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活”起来 产业“兴”起来
中秋、国庆将至,裕安区江家店镇东庙村农创中心车间内一片繁忙。村党支部书记李兴昌俯身查看中秋礼盒打包进度,语气中满是振奋:“这批礼盒要赶在节前发往全国,订单总额已突破140万元!”
车间里,羊肚菌、稻虾米、山茶油、特色虾酱等本地特产整齐摆放,村民们娴熟地将产品装入印有“东庙村”标识的“皖裕耕韵”礼盒。61岁的村民许志桥双手不停,脸上洋溢着笑容:“在这里一天能挣100元,像我这样出不了远门的老人,也有了稳定收入!”
谁能想到,这座带动村民增收的“致富车间”,半年前还是一处闲置厂房。今年3月,东庙村“两委”盘活闲置资产,将厂房改造为农创中心。仅在端午节期间,首批超116万元的消费帮扶订单便让村集体尝到甜头。如何让短期收益转化为长效动能?东庙村以“活”字破题,探索出一条闲置资产盘活、外部资源活用、产业动能激活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为推动村集体经济从“输血”转向“自主造血”,东庙村主动对接外部商贸企业,联合成立东庙村商贸公司。团队挖掘区域特色农产品差异化价值,将帮扶文化融入产品礼包设计,打造“皖裕耕韵”品牌。同时,与顺丰快递达成合作,以优质配送服务构建起以江家店镇为中心、辐射全区的助农产品消费帮扶采购与多渠道销售网络,让本地特产走出乡村、走向全国。
联农带农、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是东庙村发展集体经济的核心目标。依托六安作为皖西大白鹅中心产区的优势,村“两委”创新推行“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帮扶单位”合作模式,对接5公里外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胜缘集团,构建“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合作体系。
胜缘集团通过租赁村集体养殖场,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8万元稳定收入;东庙村则投入自有资金,将原有养殖场升级为标准化皖西大白鹅养殖基地,配套建设防疫、屠宰、冷链等设施,成为企业规模化原材料供应载体。目前,该项目已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与20余户养鹅户签订收购协议,同步开展养殖、腌制技术指导,让村民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通过养殖增收。
“让沉睡的资产‘醒过来’‘转起来’‘赚起来’,是我们的追求。”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派驻东庙村第一书记戴晓东表示。眼下,村内闲置校舍改造工程正加紧推进,“江家店共享太平农创中心”项目雏形渐显。未来该中心将成为集农产品展销、农村电商服务、农业创业孵化、电商直播、农业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孵化农村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支撑,助力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市场化发展。 (本网记者 沈夙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