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金安区: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做深做实参保服务

编辑:吕梁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5-26 15:11:33 【字体:

  医疗保障是托举民生的温暖基石,是抵御疾病风险的坚固屏障。为进一步提升参保服务质效,构建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金安区推出全流程参保服务长效机制,通过创新机制、数字赋能、精准保障等举措,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持续深化参保意识。

  为引导群众主动连续参保,长效机制打破“一刀切”传统模式,建立“多缴多得、断保有失”双向驱动。

  (一)连续参保有奖励。自2025年起,连续参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每延续参保1年,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递增3000元,最高增幅可达原封顶线的20%,形成“健康账户”累计增值效应。

  (二)零报销有激励。对当年基金零报销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次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若启用大病报销,累计奖励额度自动清零,促使资源精准流向真正有需求的群体。

  (三)断保预警有约束。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个月。其中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保1年,原则上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参保中断每满1年,大病保险报销限额下调3000元,累计降低总额不超过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20%。通过刚性约束增强群众“断保有成本”意识,有效提升参保连续性。

  二、深化数字赋能,精心打造便捷服务。

  依托数字化改革,构建“线上+线下”一体服务网络,实现参保服务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全新升级。

  (一)线上服务“零跑动”。省级医保服务平台整合皖事通App、微信小程序等多渠道入口,参保群众可通过“实名认证—信息填报—在线缴费”三步完成参保,全流程线上办理。

  (二)线下服务“就近办”。构建覆盖城乡的“15分钟服务圈”,依托社区、村网格员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医保综合窗口”实行“一窗通办”,办事时长从30分钟压缩至5分钟,服务效率提升6倍。

  (三)适老服务“有温度”。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保留线下服务通道,提供现场指导、代办服务,同步优化线上平台适老功能,实现参保服务“老少皆宜”。

  三、精准实施保障,筑牢民生兜底防线。

  聚焦困难群体,通过数据共享和动态监测,实现医保资助“精准滴灌”。

  (一)数据联动共享。民政、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建立数据实时共享机制,运用大数据精准识别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等困难群体,确保“应保尽保”。

  (二)分类精准资助。对于特困人员,全额代缴城乡居民医保费用;对于低保对象,定额资助90%参保费用;对于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资助50%参保费用。

  (三)实现免申即享。通过后台数据自动对接,困难群众无需提交申请即可享受参保资助政策。2025年,全区共为3.5万名困难群众代缴医保费用,代缴总额达1200余万元,切实减轻了弱势群体的负担。

  从机制创新到服务升级,从数字赋能到精准保障,这场参保服务变革的背后,是“人民至上”的初心坚守,是“枝叶关情”的使命担当。将来,医疗保障长效机制将持续迭代优化,以更贴心的服务、更坚实的保障,守护万家灯火,筑牢健康屏障。(张冰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