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美徽茶县长说 | 金寨县副县长吕锐:“五朵金花”的芳华年代
8月15日下午,由安徽省茶业协会联合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徽商传媒、文旅融共同策划、主办的2025“皖美徽茶县长说”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拉开帷幕,旨在为弘扬徽茶文化,讲好徽茶故事,展现安徽各产茶县的特色优势和发展活力。

金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吕锐(右)接受专访
启动仪式当天,金寨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吕锐走进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演播室,分享金寨茶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讲述金寨县“五朵金花”从一片叶子到一方产业的金寨路径。

金寨峰峦叠翠,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独特的自然禀赋造就了茶叶生长的天堂,一片片茶园如翡翠般镶嵌于群山之间。
“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5亿元,其中茶产业综合产值高达62.5亿元,占GDP比重近22%,真正成为了县域经济的支柱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吕锐如是说。

金寨茶叶以“五朵金花”著称,除了以“六安瓜片”为代表的绿茶,金寨还重点生产黄茶、红茶、黑茶和白茶等五大茶叶品类,拥有“安态”“齐源”“蝠牌”“金龙玉珠”“金寨翠眉”“沐芽”“绿茗”“露雨春”“齐态”“燕子河”等品牌。

如今,全县茶园面积稳定在23万亩,拥有炒制中心89个、各类茶叶加工厂397家,培育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规模茶叶企业20余家、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以及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主体1300余家。
2024年,金寨年产干茶1.77万吨,一产产值18.3亿元,综合产值62.5亿元,较2020年增长近三倍。
在延链强链方面,创新的火花在金寨茶产业持续迸发。一方面,鼓励县内茶企创新研发,为新茶饮行业提供优质原料;另一方面,出台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夏秋茶生产与研发。

2024年9月以来,金寨县茶企先后与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等新茶饮企业直接或间接合作,推出“晴山栖谷”“桂香黄茶”等爆款奶茶,为黄大茶销售开辟了新渠道。同时,鼓励县内茶企创新研发,已开发出速溶茶、冬茶啤酒、六安瓜啤等产品。
过去在金寨,“春茶一季忙,夏秋茶闲荒”是常态,如今这种局面被彻底打破。金寨自2020年起开始系统推广夏秋茶,目前全县近10万亩茶园用于夏秋茶生产,占比43.5%。现有夏秋茶生产初制加工厂155家,精制加工厂6家,今年已产夏秋茶9800吨,预计全年产量达1.2万吨以上,带动茶农户均增收2000元。同时,茶文旅融合正为金寨茶产业开辟广阔的新天地。

近年来,金寨县将传统茶产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先后建成大湾村茶旅融合示范区、蝙蝠洞“六安瓜片”原产地保护区、西茶谷主题公园,积极探索“茶旅+研学”“茶旅+康养”“茶旅+民宿”等新模式,推动茶饮、茶研多元合作,形成“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良性循环,推动了全县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2026年,金寨将继续实施茶园绿色发展,改造提升“标准化、生态化、宜机化”茶园5000亩,新建或改扩建加工厂10个以上,新培育规上企业3家,力争全县茶叶产量达2.2万吨,综合产值突破80亿元。

未来,金寨将坚定不移地走好 “三茶统筹” 发展之路:注重产业为本,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强化龙头引领,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注重文化铸魂,挖掘茶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传承非遗技艺,打造茶旅精品线路;注重科技赋能,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广大数据应用,驱动茶产业升级。
从明清时期的“贡茶”到新时代的“富民茶”,从传统名茶到时尚茶饮,从一片叶子到一方产业,金寨茶产业历经千年积淀,完成一场华丽蜕变,进入了一个芳华年代。(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