文明集市”为民服务活动的“爱心时长”。8位志愿者代表在现场群众的掌声中走到一起。文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广伟简单介绍了他们的事迹,县委宣传部、衡山镇的相关领导为他们送上了文明实践“礼遇卡”和订制的“文明背包”,礼赞他们的文明行为,也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带上背包与文明一路同行。
为了持续激发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文峰社区创新推出文明实践“礼遇卡”制度,根据志愿者服务时长,设立初心卡、先锋卡、奉献卡、功勋卡四个等级,通过精神鼓励、文明积分、“爱心商家”专属优惠、文化体验兑换等方式,不断充实各等级“礼遇卡”的回馈内容,积极构建“付出—积累—回报”的正向循环激励机制,让社区文明实践焕发新的生机,真正建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温暖共同体。
收到礼遇“先锋卡”的志愿者王俊是县城一家理发店的老板,和爱人一起开展公益理发近10年了。“感谢社区对我们的肯定和鼓励,今后我还将带着我们的店员一起把公益理发坚持下去!”王俊说。
在霍山,像文峰社区这样的“文明礼遇”活动不是个例,全县各地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礼遇、激励文明行为,不断释放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能量。
今年以来,霍山县单龙寺镇精心策划移风易俗主题文艺汇演,以文艺为媒,唱响文明之声,为“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8位移风易俗示范户送上“文明礼遇卡”和装满本地农产品的“丰收篮”;太阳乡为“零彩礼”的新娘送上“文明礼”:一幅由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精心创作的剪纸作品《文明婚嫁 移风易俗》、一张文明礼遇卡、一束美丽的鲜花和一套温暖的床上用品,祝福新人,为树文明新风带了好头;太平畈乡为13户不办乔迁喜宴的搬迁户,举行集中搬迁仪式,为他们移风易俗的文明行为点赞;诸佛庵镇将“最美媳妇”王英霞27载写就“孝老爱亲”动人篇章的故事,创作成省级“非遗”四弦书节目,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公开表演……
近年来,霍山县大力实施“文明育县”战略,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健全完善文明礼遇的相关制度,宣传、礼遇、帮扶各类“文明之星”。霍山县建设“文明银行”,说文明、评文明、奖文明;推广文明“礼遇卡”,发放给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优秀志愿服务典型、移风易俗示范户等群众身边的典型榜样;举办“榜样的力量”主题活动,开展“百姓故事汇”系列宣传宣讲;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群众文化广场等宣传阵地建设“文明新风墙”、道德评议“红黑榜”,鼓励倡导更多群众争做文明新风的带头者,推动乡风民风持续向善向美。
“新时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在建设城市文明的新征程上,需要榜样引领,我们将持续挖掘群众身边的‘文明之星’,营造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浓厚氛围,带动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该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叶青表示。
好人善举传递美德力量,礼遇激励回应爱心奉献,让文明在双向流动中不断迸发,正在成为霍山建设城市文明的生动注脚。(李晓旭 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