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经济开发区:四举措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金寨经济开发区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通过实施“目标引领、创新驱动、链式招商、机制保障”四大举措,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锚定高位目标,凝聚升级共识。坚持以一流开发区为标杆,科学编制开发区“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聚焦新能源动力机车、新型储能、钼基新材料三大新兴领域,精准制定主导产业升级路线图,谋划实施雅迪机车、国轩储能、钼基新材料“三个百亿产值企业培育工程”。
二是强化创新驱动,激活发展动能。构建“企业主体+平台支撑+产学研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企业技术中心、智能工厂等创新载体建设。今年以来,推荐国轩新能源等3家企业申报省企业技术中心,培育智通新能源等5家企业成为省先进级智能工厂。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搭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对接平台,推动久航生物与南方医科大学、华沐生物与安徽医科大学等开展深度合作,截至8月已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27个。实施“双高企业倍增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培育库,今年累计推荐29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1家企业申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三是实施链式招商,构建产业集群。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目标,制定重点产业招商图谱,实施产业链招商机制。在新能源动力机车领域,依托雅迪、鸿日等龙头企业,重点招引电动车整车及核心部件制造项目,计划引进1-2家头部企业及 20家配套企业,争创国家级新能源动力机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在新型储能领域,以国轩、智通为龙头,聚焦全固态电池、镍锌电池等前沿方向,靶向招引电池生产及储能系统集成龙头企业,规划建设百亿级储能产业集群;在特色资源开发领域,依托“西山药库”、沙坪沟钼矿等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中医药大健康和钼基新材料精深加工产业,计划引进5家左右行业领军企业,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在传统产业升级领域,出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若干措施,支持正大山美建材、新春纺织、合益食品等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不断提升传统行业产品竞争力。
四是完善机制保障,夯实发展根基。建立产业升级月调度推进机制,实行目标任务清单化管理,将产业发展指标逐项分解至各职能部门,明确责任主体、细化攻坚任务、限定办理时限。推行领导干部“一对一”包保责任制,对56家产值异动企业实施精准帮扶,解决了企业产能爬坡、供应链保障等诸多难题,助力8家企业产值增幅由负转正、28家企业降幅收窄。建立招商项目快速建成运营服务机制,通过设立工作专班、创新服务机制、优化审批流程、推行管家式服务,将企业从繁琐的前期审批中解放出来,让企业“轻装上阵”专注项目建设。
通过系统化推进四大攻坚举措,金寨经济开发区正加速构建“龙头引领、链条完整、创新活跃、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发展迈上新高度,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陈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